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

作者简介:赵亚乾,爱尔兰籍华人。西安理工大学全职特聘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英国苏格兰思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博士,英国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博士后。曾任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土木工程系水环境实验室主任(2011-2014年曾任系副主任,主管科研和创新),博士生导师、爱尔兰工程师协会(IEI)常务理事、国际水协会会士(FIWA),人工湿地和污泥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等7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编委,45种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全爱中国环境资源能源协会”(www.icaere.ie)发起人和首任会长。赵亚乾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在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河流生态恢复、污水脱氮除磷、污泥调节、脱水及回用等方面开展了富有原创性的研究。赵亚乾博士是人工湿地研究领域国际主导型的研究者之一,是过去10年里在环境工程领域全球排名第15 的学者。已发表各类英文论文335篇,SCI收录235篇。
导读: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指导并规范不同地区人工湿地设计建设,各级职能部门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人工湿地规范。对这些相继出台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中水质水量、基质及工艺选择和设计参数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将有助于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处理效率高,管理维护简单且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污水处理设施,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污水处理中。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人文、生活习惯和地理位置等差异性较大,很难适用一个统一的设计规范。因此积极推进各省级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指导并规范不同地区人工湿地设计建设,各级职能部门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人工湿地规范。




我国各地区在国家规范指导下发布更具针对性的省级人工湿地设计规程,其处理水质、处理规模及湿地设计中涉及的各项内容等均存在一定不同点。


处理水量大小决定着人工湿地建设规模。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少、居住人口分散、变化系数大等特征,应实地调查农村地区用水及排水设施情况,考虑是否存在较多生产经营活动等。应在用水定额及排水系数两个参数上与城镇生活污水进行一定区分。

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目前国家尚未制定专门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些农村地区只能与城镇地区采用同一污染物排放限值。对于水环境是一种污染物的N、P对于农业生产则是必要的营养物质,在处理过程中应考虑N、P的资源化。


基质部分,一些规范对于覆土层必要性问题及缓解堵塞措施两个方面缺乏全面的了解。湿地中植物可以直接生长在基质中,无需外填土壤。而缓解堵塞措施中反冲洗仅在实验室模型中将人工湿地看做“滤池”进行论证,蚯蚓疏通或其它后期修复措施对于缓解堵塞效果较差,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较少。


北京冬季气温偏低会影响N、P的去除以及湿地冬季运行效果,因此采取较小水力负荷减少湿地所接纳的污水量。山东省进水水质为微污染水体,污染物浓度低,在大水力负荷下仍可取得设计出水效果。浙江省和江苏省在地理位置上临近,气候条件相似且同为处理生活污水,但水力负荷差距仍较大。此参数的选择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还未发布针对性较强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而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偏慢、土地资源丰富的现状更需要投资少,生态效益好的技术。因此,在未来应加速西北地区人工湿地规范的出台,并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以上提到的农村生活污水区分、水力负荷参数及堵塞、覆土层等问题,促进人工湿地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实际应用。
本文将刊登于《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第8期:国内各地区人工湿地相关规范/规程对比分析;作者为西安理工大学常雅婷,卫婷,嵇斌,乔尚校,康佩颖,赵亚乾
该文标准引用格式:
常雅婷,卫婷,嵇斌,等.国内各地区人工湿地相关规范/规程对比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35(8):27-33.
Chang Yating,Wei Ting,Ji Bin,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of design standards/regulation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China[J].ChinaWater &Wastewater,2019,35(8):27-33(in Chinese).
编辑:丁彩娟
制作:文凯
审核:李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