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高旭----重庆大学 工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31  浏览次数:979
核心提示:高旭----重庆大学 工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姓名

高旭

技术职务

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

联系电话

023-65128095

电子邮箱

gaoxu@cqu.edu.cn

从事专业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水处理热力学
饮用水安全保障(有机污染物控制)

社会兼职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

近几年的科研成果、论文

高旭,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985科技创新平台“三峡库区水质安全与生态重建研究院”研究骨干,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处理热力学、饮用水安全保障(有机污染物控制)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饮用水有毒有害有机物控制,水处理量热、节能和热力学理论与应用,以及城市水循环安全保障研究等方面卓有特色。
2005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咨询项目二等奖,2005年山东省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咨询项目一等奖。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国家教育部公派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现密苏里理工大学)访问研修。

项目

目前正主持或完成: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活性污泥解偶联减量系统代谢途径的热化学研究(51178484),2012.1~2015.12,60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泥减量和运行优化研究(50508046),2006.1~2008.12,24.0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小城镇受污染水源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生物-生态联合修复技术(2006BAJ08B01-03),2007.1 ~2010.12,60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4.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南山丘区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J25B09),2012.1~2015.21,800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5.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专题: 山地丘陵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项7(2009ZX07424-004),2009.1~2010.12,64万,项目负责人高旭。
6.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专题:小江水位调节坝上下游流畅特征及其与藻类增殖的动态关系(2009ZX07104-005-004),2009.1~2011.12,67万,项目负责人高旭。
7.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饮用水中特征污染物控制与安全净水关键技术基础研究(CSTC2006AB7055),2007.1 ~2009.12,30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8.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泥减量与运行优化的热力学研究,(CSTC2006BA-7137),2006-2007年,2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9.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技术及示范(2003-MOC-NGGP-13),2003-2005年,4万元,项目负责人高旭。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污水处理与固体废弃物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技术(863)项目“水资源/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共性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氮去除机理研究”、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小城镇缺氧/需氧组合式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间歇曝气生物催化填料滤池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等10余项科研项目。

论文

近5年内发表的主要论著:

  1. Lei Huang, Xu Gao, Ming Liu, et.al. The Correlation among Soil Microorganisms,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Removal Rates of Pollutants of Three Constructed Wetlands Purifying Micro-polluted River Wate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2, In press.(SCI)
  2. Lei Huang, Xu Gao, Jinsong Guo, et.al. 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Micro-polluted River Treated by Subsurface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10: 908-913.(EI)
  3. Long Wang, Xu Gao , Jinsong Guo, Rong Du. Determination of Four Phthalate Esters in Drinking Water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Simplified Mobil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1.(EI)
  4. Huang, Lei; Gao Xu; Xie Wei-dan et.al., Performance impact of loading rate on a Multi-stage filtration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Runoff purificati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June 2011, Vol.10, No. 6, 797-801.(SCI)
  5. Huang Lei;Gao Xu;Xie Weidan, et.al.,Impacts of the loading r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multi-stage filtration system removing pollutants in agricultural runoff.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5) :46-51.(EI)
  6. 高旭;李怀茂;郭劲松;余仲勋;王峰青;陆磊. Removal of phthalate esters from drinking water with zeolite filter column.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09, 31 (6) :128-131.(EI)
  7. Gao Xu;Huang Lei;Chen Ming Guo, et.al., Experiments on controlling agricultural runoff pollution by three-stage filtration system.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4 (5) :93-98.(EI)
  8. 王龙;高旭;郭劲松;杜蓉. Adsorption of trace phthalates on Mg/Al hydrotalcite from aqueous solution.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7): 91-96. (EI)
  9. 翟小敏,高旭,张曼曼,贾丽,郭劲松. A+OSA污泥减量工艺碳元素平衡与减量机制研究. 环境科学, 2012, 33 (7) :2444-2450.
  10. 高旭;卢艳华;郭劲松. A+OSA活性污泥工艺剩余污泥减量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 2009, 30 (5) :218-223.
  11. 高旭,龙腾锐,郭劲松.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火用平衡分析方法研究(I).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24(6): 950-955.
  12. 杜蓉;高旭;郭劲松;王龙;吴振国. 痕量邻苯二甲酸酯在有机沸石上的等温吸附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 10 (6) :50-53.
  13. 王龙;高旭;郭劲松;杜蓉. 粘土矿物材料吸附去除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 环境工程学报2010, 4 (12) :2721-2726.
  14. 高旭,郭劲松,龙腾锐.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火用平衡分析方法研究(II).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24(6): 956-961.
  15. 高旭,郭劲松,方芳. 污水污染物化学焓与常规水质指标的定量关系. 重庆大学学报, 2004, 27(8): 116-120.
  16. 马蜀,高旭,郭劲松.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元素含量分析.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19): 60-63.
  17. GAO Xu, GUO Jin-song, LU Yan-hua. Thermodynamics-based energy balance and analysis approach for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unit J. Cent. South Univ. Technol. 2007, (S3): 429-435(SCI).
  18. 高旭, 卢艳华, 郭劲松. A+OSA活性污泥工艺剩余污泥减量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 30(5), 2009: .1475-1480.
  19. 高旭, 马蜀, 郭劲松, 范莹. 城市污水厂污水污泥的热值测定分析方法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33(11), 2009: 1938-1942..
  20. 龙腾锐, 高旭.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能量平衡与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环境科学学报, 2002, 22(5): 683-688.
  21. 熊毅, 高旭, 郭劲松, 方芳, 曹佳, 舒为群. 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多环芳烃含量水平评价,重庆大学学报, 2005, 28(7): 90-92.
  22. 高旭, 王侠, 熊毅, 郭劲松, 曹佳. 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多环芳烃分布变化评价,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7(4): 77-80.
  23. 高旭, 郭劲松, 熊毅, 王侠, 曹佳. 常规水处理工艺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变化分布, 给水排水, 2007, 33(1):25-29.
  24. 高旭;刘宇飞;郭劲松;李怀茂;王峰青. 活性炭和沸石滤柱对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吸附性能的比较, 水处理技术, 2009, 35(3): 57-61.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