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陈坚----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校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2  浏览次数:378
核心提示:陈坚----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校长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男,1962年5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4年9月至1990年12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日本、韩国进修和合作研究工作两年,2001年9月任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5年6月任江南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姓 名
陈坚
性 别
出生日期
1962年5月
职 称
教授
电 话
85913661
传 真
85807976
E-mail
jchen@jiangnan.edu.cn
【学术简介】
分别在清华大学、无锡轻工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研修2年,现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Porcess Biochemistry、J. Agr. Food Chem、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编委,啤酒发酵工程技术、乳品生物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
【主要论著】(著作和论文)
5年在发表论文SCI收录论文70篇,完成著作3部。
其中代表性论文如下:
1)JW Zhou,GC Du, J Chen. ATP in Current Biotechnology: Regulation, Application and Perspectives.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9, 27:94-101
2)S Chen, J WU, GC Du, J Chen.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 cutinase. J.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8, 283: 25854-25862
3)DX Zhang,, GC Du, J Chen. Surfactant protein of the Streptomyces Subtilisin inhibitor family inhibits transglutaminase activation in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8, 56: 3403-3408
4)LM Liu, GC Du, J Chen Enhancement of pyruvate production by osmotic-tolerant mutant of Torulopsis glabrata.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2007, 97(4): 825-832
5)J Zhang, GC Du, J Chen. Glutathione protects Lactococcus lactis against acid stres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7, 73 (16): 5268-5275
【科研项目】
5年来主持或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其中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如下:
1) “发酵过程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625619),2007-2010
2)“食品微生物的功能优化与调控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836003),2009-2011
3)“重要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2007-2009,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4)“光滑球拟酵母的能量代谢对其酵解途径的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066),2007-2009
5) “维生素C发酵生产中的两菌关系解析及其应用”,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编号:BY2009112),2009年10月-2011年12月
【科研成果及奖励】
5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其中代表性的成果和奖励如下:
1) 《以高产量、高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为目标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6年
2) 《Fenton氧化-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与应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
3)《棉织物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技术》,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年
4)《发酵法生产用于纺织品染整加工的碱性果胶酶和过氧化氢酶》,轻工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
5)《工业微生物生理功能和代谢调控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2010年
【荣誉与奖励】
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在读硕、博士人数】
博士7人,硕士15人
【已毕业硕、博士人数】
博士24人,硕士42人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 "大学,让城市更美好"

2010年06月20日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

 

 

 

陈坚:谢谢。我想说会议最后一个发言是很困难的,很多内容大家都讲了,这也说明创新是很困难的。我的主题,实际上也是沿用了这么一个模式,因为世博会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想说大学,也包括教育,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我也同意。还有大学让世博更美好,同济大学参加了很多世博的工作。

 

同时大学也让论坛更美好,据我所知,今天在这个论坛,我们江南大学大概有190位师生在这里做各种服务,都是作为志愿者参与。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说明了大学的作用。

 

我想说两个关系,一个是大学与城市的彼此需要性。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强化大学与城市间的联系。中国的城市可能更注重发展经济、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我们的大学主要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所以在这两者主要的功能,虽然是有所区别,但是彼此的需要性是非常显然的。大学和城市可以在提升彼此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是可以共同努力的。

 

第二点,大学与城市应该有彼此的责任感,我想说,一方面大学,当然应该主动融入城市,强化服务和引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服务和引领,这是大学的责任,并且付诸于行动。另外一方面,通过制度化的投资和项目引导,让大学和城市共生、共赢。

 

刚才说有一流的城市就有一流的大学,我觉得很多的大学和城市是在共同的成长,共同走向一流或者更加卓越。

 

第三点,关于大学为城市的服务,因为我所服务的江南大学地处无锡,这一点首先跟大学的定位,它的目标,是紧密关联的。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学校,也非常明确和所在地区共生共荣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原来江南大学比较优势的学科是在食品、轻工、纺织这些方面,作为教育部的学校,是服务于全国。但是大家知道,无锡市正在大力发展的是物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软件、服务外包、制药、创意产业等等。实际上我们和无锡的支柱产业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为了服务地方的需求,支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学校就进行了一系列的学科资源的整合。比如我们组建了一个医药学,主要是发展和支撑无锡医药产业的发展。我们组建了一个环境学,主要是太湖的污染、包括低碳城市发展的需要。实际上无锡市的低碳城市规划也是我们学校制定的。

 

比如我们成立了数字媒体学院,因为无锡的动漫创意产业现在已经在国内处于第四位,所以我们这个学院也是紧密支撑当地的动漫创意产业。

 

特别是今年,我们学校将两个学院整合,成立了物联网工程学院。这个学院的办学模式完全是跟无锡市共建,这个共建体现在这个学院的领导的小组是由无锡市和学校共同组成,学院有理事会,也是由城市和学校构成。还有专家委员会,这个学校的特点,一个是物联网的方向是比较齐全的,现在有25位教授,61位副教授。另外正在全力引进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团队,还有就是学生的培养,完全是采取卓越工程师的模式,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是紧密结合起来的。因为物联网产业需要的更多是卓越的工程师。我们希望作为无锡市国家传感中心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作为处于无锡的大学,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把学校建设成为与无锡一样充满创新活力,与无锡一样快速发展,与无锡一样享誉海内外的大学,也为这座城市美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