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秀娟通讯员姜国中
本报讯地下自来水管道破了、线路断了,怎么修?给道路“开膛破肚”?你错了!今后,在嘉兴科技城,无论哪里的地下管线坏了,只要工人进入防空洞一样的地下管廊就可以维修。
以后,当汽车行驶在嘉兴科技城的道路上,你有可能想不到,就在路边绿意浓浓的绿化带下,竟然隐藏着一个长达数十公里的“地下管线宫殿”。上月底,嘉兴科技城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据悉,该工程总投资将达15亿元左右,是浙江省第一个地下综合管廊,整个管廊长达26.7公里。
地下管廊究竟长什么样?投这么多钱建一个庞大的地下工程有没有必要?地下管廊对经济发展又会带来什么好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嘉兴科技城管委会相关人士,请他揭开这个全省首条管廊的神秘面纱。
“地下管廊跟防空洞有点像。”据介绍,科技城的地下管廊设计宽最大处约6.4米、最高处达4.4米,长度为26.7公里。今后,几乎所有的电缆、光纤、自来水管、燃气管道等原来埋在地下的管线,都将移进这里。同时,管廊每隔200米左右会有一个支仓,企业一旦有需要,可随时接通预留的管线,非常方便。
“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但管廊的优点显而易见。”相关人士介绍。以前,一旦地下某根管线出了问题,工程人员免不了要大动干戈“开膛破肚”一番,容易因挖掘道路、堵塞交通而造成资源浪费,而管廊的出现就可避免这一问题。同时,管廊还设有一个监视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即时清晰地获知管廊状况及运作情况。
地下综合管廊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已有逾百年历史,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即使是上海、广东、珠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时间也并不长。作为浙江省四大创新平台之一,地下管廊的建设,将有力地提升嘉兴科技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质量。
专家认为,综合管廊建造运营总体成本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势显而易见,由于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还有着易保养、管线使用寿命更长等优点,预期整个管廊使用寿命可达百年以上。虽然地下管廊是一种政府投入的公益设施,但为了更好地实现后期维护,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管廊建成后,使用者将支付一定的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