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张雁秋 |
职 称:教授 |
研究方向:环境生态学及水污染控制工程 |
电子邮件:zhangyq@163.com |
张雁秋 教授,男,1956年生,江苏省泗阳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6毕业奥地利科学院。1982年至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从事环境生态学及水体环境保护研究工作。1989年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从事环境生态学及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博士点首席学科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副院长。
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等研究课题16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三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废水生物处理及其反应动力学》专著1部,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水的回用》、《废水与给水处理系统》及《环境工程学》等教材4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荣誉成就
|
|
目
录
- 1个人事迹
- 2荣誉成就
1个人事迹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雁秋 男,1956年生,江苏省泗阳县人。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82年1月毕业于 南京大学生物学系。
1986毕业奥地利科学院。
1982年至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从事环境生态学及水体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1989年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从事环境生态学及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博士点首席学科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副院长。
张雁秋 教授
2荣誉成就
他提出了生物化学动力学基本方程,对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扩充;并以此为基础对废水生物处理理论的“一相说”及“两相说”进行了扩充。提出了反渗透出水浓度计算公式,明显地改进了计算精度及计算速度;提出了活性污泥法动力学设计方法及活性污泥法回流污泥浓度计算模型,为活性污泥法工艺精确设计提供了科学基础。发明了一种高效硝化活性污泥法新工艺,提出了一种高效脱氮活性污泥法频繁硝化反硝化新工艺;发明的“城市污水生物处理高效硝化新工艺”曝气时间仅用3.1小时即可将35毫克/升的氨氮脱除90%以上。该新工艺在2004年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在环境生态学方面,以生物营养反应动力学为基础,首次揭示了种群增长的自我调节的营养为基础的内在机制,提出了一种较为广义的种群增长模型,对Monod模型及Logistic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