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委员聂玉藻说南水海水
南水进京可以缓解北京缺水的状况,但是由于北京近20年来超采地下水,南水除了供应生活、生产用水外,还有补给地下水的重要作用。昨天,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聂玉藻表示,近期规划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南水将补给地下水,远期补给量将越来越多。
弥补地下水亏空
聂玉藻介绍,北京超采地下水严重,近20年来超采地下水已经“亏空”了60多亿立方米,导致出现地面下沉等问题。
聂玉藻表示,近期规划用3亿以上立方米的南水回补地下水,占每年南水进京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弥补地下水60亿的“亏空”还需要一段时间。此外,北京还要做好南水北调其他线路工程的调水。聂玉藻表示,随着南水的逐渐进京,北京的饮用水量将发生变化,回补地下水的量也会动态调整,但基本趋势将是逐年增加。
水源地回灌并举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在谈到水源回补地下水问题时也表示,本市应该优先考虑在入渗条件好的地下水补给区进行回补、在地下存储空间大的漏斗区进行回补、在自来水厂的地下水源地进行回补。
以密怀顺水源地为例,利用潮白河牛栏山橡胶坝以上12公里河段进行回灌,按照水源地年压采1亿立方米、年回补1.75亿立方米的方案,根据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预测,5年后第八厂水源地地下水位由-7米回升到+2米,回升9米,效果十分显著。
未来:渤海水源淡化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聂玉藻介绍,除了南水北调,北京还将研究其他工程,比如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渤海水源淡化,目前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试验成功,但是怎么把水引入北京正在论证中。记者了解到,2013年,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总数达到了103个,工程总规模达到日产90.08万吨。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日产20万吨。其中,曹妃甸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已获批,总投资170亿元的海水淡化在曹妃甸已经试验成功。
聂玉藻表示,南水北调、海水淡化,如果这些水资源集中供应北京,北京的水资源状况会发生改变,可以给更好回补地下水。
晨报记者 吴婷婷/文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淡化海水有望进京
(原标题:淡化海水有望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