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政策发展轨迹
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关政策,提出实行“以奖促治”等措施并选取示范村镇,给予资金配套支持。政策实行几年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过程开始渐入佳境。据了解,截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40亿元,带动地方资金投入80多亿元,支持6600多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2400万农村人口因此直接受益。
随后,《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中又提出“到2015年,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由此,农村的污水处理工作,进入了迅速扩张的蓬勃发展时期。可以看到,2010年至今,中央政府共选取了21个省、市及自治区作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中央财政资金总投入达到了161.5亿元。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农村污水治理的效果又如何呢?据住建部发布的信息,2012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84.6亿吨,其中村镇污水产生总量159亿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县城为60%,建制镇<20%,而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7%。由此可知,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已经基本达到稳定,市场份额更倾向于提标改造所带来的增容空间,而农村和小城镇污水处理率较低,处理设施的基础建设等仍将是今后治理的工作重点。
在2013年8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农村及小城镇水环境论坛上,住建部村镇建设司赵晖司长强调,住建部下一步的计划将研究制定全国村镇污水治理纲要,指导地方加强对重点镇和一般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
当下市场现状分析
2013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单位及出资情况
截至2013年11月,全国共开设了200个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项目,其中有128个项目被选为工作样本,涉及金额总计约4.28亿元。从这些样本运行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村生活的污水处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政策制度尚不完善,民间资本引进也同样困难重重,所以,政府成为了目前该市场的建设主体单位。
调查还发现,在2013年,由政府主导的项目达97%(图1、图2),主要包括环保局、村镇等各级人民政府及专项资金办公室,资金的主要来源则来自镇级以上政府、中央专项资金及世界银行贷款等。
2013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类别及资金分布情况
如图3、图4所示,目前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类型主要涉及到建设施工、管网建设及设备安装三类,其中建设施工类最多,占2013年总项目数的61%,资金占比为58%,其次是管网建设类项目数量占比为29%,资金占比为36%,而设备安装类仅占项目数量的10%,占资金的6%。
在我们选取的调查样本中可以发现,目前,有58%的施工项目处理规模在100-500吨/天,25%的项目处理规模小于100吨/天,如图5所示。有54%的管网建设小于5000m,如图6所示。
2013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地区分布情况
如图7所示,2013年,农村污水的处理项目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安徽),占市场的60%,其次为华中地区(河南、湖北)占比为20%,西南地区(四川、贵州)最少,占比仅为5%。
从治理工作的难度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点就是源头分散,收集困难,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缺乏管网建设。据分析可知,华东地区及西南地区项目建设均包括建设施工、管网铺设及设备安装,但数量明显可以看出在依次递减。华南地区虽然以建设施工为主,管网铺设数量寥寥但尤占一席之地,而西北、东北及华中地区仅以建设施工为主。(图8)
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资金在各省的投资分布情况,我们则可以从下图9看到,华北地区投入的总金额为3.28亿元,占2013年全国市场投资份额的77%,其次是西南地区,投资金额为0.38亿元,占比为7.6%,华中地区投入的总资金为0.28亿元,市场占比为6.5%。
在资金分配方面,不仅全国各地拿到的资金各有不同,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在项目类别上也存在着投入比例的差异。从图10我们可以看到管网建设投入的资金在各地总资金占比中明显要高于其他项目资金的占比。显然,这是由于管网的建设成本要远大于水厂的建设成本而跟着水涨船高。
2013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承担企业分布情况
目前,农村的污水处理市场,主要还是由本地企业牢牢占据着。如图11所示,有94%的项目承担企业为本地企业,外地企业仅占总数的6%。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污水处理项目的资金规模都较小,在有限的利润空间下,本地企业尚且占有些成本开支方面的优势,而外地企业在投资成本偏高、利润偏低的境遇下,竞争积极性势必会大打折扣。如图12所示,国家投入资金规模小于100万的项目占比为42%,小于500万的项目占比达到了83%,而资金规模大于1000万的项目仅占总数的12%。
未来污水市场展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将日益受到重视
虽然目前农村水环境的运行机制、实施标准、资金落实、补贴政策和监管体系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在市政污水治理工作日趋妥善解决的同时,以及农村污染排放问题占据全国环境治理半壁江山的大背景下,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势必将对农村环境问题更加重视。
农村污水处理的管网建设将持续增强
据统计,2010年前全国城镇与农村的污水收集管网共计16.6万公里,农村的收集管网建设则基本属于空白,在农村治理工作过程中,管网的铺设远远跟不上设施运行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国计划再建设管网15.9万公里,这个数字相当于前30年管网建设的总和,而“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也列入了住建部未来的工作计划。在农村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先建设好管网,解决了收集问题,才能开始谈处理的问题。
更多的民间资本将进入市场
由于设施及管网建设所需资金体量巨大,单靠政府的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和实现具体的市场需求。所以,采用市场化模式、引进民间资本,将是未来农村污水市场运作模式的发展趋势之一。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已经向所有人打开,然而采用何种商业模式,仍需我们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