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 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环境报》专访徐震厅长:推进环境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8  浏览次数:108
核心提示:《中国环境报》专访徐震厅长:推进环境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发文日期:2013-07-05 发布部门:宣教中心 来源: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推进环境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发表时间:2013-07-05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环境管理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口,上有党和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下有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声,中间面临着国内外环境保护模式的深度对接。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 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报》专访徐震厅长:推进环境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发文日期:2013-07-05 发布部门:宣教中心 来源: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推进环境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发表时间:2013-07-05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环境管理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口,上有党和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下有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声,中间面临着国内外环境保护模式的深度对接。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和谁对话?
  徐震,1956年8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72年参加工作,1975年入党,经济学硕士。2000年任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党委委员;2004年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2008年4月任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2012年6月当选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为什么对话?
  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今年3月正式公布,将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环保部门而言,如何按照公共管理的理念,来创新环境管理的方式方法?如何转变职能,努力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对话人 徐震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晏利扬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如何看待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历史性作用
关键思路 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转变行政职能
  记者:环保部门加快转变行政职能、强调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性何在?
  徐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环境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提供合格的环境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责任,保护环境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环境保护这一公共利益的性质,以及环境保护效益外部性特点,决定了环境管理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社会互动的公共管理。
  当前,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迅速高涨,媒体舆论的空前关注,以及灰霾、地下水污染、河道漂浮死猪、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也促使我们转变理念,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框,使环境管理从专业管理转向公共管理,从单一职能部门的“小环保”走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总之,我们的环境管理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口,上有党和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下有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声,中间面临着国内外环境保护模式的深度对接。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是大势所趋。
  记者:您说是大势所趋,那全球环境公共管理的现状如何?我们的环境管理转型有何可供借鉴之处?
  徐震:从全球来看,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追求善治的政府结构和有效的政府职能,成为国际性浪潮和趋势。当时,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涉及政府管理的理念、体制、过程、程序及技术等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一是在优化政府职能的同时,强化社会、市场管理;二是利用社会力量,将某些管理职能社会化,包括将政府职能委托给中介组织,有些政府的公共服务推向市场,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伙伴关系;三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制度改革,包括建立与完善信息系统,分权与权力下放,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改善政府机构形象等。这场改革给各国的政府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带来了重大变化,体现了政府管理方式根本性、方向性的调整。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作为社会唯一权力中心的格局,使政府正确回归“掌舵”、“引导”职能,与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等共同承担起公共服务管理的责任。
  目前,围绕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细职能、大政府”向“宽职能、小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我国正加快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从环境保护来看,传统的行政强制管理方式,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大多数国家处于主导的环境管理方式。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环境问题向全球扩散,环境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环境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仅靠单一的行政强制命令已远远不够。为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社会特别是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的政府直接控制方式的不足和弊端。一些新的环境管理思潮出现,强调政府要根据需求与可能结合、责任与能力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要更多应用市场经济手段,政府要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把公众参与作为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这种思潮在我国已有所反映,开始把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在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和公众参与三个支点上,环境公共管理的趋势正在超越传统的政府管制模式。
点击二
焦点关注 浙江环保部门如何转变行政职能
关键思路 推进机构改革,确立基于政府管理、企业治理、公众监督三大责任主体的环保制度框架体系,下放项目审批权限
  记者: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目前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徐震:我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行政权力至上的行政文化对行政体制的影响极其深远。同时,长期计划经济带来的一元化的权力格局和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体制的色彩明显。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存在3个“滞后”:一是国内体制改革滞后于对外开放;二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三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政府机构改革。
  记者:浙江省在提升环境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方面进行了哪些尝试和探索?
  徐震:就浙江省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体制机制活、政府服务好的先发优势,在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走在前列。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围绕“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实施新一轮的简政放权、审批提速,全力打造“办事最快”政府,营造最优发展环境。年初的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重要抓手,是营造最优发展环境的核心环节,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
  浙江环保部门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扎实开展行政职能转变的创新实践。特别是近几年,抓住大部制改革的有利时机,顺应环保三大历史性转变,着力提升环境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机构改革,充实机构编制,理顺和强化了统一监管职能,加快了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企分设工作;二是确立基于政府管理、企业治理、公众监督三大责任主体的环保制度框架体系,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等改革,创设“三位一体”、“两评结合”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建立环境形势分析和舆情监控回应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和方式,构建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社会行动体系;三是围绕“减、放、简、短、优、管”6个字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下放了69.5%的项目审批权限,环评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缩短近2/3。这些举措赢得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为今后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三
焦点关注 如何看待环保部门全力改善环境质量与公众对环境的日益不满这对矛盾
关键思路 真正着眼公共利益,站在公众立场,自觉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
  记者:今年年初,浙江公众发出了“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尽管环保部门尽力改善环境质量,但与公众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
  徐震:环境保护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广泛性和长远性特征,事关每个人的健康与福祉。时至今日,没有哪一级领导不重视环保,也没有哪一个老百姓不关注环保。这几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上下了很大功夫,不可谓不努力。工作量越来越大,干得也越来越辛苦,但老百姓还不买账,满意度、信任度并不高。这必须引起深刻反思。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已进入环境高风险期和环境高敏感期,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环境监管还不到位、环境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如,在思想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在管理主体上,重政府作用、轻社会参与;在管理方式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制约束、经济调控和道德自律;在工作作风上,存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现象;在服务水平上,也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效率低的问题。要真正着眼公共利益,站在公众立场,自觉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努力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环境公共产品,改善民生福祉,进而提高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点击四
焦点关注 如何在转型中提升环境公共管理水平和环境公共服务效能
关键思路 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发挥市场作用等6个方面抓好提升
  记者:如何才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
  徐震:转变政府职能,说到底就是要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能。一是原来政府的管理方式要由高度集中、大而全向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转化;二是权力运用要由直接、微观向间接、宏观转化;三是职能行使要由强调服从向优化服务转化;四是工作手段要由以行政命令为主向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化;五是管理重心要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
  当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绝非易事,它涉及面很广,系统性、复杂性、政策性很强,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敢闯敢试,又要务实推进。所以,合理把握界限,抓住根本,有的放矢,至关重要。
  今年年初,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时,李强省长提出了“三对关系”的论断,给我们推进职能转变、加快环境公共管理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注脚。一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凡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就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有效治理的就交给社会,凡是政府的服务监管职能要确保到位;二是把握好改革探索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做到于法周全,于事简便;三是处理好“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审批权力做“减法”,管理服务做“加法”,增承诺、减负担,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记者:具体来说,提升环境公共管理和环境公共服务的效能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徐震:具体抓好6个着力点。
  首先,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绩效。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两条,一是切实履行政府监管的职能,承担公共服务的责任;二是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要善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坚决推向市场,凡是通过经济手段能够解决的,尽可能用经济手段。环境公共管理也是这样,尽可能利用经济杠杆,去调动污染制造者治污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建设中来。这也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通过经济政策、生态补偿等制度设计,推进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二是通过创设新型市场,调动社会力量和每个自由人的积极性,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来。
  三要坚持社会互动,依靠社会力量。环境保护关系全体公众,需要公众的支持。环保要从部门走向社会、从政府走向民间,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行动体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善用媒体,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四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增加社会互信。信息公开是转变行政职能、推进环境公共管理转型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推动力,事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抓住重点,要把握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公开的重点、公开的方式方法,同时稳步推进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
  五要坚持严格执法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完善环境监管机制。严格执法,切实规范环境行为,事关环境质量、环境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公平、市场公平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要做到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加强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推动社会参与监管。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执法刚性。
  六要加强环境公共政策,优化管理支撑。加强环境公共政策是推进环境公共管理的有效杠杆,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和调节。要健全完善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用好环境公共政策,加强环境公共政策制订实施的指导和监督。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