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香港供水系统背后的政治角力 回归前后的供水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2  浏览次数:122
核心提示:香港供水系统背后的政治角力 回归前后的供水变化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香港供水系统背后的政治角力

2014-10-21 政见

#研究速览#

 


本文摘要:香港长期处在一种复杂敏感的地缘政治之中,艰难生存、脆弱发展。受制于这样一种特质,香港供水系统的建立呈现出的是各方力量的撕扯,而不是港人从实际需求出发的自主选择。



◎ 张烨 / 政见团队成员


供水一直是香港面临的难题。1960 年,香港同意接受中国大陆供水,成本低廉,但几乎同一时间,港英政府开始花巨资建立起一套发达的本地供水系统。这种 “多此一举” 的行为背后,是一个在复杂地缘政治处境中艰难生存的香港。


 

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的李家翘博士梳理了香港供水问题背后的政治角力。他指出,香港供水呈现的并不是一个从发掘本地资源到依赖大陆的自然过程,而是曲折复杂的政治结果。中英双方对香港供水权的竞争、各方力量对香港的支配、变化中的边界本质与政治格局,共同造就了香港拥有世界级本地供水系统而依赖大陆供水的奇怪现实。


 

身处三大夹缝间的香港


 

1842 年,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再也不是普通的南方一隅,而是长期置身复杂脆弱的地缘政治之中。李家翘认为,这种复杂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香港夹在中英之间。殖民地时期,香港是英国对华贸易的门户,也是重要的军事基地。无论是清帝国还是中华民国,对香港 “外国势力桥头堡” 的身份都十分忌惮。1949 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军行军至当时的中港边界,令殖民地大感恐慌。最后中方出于现实考量,决定暂不进入香港。然而英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香港的统治已受到威胁。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现实主义策略,把自身角色约束在维护香港内部秩序上,以免激怒中国。香港回归前,中英间对于香港的争夺没有停止。


 

其次,香港夹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冷战时期,香港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它夹在中英之间,中英又分别属于两大敌对阵营。这种微妙的处境令治港者如履薄冰,许多政策必须灵活处理才能化险为夷。例如在朝鲜战争中,尽管香港需要(跟随英国)履行联合国对中国的禁运政策,大量物资还是技巧性地经由香港运到了中国。冷战或许已经结束,但意识形态战争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忘记的,香港夹在国共之间。在国民党败退台湾、香港尚未回归的这段时间里,香港成为双方角力的战场。有数据表明,1980 年代,国共双方共有约 6 万人在香港活动。此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不同势力都在积极争夺在香港的利益。今天的香港,仍是世界重要的情报中心。


 

淡水的战略意义


 

正因为长期处在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之中,香港的发展基础十分脆弱。审视一套供水系统的建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政治较量。


 

尽管气候潮湿多雨,但香港的供水长期得不到保障——花岗岩岩层无法提供充足的地下水,地表又缺少主要河流与湖泊。降水量大但集中于春夏季,且狭小的土地无法有效贮存雨水。从殖民地早期开始,香港就需要自己解决供水问题。然而二战后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原有供水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1959 年的一场大旱,迫使港英政府在 1960 年同意接受内地供水。


 

淡水作为一种战略性物资,由谁来供应关乎政治利益。城市生态安全理论(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theory)认为,对外来生态资源的过度依赖会威胁城市生态安全和政治 “尺度”(scale,参考 ‘比例尺’ 的定义)。英国为了维护香港殖民地独立城邦的地位(小尺度),避免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大尺度),在接受大陆供水的同时制定了如下策略:一方面接受来自中国的供水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建立起香港本地独立供水系统,使香港日后不再依赖中国供水。


 

在建立自给自足供水系统的目标下,香港于 1960 年开始兴建船湾淡水湖(Plover Cove)。这并非第一个本地大型供水项目,但它是港英政府因应香港向内地购水而推展,有战略意义。这项工程直到 1968 年才建成,原本预计可使香港在七十年代无需依赖大陆供水。然而在 1962-1964 年,香港遭遇了极为严重的干旱。港英政府与广东省协商,计划建立东深供水工程(Dongshen Scheme),引东江水入香港。协商起初很不顺利,英国担心中国趁机提出更多政治条件。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干预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1965 年开始向港供应东江水。


 

政治动荡中,本地供水系统建立


 

供水的争夺远未停止,并卷入了更糟糕的政治环境之中。1967 年,在大陆文革影响下,香港本地左派发动抗英暴动,被当局镇压。长达数月的暴动和外交冲突使英国意识到自己正逐渐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危机感大大增强。


 

在这段敏感时期里,干旱使香港再次面临严重缺水问题。而根据供水协议,中国已完成了该年度对香港的供水任务。港英政府要求增加供水的请求没有得到回应,他们的限水政策(每 4 天供应 4 小时)被左派斥为打压运动的卑劣手段,双方大打舆论战。港英政府担心这次事件之后,中国再也不会向香港供水。建立本地供水系统的紧迫性空前提升。在随后的时间里,港英政府加高了船湾淡水湖,着手建立万宜水库(High Island Reservior),并把几番搁置的海水淡化工程重新提上议程。


 

海水淡化是一种新方法,虽然成本高昂,但不受降水波动影响,对急于摆脱对中国供水依赖的港府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当时计划使用核能淡化海水,但问题是:如何避免中国趁机获得核信息与核原料?经过评估,英方认为这样的风险并不存在:当核能海水淡化系统建立时,中国应有同等的核知识,香港的核反应堆对中国意义不大;即使中国获取核原料,也需要很强的能力才能把它用在军事上。


 

除英国外,美国也积极介入香港的海水淡化项目,希望港府把建造工程承包给美国公司。这一方面是出于战略考虑:美国不希望香港日益依赖中国供水,甚至愿意为海水淡化项目提供经费。另一方面则是商业考虑,美国希望抓住全球海水淡化市场的机遇,香港是重要的一步。


 

至七十年代末,香港相继建成了船湾淡水湖、万宜水库和乐安排海水淡化厂(Lok On Pai Desalter)。这三个世界级水利工程帮助香港减缓了供水压力和政治压力:1969-1979 年,来自大陆的水只占香港用水的 27%,英国维持香港供水独立性的目标得到实现,殖民地城邦的尺度得到巩固。


 

然而,水利工程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仅万宜水库的建造就花费了 13.48 亿港币,占了港府 1972 年预算的 31%。海水淡化更是烧钱,每年燃料费就需要 1.46 亿港币。相比之下,从大陆买水要便宜得多,水管等运水设备在 1961 年的建造中只花了 890 万。但如前文所言,在这一时期,经济从来不是中英双方在供水问题上的第一考量。


 

回归前后的供水变化


 

直到香港主权归属明朗化,港英政府才逐渐放弃了对本地供水系统的强化。


 

在中英谈判和发表联合声明的这段时间里,海水淡化项目被停止。“乐安排” 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后来成了跳蚤市场。计划新建的水库也因成本高昂而流产。于是,对大陆供水的依赖迅速回升,1985 年,超过一半的香港用水来自大陆;1991 年,这一比例已增长到 80%。东江水的进口量甚至超过了本地需求,多余的水只能贮存在原本用来摆脱大陆供水的水库里,导致这些水库自身蓄水能力下降。


 

1997 年,香港最终由一个殖民地城邦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国不必再靠大量供水扩大在港影响力,而随着其他城市和香港的差异逐渐缩小,中国亦不会在水资源分配上特别照顾香港。按照 2008 年起的 “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香港每年可获得11亿立方米水,低于惠州的 25 亿、东莞的 21 亿、深圳的 17 亿和广州的 14 亿。在 2011 年的新方案中,面对其他城市的竞争,香港获得的供水减少到 820 万立方米/年。


 

时隔多年,香港再一次感受到了供水压力。强化本地供水系统再次被提上日程,港府着手兴建新的海水淡化厂。但李家翘认为,大陆对香港的供水不会停止,因为 “共饮一江水” 是融合的象征。而重新强化本地供水系统亦不是为了恢复往日的独立性,而是香港目睹珠三角各城市对东江水需求上升,自觉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伙伴。


 

“边界学说”


 

在这篇论文中,李家翘将 “边界学说” 引入政权理论与政治生态理论关于尺度的争论之中,指出边界本质的改变会影响社会生态与尺度转换(socio-ecological-scaling)二者之间的互动。按照传统理论,1959 年后接受中国大陆供水(大的生态尺度的建立)的香港可能丧失殖民地城邦地位(大的政治尺度的建立),但这直到 1979 年之后才发生,因为边界本质在影响两者的互动。在成为英国殖民地的 155 年中,香港和内地之间被一条边境(border)所隔开。1959-1979 年,边界的不确定性导致港英政府采取相应的策略(建立本地供水系统),避免因接受大陆供水而使香港殖民地城邦的地位受到威胁,干扰了生态尺度与政治尺度之间的互动。而 1979 年后,英国知道中国将收回香港,边界的本质得到确定(从两国之间的 border 变成一国之内的 boundary),英国重新调整策略,二者的互动才能被原有理论解释。


 

研究者从地缘政治角度反思香港现有体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香港的未来。香港长期处在一种复杂敏感的地缘政治之中,艰难生存、脆弱发展。受制于这样一种特质,香港供水系统的建立呈现出的是各方力量的撕扯,而不是港人从实际需求出发的自主选择。今日的香港不再是悬而未决之地,也不是 “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而是七百万人安身立命的家园。能否理性看待这种地缘政治的敏感性,理性应对港人的诉求,是我们寻找出路的关键。


 

*部分内容整理自李家翘博士所授课程的课堂笔记


参考文献:
 

Lee, N. K. (2014). The changing nature of border, scale and the production of Hong Kong's water supply system since 195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8(3), 903-921.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彭永臻院士直播预告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发展/2022年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工业污泥大会/固废大会/渗滤液大会 直播预告 | 8月21日 中外雨水管理经验和挑战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    留德华人资源与环境学会  潘伯寿博士,于1991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德国GKW工程设计及咨询公司,贝
清水绕村庄,农家换新颜 山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8月9日上午,山东省在日照市召开2022年全省东部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场推进会,参会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岚山区、高新区等 【水大会直播二位码】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生水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大会目次及报告日程
威立雅应对碳中和愿景的思路 原创 Veolia 威立雅水务技术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八届年会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日程
污水千人大会参观典型项目:长春英俊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技术介绍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预告 | 排水系统数字孪生的核心:借助排水模型开启全面诊断模式   窦秋萍  Vivian Dou   华霖富中国区总经理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六届)邀请函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 “高标准”下的苏伊士工业园区污水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水务企业如何实现智慧水务创新升级?这场直播告诉你:工业互联网专题第三期(汪秋婉 水务行业解决方案总监):百度智能云开物-智慧水务行业创新与升级 重要线上培训| 城镇排水管道养护与管理培训班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6月9-11线上见!
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跟踪及定位分析解决方案SimOn-Water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2022中国给水排水线上大会|《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基于管网模型的污水管网外水入流量和入流点估计》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报告题目:协同超净化水土共治技术在流域河湖生态整体修复中的应用     报告人:张亚非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SC 重要线上培训:关于举办“《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宣贯  暨室外排水设计技能提升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三位智慧水务专家同场直播 | 奥格科技 AWater 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云上分享会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报告题目:“东京都下水道事业2021经营规划”解读和思考   报告人:孙跃平,东京都立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教授级高工,日本国家注册技术士(P.E.Jp),亚太地区注册工程师(APEC
QDTX型智慧推流器 | 南京贝特环保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题目:污水提标改造也能事半功倍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智晓,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高级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工学博士。 直播赠送5套得利满水处
【重要培训】关于举办2022非开挖顶管施工及探测培训班(在线培训)的通知(专家日程) 2022年中国排水管网水环境大会:报告题目:“东京下水道事业2021经营规划”解读和思考   报告人: 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孙跃平 总经理 /博士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报告题目:集约快速型BFM用于雨季溢流污水的处理   报告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吴迪 博士 ,男,正高级工程师,青岛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2022年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工业污泥大会/固废大会/渗滤液大会--鼎力打造中国污泥固废渗滤液碳达峰碳中和核心品牌生态圈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同臣环保-浙江绍兴滨海污泥清洁化处置示范项目----2022中国污泥大会计划参观项目之一 题目:《得利满水处理手册》 系列讲座  之  生物滤池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课程内容包括十多种生物滤池介绍: ·         苏伊士第六代生物滤池首发介绍 ·
报告题目:膜技术在饮用水水源污染因子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给水排水)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机械设备委员会委员,全 直播题目:得利满水处理手册系列讲座之 气浮池 籍文法,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苏伊士水务工程市政总工
课程名称:  苏伊士云课堂  《得利满水处理手册》系列讲座之 活性炭吸附池 会议主题:饮用水风险性有机物控制(直播平台:中国给水排水 cnww1985)
苏伊士云课堂 -《得利满水处理手册》系列讲座之  高密度沉淀池(转发有奖) 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活动周——“饮用水安全保障”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
直播题目:威立雅水务技术——助力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及提标改造   报告人:威立雅亚太地区设计平台中国区技术总监  平文凯     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高级工程师 直播题目:威立雅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除臭通风采暖的一体化设计  演讲人:周立-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商务经理  (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平台入口:微信公众号cnww1985 )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恒截流,堰溢流——德国截流井精确截流清污分流理念及中国实践     陈亮,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题目:因地制宜的苏伊士污水提标改造解决方案    报告人 :籍文法,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苏伊士水务工程市政总工程师,十几年工艺技术、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经验
题目:城市智慧水务与洪涝模拟    报告人 :王浩 院士  ,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 暨“推荐免试”及“萃英计划”线上夏令营通知 直播时间:2020年9月20日 09:00—17:30 2020.09.20 09:00
德国深度水处理技术应用介绍  主讲人:     杨帆,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经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工程方向主修水处理 题目: 新时代中国水安全保障的应对策略  直播时间 8月12日下午 14-16点   主讲人:侯立安 院士,环境工程专家。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题目 :ThermylisTM – 一种城市污水污泥无风险处置的最佳解决方案     主讲人:  史平     苏伊士水务工程污泥领域技术负责人    直播时间:2020年7月31日 (周五)下午 题目:中国污泥堆肥25年     直播时间 : 7月24日周五下午 14-16:30分   内容提纲:  堆肥技术在中国污泥处理领域的实践回顾、典型案例分析与思考。  主讲人 :王涛,研究员,研究生导
直播时间:8月3日14:00-16:00 (包括答问) 直播题目:威立雅先进的污泥焚烧解决方案 报告内容:威立雅公司介绍、威立雅的污泥焚烧技术以及与其他国内污泥焚烧工艺的一些对比。 演讲人:宫曼丽博士 宜水环境章卫军:应对极端气候不确定性的韧性城市建设
题目: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河道设计的国际视野和综合途径      直播时间 2020年7月28日 14-16点  主讲人: 吴昊   WADI设计创始人,荷兰注册景观设计师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 任南琪 院士 : 树立海绵城市理念,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刘政:提质增效核心技术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
直播题目:环境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   直播时间7月16日下午14-16日   主讲人:魏俊,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工程院副院长 贺凯:日本下水道发展,污染控制策略及相关前沿水污染控制技术     报告人贺凯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南开大学(2009年),清华大学(2012年),和京都大学(2016年)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
直播主题: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直播时间:7月8号下午 14-16点   主讲人:油新华   油新华,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协 报告题目:  海绵城市原理下的城市水系统的构建思路和实例解剖  M.Sc. Chiyan Peng  理学硕士 彭赤焰先生 简介     德国汉诺威水协的汉诺威水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要负责中国业务,i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