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南郊净水厂超滤膜示范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简介”文章导读(2012年第06期)
东营市南郊净水厂以引黄水库为水源,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即二氧化氯预氧化—混凝—沉淀—砂滤—消毒工艺。南郊水厂始建于1993年3月,设计规模为10万m3/d,分两期建设。一期5万m3/d,于1998年5月27日投产运行;2005年6月扩建了南郊水厂二期工程,常规处理能力达到10万m3/d。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其主要水源为调蓄黄河水的平原水库水,冬季低温、低浊,夏秋季高藻,并伴有一定的微污染,而水厂原有的传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完全保证出水水质。为确保城市供水水质达到新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必须提高原有净水工艺的除污染效果,提升饮用水品质,使其满足民生安全饮水要求。
依托“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助力东营市民心工程——“改善人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全面达到新标准”为目标,开展了超滤净水组合工艺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水质改善工程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投加粉炭—浸没式超滤膜”组合工艺,为“引黄水库水超滤膜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示范工程,地方配套资金6640万元;工程于2009年4月28日开工建设,并于同年12月5日通水试运行,至今已运行2年多,是目前国内投入运行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浸没式超滤膜项目;为2009年东营市十件便民实事之一。
在设计、施工、试运行阶段,妥善布置了新增构筑物,开展了超滤膜池构造设计、进水系统、系统布置、组件排列、膜组运行参数的选择及优化、盖板优选、清洗方式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本示范工程设计、建设、运行以前,国内尚无大规模饮用水超滤处理工艺的工程应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超滤净水构筑物设计和配套设施优化以及超滤净水构筑物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尝试,积累了大量超滤净水工程的设计、建设、调试和运行管理经验,促进了超滤工艺技术在城镇供水中的大规模应用!

透视

剪裁

盖板

进水1

进水2

膜组布置

膜组安装

膜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