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红头文件发布,消防审验彻底划归住建,增加编制,专项消防设计审查。
国务院/技术创新/城乡建设
住建部红头文件发布,消防审验彻底划归住建,增加编制,专项消防设计审查。
相关链接
2019年1月15日住建部官网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的决定》,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作出修改。
其中将第十一条修改为“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三)消防安全性;
(四)人防工程(不含人防指挥工程)防护安全性;
(五)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还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六)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其他内容”。
小编注:此款内容修改是新增了:
(三)消防安全性;
(四)人防工程(不含人防指挥工程)防护安全性;
主要是为贯彻落实2018年5月国办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中“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
详情请点击:住建部发文:施工图审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增加消防、人防工程审查!
2018年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官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 将公安部指导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职责划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涉及消防部队相关人员编制的划转待转隶后另行核定。
近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在政务公开栏目,在机构职能、处室设置等方面,有关消防的提法如下:
1、机构职能:
2、处室设置:
3、相关文字表述: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职责
来源:天津住建网 时间:2019-01-10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研究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拟订有关政策和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
…………
(九)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管理。组织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负责施工图审查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监督管理。负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相关工作。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基本信息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组织处、干部处、宣传处、法规处、综合业务处、建设信息处、住房保障处(住房制度改革处)、房地产开发建设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房屋管理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处)、房屋征收管理处、物业管理处、发展策划处(海绵管廊处)、投资计划处、重大项目办公室、市政工程建设处、村镇建设处、标准设计处、建筑市场管理处、建设质量安全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处、科技教育处、政务服务处、审计处、财务处、信访处、机关党委办公室(与人事处合署办公)、巡察工作办公室、巡察组和离退休干部处。
其中,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处的职能定位是:制定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相关政策。负责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相关工作。
相关链接
2018年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官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职责划入住建部尘埃落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
(2018年9月13日)
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经报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现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职责、机构和编制调整情况通知如下。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划入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城乡规划司,相应核减行政编制20名、司局级领导职数4名(含1名总规划师)。
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管理职责,划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应核减行政编制2名。
三、将公安部指导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职责划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涉及消防部队相关人员编制的划转待转隶后另行核定。
调整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设机构15个,机关行政编制399名,司局级领导职数57名。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我是分割线
2018年11月0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 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发展改革委要牵头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2018年底前公布投资审批事项统一名称和申请材料,2019年实现各类投资审批在线并联办理;2019年出台指导地方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的文件,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大幅压缩投资项目落地时间。住房城乡建设部要牵头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会同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应急部等有关部门,在2018年底前完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等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修订工作,精简取消部分审批前置条件,推动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纳入施工图联审,进一步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同时,再提出一批优化精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修改建议。2019年在全国开展全流程、全覆盖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指导地方统一审批流程,通过精简审批事项和条件、下放审批权限、合并审批事项、调整审批时序、转变管理方式、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措施,完善审批体系,努力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试行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用地企业可直接开工建设,不再需要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有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我是分割线
2018年5月国办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明确要求:将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120个工作日。将大大精简审批环节,主要包括:
- 取消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等事项。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决定发包方式。
- 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
- 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规划、国土、消防、人防、档案、市政公用等部门和单位实行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对于验收涉及的测量工作,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时一并进行设计方案审查,由发证部门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其他部门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
- 落实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要求,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评价事项不作为项目审批或核准条件,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其他评价事项在施工许可前完成即可。
- 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批准手续在施工许可前完成即可。
- 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施工许可证核发后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
- 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2018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顺应企业和群众呼声,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
- 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证明事项,可直接取消的要立即停止执行,并抓紧修改或废止规章、文件。
- 年底前先行取消申请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交的资金到位证明等一批证明事项。
- 可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间核查等涵盖或替代的证明事项,要提请修法,依托信息共享和信用体系予以取消。
- 对各地自行设定的证明事项,除地方性法规规定外,最晚应于年底前取消。
- 及时公布取消和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对确需保留的要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办理指南等。清单之外,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不得索要证明。
转载:建筑业那点事儿,中国给水排水; 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全国勘察设计收入 TOP 50 设计院大比拼市政篇
来源 :勘察设计前沿
【勘察设计前沿】整理
根据住建部 2017 年全国勘察设计收入前 50 名排序名单,小编之前盘点了入围的建筑院和交通院,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市政院荣登 2017 年全国勘察设计收入 TOP 50 榜单。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市政总院)成立于 1954 年,从事规划、工程设计和咨询、工程建设总承包及项目管理全过程服务。2008 年获得首批国家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2010 年完成公司制和集团化改革,2012 年总院资产注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整体上市。
业务发展:2017 年设计营业收入 32 亿元,工程总承包收入 41 亿元。拥有工程设计勘察双综合甲级资质。坚持“全国化、全过程”战略,聚焦重点,优化“1+4+10”市场布局,先后成立 26 家沪外分支机构,实现重点城市实体化分公司的全覆盖,沪外市场营业收入占比 70% 以上。大力发展 EPC 总承包业务,把核心技术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发挥懂设计会管理的 EPC 队伍优势,用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手段,打造具有市政总院特色的 EPC 总承包品牌,EPC 营业收入占比 50% 以上。积极走出国门,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喀麦隆、安哥拉、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承接项目。
人才队伍:上海市政总院现有员工 4800 余人,拥有 1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 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9 位上海市领军人才、9 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40 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0 多位在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 位上海市启明星。
科技实力:在大型现代桥梁设计、综合交通枢纽和生态道路、水处理技术集成、水资源综合利用、大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高速磁浮工程等方面形成了 22 项核心技术。拥有 2 个国家级科创平台、4 个市级科创平台、12 个总院技术中心,编制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 60 余项。
所获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突出贡献”金杯公司、上海企业创新文化“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
组织结构:
2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1599.HK)是为城市建设提供专业服务的科技型工程公司。公司前身是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成立于 1958 年,是为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 1 号线的设计及勘察服务而成立。2013 年 10 月,更名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2014 年 7 月 8 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业务发展:拥有工程设计勘察双综合甲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桥梁、道路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工程前期咨询、规划、投融资、勘察测绘、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项目评价、经济分析等专业化高质量的全程服务。公司业务遍布国内 60 多个城市,在 50 多个城市拥有分支机构,并延伸至安哥拉、越南、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马尔代夫等海外市场。
人才队伍:现有员工 4600 多名,包括 1 名国家工程院院士,1 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8 名享受国务院院特殊津贴专家,10 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800 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500 多名各类注册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近 3500 人。
科技实力:拥有国内首个城市轨道交通的院士专家工作室。牵头发起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市轨道交通结构中心、轨道交通节能中心等三大技术创新平台。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计规范的主要制定单位,主编《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行业标准规范;拥有 100 多项专利技术,取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 300 多项。
3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建于 1959 年,2000 年由建设部转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07 年合资改制后,成为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全球第一大设计咨询公司——美国 AECOM 技术集团参股的中外合资设计咨询企业。
业务发展:拥有工程设计市政行业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水利行业(城市防洪)专业甲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甲级、风景园林专项甲级等。可承担给水、排水、燃气、热力、道路、公路、桥隧、环境卫生、风景园林、交通工程、轨道交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洪等工程设计业务、咨询、监理、项目管理等技术服务业务,以及城乡规划和总承包业务。业务走向国际先后承担了赤道几内亚、加纳、安哥拉、缅甸等国家的多项世行、亚行项目。
人才队伍:现有员工 2000 余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16 人,甘肃省领军人才 4 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50 人,高级职称 514 人,中级职称 626 人。
科技实力:承担了多项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有 60 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多段多级 A/O 除磷脱氮工艺技术研究等 80 余项研究与开发成果获国家专利。编著的《高浊度给水工程》专著,获国家优秀图书二等奖。还参与编著了多项工程设计手册及规范。
所获荣誉:多项工程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勘察设计奖,其中“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曲江水厂”获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和全国优秀设计银奖,“天津引滦入津工程”获国家质量金奖,“西宁市第七水厂一期工程”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西安市南郊水厂工程”、“宁夏贺兰山七水厂”、“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工程获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组织结构:总部设有 16 个生产部门和 12 个职能部门,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陕西、新疆、内蒙、辽宁、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山东、河南、安徽、宁夏等地设有分院。
4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52 年,在 2000 年前是国家建设部直属设计院。2000 年后隶属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业务发展: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具备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燃气、道路桥梁、集中供热、垃圾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城市区域配套以及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专业,集工程规划、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运营等多项业务于一体服务能力,先后完成了“引滦入津”、“西气东输”、“陕气进京”、“南水北调(东线)”等一批重大战略工程项目。
人才队伍:目前公司现有职工 1800 名,其中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1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3 名,天津市勘察设计大师 3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 名,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5 名,在职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00 余名,高级工程师 500 余名,在职注册工程师 280 余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工程项目经理 100 余名。
科技实力:“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部城市煤气技术发展中心”、“建设部给水排水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燃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依托或设在华北院;编辑出版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国给水排水》和《煤气与热力》两个专业期刊;承担设计 “引滦入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勘察设计项目。
所获荣誉: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守合同重信誉企业”、“天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组织结构:
5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市政院),成立于 1954 年,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大型综合性工程公司,现为世界 500 强企业、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
业务发展:拥有工程勘察设计双综合甲级资质,涉及给水、排水、道路、桥梁、燃气、热力、环境卫生、隧道、轨道交通和园林景观等市政行业,以及公路、水利、建筑等行业,承担上述行业的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总承包和科学研究等任务,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代表性的项目有广东南海第二水厂、武汉园博园址(金口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苏州市吴中区斜港大桥)、深圳市福龙路横龙山隧道、湖北十堰和贵州六盘水综合管廊项目(首批综合管廊项目)。
人才队伍:全院职工 1600 余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14 名,教授级高工近 100 名,高级工程师 400 余名,各类注册人员约 400 名。
科技实力:“建设部水处理滤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中南地区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中心”设在中南院,同时还设有海绵城市工程技术中心、水体治理工程技术中心、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和江苏溢洋研发中心等。参与“七五”至“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3 项,其他科研项目 60 余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等 50 余项,编制国家和行业规范近 100 项。
所获荣誉:获得 “武汉名牌”、“湖北省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 10 强”、“湖北省服务业重点企业”、“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优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组织结构:
6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政总院”)创建于 1955 年,2013 年完成转企改制,2014 年对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实施重组,2016 年与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2017 年投资入股香港上市公司思城控股有限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旗下拥有 12 家全资及控股企业,5 家主要参股企业。
业务发展: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等资质,能够提供规划咨询、测量勘察、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检测与加固、安全风险监测与分析评价等业务为支撑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城市道路系统、高速公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给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再生水系统、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河道整治、建筑与城市景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及环境与岩土工程、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方面具有行业领军的综合实力。
人才队伍:北京市政总院现有员工 2500 余人,是以设计大师为代表,以市政行业知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高端人才聚集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8 名,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11 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60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7 人。
科技实力:被认定为“北京市城市桥梁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供水水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市道路与市政管线地下病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所获荣誉:获得国家级、部、市级优秀咨询、勘察、设计和科学技术等奖项千余项,包括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7 项,全国优秀设计金奖、银奖 30 项,全国优秀勘察金奖、银奖 15 项,国家优质工程奖 37 项等。
组织结构:
5家上市石化设计院实力大PK
来源:勘察设计前沿2018-05-14
作者 前沿君
据不完全统计,沪深两市挂牌设计院中从属石化细分行业的公司有5家,在业务资质、经营业绩、研发水平、人员情况方面,哪家设计院位居前列?那就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诚”)是由原轻工业部下属的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经整体改制后于2002年12月设立;2007年2月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目前控股股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国保利集团下属的中国轻工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资质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总承包、设计、咨询和监理,服务领域涵盖轻纺、商物粮、农林、机械、市政公用、化工医药、建筑等行业。
拥有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院行业甲级、机械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工程)专业甲级、商物粮行业甲级、轻纺行业(轻工、纺织工程)甲级、市政行业(排水、热力、环境卫生工程)专业甲级、农林行业(设施农业、林产化学工程)专业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环境工程专项(水污染防治工程)甲级;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A1、A2级,压力管道GB、GC、GD类);工程造价咨询甲级等资质。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科技”)隶属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源于1963年成立的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2001年实施股份制改造,由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省企业技术开发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2007年7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业务&资质
主要为化工、石化、环境市政、建筑等多个行业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总承包等全过程综合服务。
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工程监理(房屋建筑、化工石油、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甲级等资质。
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维工程”),前身胜利炼油厂设计室成立于1969年,1994年分流为独立的法人企业,更名为齐鲁石化胜利炼油设计院;2004年改制为山东三维石化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整体变更为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8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业务&资质
主要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光热发电等多个行业或领域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服务。
拥有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工程咨询单位(石化化工医药)专业甲级;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A1、A2、A3级,压力管道GA、GB、GC、GD类);对外承包工程等资格资质。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科技”),前身可追溯至1970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348工程指挥部设计大队,后历经岳阳化工总厂设计所、巴陵石化设计院等发展阶段,2011年并购武汉炼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炼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79年,前身是武汉石化设计院。百利科技于2016年5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业务&资质
主要服务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材料行业,可从项目前期、项目定义、融资到设计、采购、施工、开车和运维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解决方案。
具有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轻纺行业(化纤原料、化纤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咨询(石化、化工、化纤、建筑)专业甲级;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A1、A2、A3级,压力管道GA、GB、GC、GD类)。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镇海股份”)始建于1974年,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镇海炼化工程公司;2005年1月改制成立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28日整体变更为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8日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业务&资质
公司主营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咨询,工程审价,工程招投标代理等业务。
拥有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油气库专业甲级;工程咨询(石化、化工、石油天然气)专业甲级;工程监理(房屋建筑、化工石油工程)专业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等资质。
经营情况
图1:2017年经营业绩对比
- 中国海诚营收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上升。主要由于子公司中国轻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胜诉,公司依判决及判决执行的情况计确认相关收益;其次公司通过降本增效,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增长,2017年度营业总成本下降2.33亿元,下降5.44%。
- 东华科技营收达29.09亿元,但净利润为负值,主要原因是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2.9亿元。
- 三维工程2017年加强市场研判,紧抓市场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注重发挥品牌优势,着力优化业务结构,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净利润0.57元,同比增长387%。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营收占比近50%的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210%。
- 净利润率平均值9%。百利科技、镇海股份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各项指标居前企业:
研发&人员情况
石化设计院研发主要目的一是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转型升级等机遇,加强创新政策研究,健全技术创新制度;二是重点关注行业热点领域,采取产学研方式,加强行业内的合作,以获得行业前沿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017年度,5家上市石化院各自研发方向取得成果:
中国海诚:公司研发中心主要在研项目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隔膜基纸产业化研发,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完成聚酯无纺布基纸上机抄造试制和中试热压试验多批次,与国内电池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并建立联系。
东华科技:东华科技年度技术研发主要涉及煤气化、甲醇下游产品、乙二醇优化技术、氯化法钛白、精制磷酸、先进环保技术、土壤修复及河道治理等前沿技术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公司共申报专利17项;获得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全年共立项(含结转)技术开发项目29项,已开发完成9项,其中“煤制气经醋酸制乙醇技术”被列为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三维工程:主要方向为环保、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朝阳产业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近两年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共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申报专利8项,完成行业标准修订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百利科技:修定《技术创新与科技发展管理办法》,在公司技术中心设立的“岳阳市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针对市场环境趋势,开展“烯法环己酮工艺技术开发”、“己内酰胺工程技术开发”、“合成橡胶节能降耗技术开发”、“高浓度双氧水制备技术”、“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新技术工艺包开发”等 13 项研发工作。
镇海股份:公司紧密结合业务发展需要,针对石化产业“绿色、智慧”的发展方向,开展了硫磺回收装置提标、油气回收、镇海炼化系统设计优化、长输管线数字化交付等技术攻关工作,组织开展研发项目12 项,业务建设项目 25 项,软件开发 9 项,推动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表1:2017年研发水平&人员情况对比
各项指标居前企业:
作者丨前沿君,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