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张远航----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7  浏览次数:495
核心提示:张远航----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个人信息

  • 张远航,汉族,男,1957年7月生,籍贯重庆
  • 收信地址: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00871

学习和研究经历

  • 1978-1982,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本科
  • 1982-1985,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硕士
  • 1987-1990,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
  • 1993-1995, 荷兰能源研究所博士后
  • 1985-1987, 中科院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
  • 1990-1993,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 1993-1995, 荷兰能源研究所访问学者
  • 1995-1996,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大气化学研究室主任
  • 1996-200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系主任
  • 2002-2007,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 20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社会兼职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亚洲棕色云,专家组成员
  • 国际化学与纯粹化学联合会(IUPAC),中国国家代表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副理事长
  • 中国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张远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于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工作超过20年时间,是目前中国大气环境化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研究小组与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德国IFT研究中心、台湾RCEC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等世界顶级的科研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中文名
张远航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重庆
职    业
教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
大气环境化学







 
张远航:男,教授,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暨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副会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化学与环境学部国家代表,联合国环境署大气棕色云研究计划科学工作组成员[2]  。
主要关注的领域在应用层面上主要是城市和区域的空气质量的控制和改善,在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层面上包括臭氧化学和气溶胶化学。研究的手段主要包括模式模拟和外场观测。也有部分实验室的工作开始展开。在过去多次珠江三角洲大型外场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之前多年的积淀,本研究小组在区域臭氧形成机制,大气氧化性和气溶胶的光学性质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结合之前多年努力形成的研究平台和积累的研究经验,本研究小组正致力于打造一支少而精的研究团队,争取在未来若干年中获得更大的成功[2]  。
主持和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 “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与示范”和“大气有机物的源解析技术”,广东省政府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和“珠江三角洲环境规划之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科技部专项“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分析”,联合国发展署(UNDP)课题“广州NOx污染控制能力建设”等。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立体观测及污染过程(2003-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大气中HONO的污染状况、收支及其在光化学烟雾生成中的作用(2007-2009)”和863计划“十一、五”重大项目“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之课题“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模拟、预测技术及应用(2006-2010)”,并担任863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近5年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二等奖三项[2]  。
学习和研究经历
1975-1978,就读于重庆市城口县中学
1978-1982,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本科
1982-1985,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硕士
1987-1990,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
1993-1995, 荷兰能源研究所博士后
1985-1987, 中科院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
1990-1993,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3-1995, 荷兰能源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5-1996,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大气化学研究室主任
1996-200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系主任
2002-2007,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20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社会兼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亚洲棕色云,专家组成员
国际化学与纯粹化学联合会(IUPAC),中国国家代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副主席
中国环境保护部(SEPA)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

1基于观测的模式模拟(Observationa Based Modeling)
三维空气质量模型(AQM)可以对区域尺度上的臭氧水平进行诊断和预测,从而形成臭氧削减和控制政策的科学基础。但是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模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源清单的准确程度、气象场的拟合情况及反应机理的正确程度。所以使用三维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控制政策的基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Oreskes et al., 1994)。基于欧美地区大约30多场以臭氧形成机制研究为中心的大型外场观测的NARSTO评述专辑讨论认为:结合基于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Observationa Based Methods)和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模拟将得到有效的、具有较小不确定性的区域尺度的臭氧与前体物(O3,NOx)的响应关系(Kleinman et al., 2000;Hidy, 2000)。
2三维空气质量模型(3D-Air Quality Model)
空气质量模式是研究大气污染的有力工具,从模式应用上看可以分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于前者,空气质量模式可以用来模拟城市和区域范围内对流层污染的发生过程,探讨污染物的产生机制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在应用层面上,空气质量模式被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决策与规划之中;在应用层面中,空气质量模式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进行空气质量预报。
3大气氧化性(Atmospheric Oxidation)
60年代初期,Leighton(1961)对污染大气边界层中的研究总结指出,OH和HO2自由基的催化机制可能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核心机理。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催化机制不但是存在的而且是具有全球尺度上的重要性。1971年, Levy(1971)在1950~1970年间大气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清洁背景地区,提出了包含O3-H2O-CO-CH4-NOx的光化学机制。此模式估算出了很高的OH和HO2及RO2自由基浓度,使得它们在整个对流层的氧化性问题和臭氧生成的问题上取得了关键性地位。国际上一般讨论的大气氧化性问题主要指的是OH自由基形成的氧化性。对于大气氧化性的研究,包括对于全球水平的OH自由基的估算,气候变化问题;在区域尺度的估算,臭氧生成问题;在局地尺度的直接测量和模式模拟,测试现有的对流层大气化学机制。对于大气氧化性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局地尺度为基础,测试现有的由HOx自由基构成的快反应动力学机制;今后的数十年中将由小及大,由多处局地的结果,逐渐推广到全球大气化学的尺度。从而获得对大气氧化性的完全性认识,也是未来真正了解气候变化原因的关键一环。
4大气气态亚硝酸的测量(Measurement of Ambient HONO)
5气溶胶的光学性质(Optical property of Ambient Aerosols)
6气溶胶的核化机理(Nucleation mechanism of Aerosols)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