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邵敬爱 | 性 别 | 女 | ![]() |
职 称 | 副教授 | 毕业学校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个人主页 | ||||
联系方式 | 027-87542417-8226 | |||
邮 箱 | jashao@hust.edu.cn | |||
通讯地址 |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409 | |||
个人资料简介 | ||||
邵敬爱,女,工学博士,副教授(2013年11月至今),博士生导师,于2002年和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2008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学习。2009年-2010年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煤与生物质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焚烧与热解,污染物(SOx、NOx、颗粒物、重金属等)的控制,热化学转化(燃烧、热解、气化)机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深圳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10余篇)。主要讲授《生物质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本科生专业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本科生选修课)、《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研究生专业课)、《生物质清洁综合利用原理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课)等课程。担任Applied Energy,Energy, Energy Fuel等国际SCI期刊的审稿人,任国际燃烧学会、美国化学学会(ACS)、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等会员。 |
教育及工作经历
- 2002年 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本科
2008年 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博士
2006-20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IESE 研究院 研究助理
2009-2010 Virginia Tech. 博士后
2013- 华中科技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 煤与生物质等含碳固体燃料高效资源化利用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多环芳烃等污染物控制
砷、铅、铬等重金属的迁徙转化
颗粒物的生成与控制
可再生能源转化与利用技术
- 申请发明专利:
1. 邵敬爱; 刘斌; 冯凯乐; 田路泞; 陈汉平; 陈苗; 赵清华, 湿法烟气脱硫复合增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702A
2. 邵敬爱; 闻明; 陈应泉; 张雄; 李斌; 杨晴; 杨海平; 张世红; 陈汉平, 一种富氮活性生物质焦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110A
3. 陈汉平; 陈应泉; 邵敬爱; 李赋; 熊建; 杨晴; 杨海平; 陈伟; 何涛, 一种连续式两级生物质富氮热解反应的装置, CN104099118A
4. 杨晴; 刘英鹏; 邵敬爱; 梅艳阳; 杨海平; 魏昕彤; 王贤华; 毕晟; 陈汉平, 一种便携式抽气型的可发电生物质炉, CN104251499A
授权发明专利:
1. 杨海平; 田路泞; 杨晴; 李斌; 王贤华; 张世红; 陈汉平; 邵敬爱, 一种用于大试样测试的热重反应器, ZL 201410019356.X
2. 张世红; 王克; 付哲; 李斌; 邵敬爱; 杨晴; 杨海平; 王贤华; 陈汉平, 一种用于富氧燃烧的注氧器, ZL 2014105125376
3. 张世红; 王克; 付哲; 王贤华; 杨海平; 杨晴; 邵敬爱; 陈汉平, 一种垃圾焚烧炉排炉富氧燃烧改造方法和装置, ZL 201410307509.0
4. 陈汉平,田路泞,王贤华,杨海平,李斌,陈振辉,杨晴,张世红,邵敬爱. 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发明专利, ZL 201410019357.4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资队伍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 副教授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