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让雨水在城中自由吐纳 8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被部署在城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8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让雨水在城中自由吐纳 8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被部署在城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2016年07月18日湖南日报

  原标题:让雨水在城中自由吐纳

  湖南日报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常力 辛灵曦

  在7月初强降雨中,常德市城区最大日降雨量达161.6毫米,为8年来最大值。但强降雨未造成城区大面积内渍,这得益于常德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一大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7月13日,阴转小雨。记者来到常德迎宾大道、粟家垱机埠等“海绵城市”项目点,现场体验了一把雨水在城中自由吐纳的过程。

  一瓶555毫升的矿泉水,翻转倾倒在混凝土路面上,水被迅速吸干,地表径流区域长宽各不到15厘米。水去哪儿了?原来,路面使用的材料是特制的透水混凝土,水透过混凝土,直接渗到了地下。这是记者在迎宾大道辅道上进行的一个小实验。

  在迎宾大道两旁,绿化带草坪成内凹状,中间低、两头高。这样设计,当遇到大雨,草坪可以直接吸水并储水。只有在降雨超过其吸收能力时,雨水才会通过设置在草坪和道路边沿的小口子,进入城市排水管网。

  常德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从2015年开始,按照1年重点突破、2年基本建成、3年形成示范的要求,常德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8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被部署在城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部分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当地许多道路用透水混凝土取代了沥青路面,绿化带草坪成为了城市景观。

  据介绍,骨干道路海绵城市改造和穿紫河沿线风光带,都是常德“海绵城市”建设10大工程项目之一。目前,常德正抓紧对新河渠和龙港水系、护城河西段、屈原公园、城区机关院落和住宅小区、花山湿地环境科学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等处“海绵城市”项目进行建设。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