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张代钧 现任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重庆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重庆市环境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职称职务 教授(2级)、博导,系主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8  浏览次数:264
核心提示:张代钧 现任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重庆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重庆市环境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职称职务 教授(2级)、博导,系主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姓 名 张代钧
职称职务 教授(2级)、博导,系主任



办公电话  
Email dzhang@cqu.edu.cn
联系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400044
研究方向
能源环境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
个人简历
1983年本科毕业,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1999-2000)访问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2012)高级研究学者。现任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重庆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重庆市环境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等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1项、2等奖2项和3等奖2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学基金,颗粒污泥自营养脱氮的NOx强化机理与微生物种群动力学(51078365,2011-2013),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废水与活性污泥絮体二相湍流-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50778183,2008-2010),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活性污泥模型参数识别与校核的技术方法研究(50578166,2006-2008),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化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机理和影响因数(50378094,2004-2006),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作用(教人司(2003)355,2004-2006),课题负责人。
代表性获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2等奖(1999年),突出区煤的结构及其充斯后的电特性,第3获奖者。
教育部科技进步3等奖(1999年),单层及多层系统煤层气运移的固气耦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第3获奖者。
四川省科技进步1等奖(1997年),煤层气(沼气)涌出规律的研究,第3获奖者。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1997年),煤层瓦斯吸附与解吸机理的研究,第3获奖者。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1993年),煤的大分子结构与煤的弹性、强度和吸附特性关系的研究,第2获奖者。
代表性专利
基于HPR在线监测控制SBR曝气历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296670.4),第一发明人。
废水生物处理中质子变化速率的在线滴定测量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ZL200910104312.6),第一发明人。
湍动条件下低浓度污泥沉降速率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ZL200810069612.0),第一发明人。
实现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078385.3,公开号:CN101058463),第一发明人。
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呼吸测量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ZL 200610054264.0),第一发明人。
代表性专著、教材
卢培利,艾海南, 张代钧, 等. 废水COD组分表征方法体系构建与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祖 波, 张代钧, 周富春. 强化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代表性论文
2011. Zhang Xin, Zhang Daijun*, Peili Lu, Bai Cui and Xiao Pengying. Monitoring the nitrification and identifying the endpoint of ammonium oxidation by using a novel system of titrimetry.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3(11): 2246-2252.
2011. Ai Hainan, Zhang Daijun*, Lu Peili, He Qiang. A nine-point pH titr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low-concentration VFA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3(4): 853-859.
2011. Zhang Daijun*, Bai Cui, Tang Ting and Yan Qing. The influence of influent on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in an EGSB-BAF integrated system.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5(2): 291–297.
2010. Zhang Daijun*, Qing Cai, Zu Bo, Bai Cui, Zhang Ping. The influence of trace NO2 on the kinetics of ammonia oxid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2(5): 1037-1044.
2010. Zhang Tian, Zhang Daijun*, Li Zhenliang, Cai Qing. Evaluating structural identifiability of parameters of EBPR sub-model in ASM2d by differential algebra method. Water Research, 44(9): 2815-2822.
2010. Zhang Daijun*, Guo Lisha, Xu Danyu, Yuan Chen. Simulation of component distributions in a full-scale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A model coupling sludge-wastewater two-phase turbulent hydrodynamics with bioreaction kinetic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27(2): 159-168.
2010. Zhang Daijun*, Cai Qing, Cong Liying. Enhancing 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by trace NO2 addition to an AUSB reactor.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85(2): 204-208.
2009. Guo Lisha S, Zhang, Daijun*, Xu Danyu, Yuan Che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low-concentration sludge settling velocity under turbulence condition. Water Research, 43(9): 2383-2390.
2006. Zhang Daijun*, Li Zhengliang, Lu Peili, et al. A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complete settling process of activated sludge. Water Research, 40(14): 2637-2644.
2005. Zhang Daijun*, Lu Peili, Verstraete Willy, et al. The integration of methanogensis with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a staged 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 Biochemistry, 40(2): 541-547.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