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关于综合甲级设计院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Class of Certificate: Engineering Design IntegratedQualification Class-A)是我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1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关于综合甲级设计院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Class of Certificate: Engineering Design IntegratedQualification Class-A)是我国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最高、涵盖业务领域最广、条件要求最严的资质,综合甲级设计院(下均简称综甲院)可谓是设计界的航母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关于综合甲级设计院

来源 : 知乎【巴蜀明月】 学习生活笔记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Class of Certificate: Engineering Design IntegratedQualification Class-A)是我国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最高、涵盖业务领域最广、条件要求最严的资质,综合甲级设计院(下均简称综甲院)可谓是设计界的航母,下文将分类剖析之并以连载的方式发布,由于作者并不是十分清楚要写什么内容,所以只能随遇而安,随想随写,率性而为。

综甲院系列之(一)人员结构

50后大部分已经退休,还有极少数坐等退休,基本上可以说是退出了设计院的历史舞台,暂且不表。

60后主要以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为主,辅以部分中专生,目前中层以上的领导也是以60后为主,仍然还有部分60后仍然老骥伏枥,奋战在设计一线,他们就是普通设计人员一生的缩影,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绝对是设计院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对于设计院感情非常深,觉得天下最好的工作就是设计院,千金不换,所以他们的子女也秉承了接班的传统,有一部分进入了设计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使设计院保持相对稳定。60后的离职率非常低。

70后主要以90年代的本科生为主,有极少量研究生,70后也逐渐在领导层中占有一席之地。70后在2000年至2010年之间经历了一波离职潮之后,留在设计院的人员已经非常稳定,并且会逐步取代60后成为设计院的主要领导层,大江东去,洪流滚滚。

80后主要以2000年以后毕业的学生为主,2006年之前本科生比例还能占据一半,之后逐渐下降,2010年之后几乎全是研究生,80后已经成为设计院的绝对设计主力,部分佼佼者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进入初中级领导层,但是国企设计院毕竟是论资排辈的地方,领导岗位有限,优秀人才太多,所以目前80后处在了35岁的档口,亟需转型,很多没有上去的人才纷纷另辟蹊径,离开设计院,谋求职业生涯的转型,大部分去了业主方,摇身一变成了设计院的业主。所以目前设计院辞职的主力人群非80后莫属,很多人也都是带证离开,毕竟没上去领导层,设计院的那几百块证书补贴可以说是打发叫花子。你跟他要提高补贴,他跟你谈情怀。

90后从2015年开始步入职场,成为设计部的生力军。初入职场,按理说应该埋头干活才对,可是设计院毕竟是一个需要熬资历的地方,所以毕业前三年能够实现收支平衡就非常不错了。很多90后都熬不到三年结束,就主动递交了辞职报告。90后也意外地成了仅次于80后的辞职转型主力人群。接下来我会专门分析一下90后&求职&设计院。

综甲院系列之(二)九零后职场风云

最早的90后研究生差不多应该是2015年毕业的,由于80后骨干的流失,所以90后从进院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当成主力来用,工作强度非常大,但是前三年收入肯定上不去,上面也说了,能到收支平衡就不错了。如果说80后熬一熬还可能上去的话,那么设计院的90后真的可以说是前途未卜。

90后更遵从于自己的内心,更加早熟,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思想更加开放自由,所以设计院老一套的洗脑术对于他们收效甚微。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设计院的管理层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设计队伍的稳定性建设了呢?

综合各方面校招信息,目前设计院对于90后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了,简历的投递数量大幅度下降了,而且女生比例迅速提高,这是设计院领导不愿意看到的,设计院招人是进来干活的,而且前面的8年是绝对当成牲口用的(为什么是8年呢,解释一下,研究生一般25-27岁毕业,工作8年,就是33-35岁,而不管男女,过了这个年龄节点之后,就进入了设计倦怠期了,要么升职,要么成了混日子的老油子),可是女生的前八年使用率太低了,备孕+怀孕得1年吧,产假虽然是半年,但是在娃3岁之前,女员工很难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所以这8年中有4年会受到影响,现在放开二胎了,如果再要二胎的话,影响的年限让领导们头疼不已,读者可以自己算算,但是国企设计院对于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

所以国企设计院对于女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设计院领导就头疼了,所以校招的潜规则还是男生为主。可是投递简历的男生真的是非常少,这么说吧,简历投递的男女比与高校里该专业男女比例完全相反,男生都去哪里了呢?不用工作?都入赘去了么?百思不得其解啊!

得,总还有男生投简历吧,那就叫来面试一下呗,打电话一问,人家已经好几个offer 了,不考虑设计院了,领导无语……,得,那就找女生过来面试吧,优选双985,双211,电话一问,人家也是好几个offer 慢慢选,也都比设计院好。算了,只要有人愿意来就行,总得有人画图呗,毕竟设计院的工作普通本科生完全能胜任的,只是之前的10年由于设计院的光环吸引了大量的名校生,让领导们自我感觉太良好了,现在形势急转直下,也得接受现实不是?所以对简历投递者挨个打电话邀请面试,底线一直在下降(其实设计院领导在甲方面前是毫无底线可言的,一味跪舔)。

引用一段一位90后写的内容(感觉有一定的代表性):“本人是专业组内唯一90后,正如前面回答所说设计院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领导与同事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性格沉稳老练专业技术过硬我能问任何我想问的问题并且保证得到可靠回答,但,工作氛围压抑站队现象严重上下级之间像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专业负责人与普通职员都坐在一起,但自带小领导界线,此界线内闲人免进。你可以听到他们的聊天内容但当你想加入时,你会发现你的真挚的眼光与搭讪话语被一道无形的墙壁弹回,碎一地同事们都可见却无一人出来拉你一把,也许会在线上对你说一句,习惯就好。工作第三年了,前辈说我的效率值相当于工作八年的人,需要从质量与数量上熟读规范并且需要海量的阅图量,加速学习。但我毫无继续下去的意愿,已经一眼看到老。目前正在寻求转行,不确定去干什么,但不是这个。”

80后其实都感觉和传统设计院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了,90后更是感觉难以融入设计院,不知道他们到底能在设计部门坚持多久?

综甲院之(三)群雄逐鹿

公元2000年始,我朝百业俱兴,房地产、交通、电力、市政、钢铁、建材、石化……等等均飞速发展,掀起空前的建设热潮,一时风起云涌,黄沙漫天,群雄并起,建筑设计院与专业设计院并驾齐驱,共逐热潮之红利。至公元2010年,历经十载之大规模建设,众多行业饱和之势渐显,设计担行业建设先锋之责,渐感颓势,其后数载,稳步下滑,高潮平息,大部皆寒,仅部分行业余温尚存。

朝内行业成本激增,逐利资本赴朝外寻估值洼地,产业纷涌至东南亚非,廉价劳力宽衣解带,静待资本进入,资本前戏后必有建设之高潮,自公元2005年始,小部朝内英雄先行进攻,其后五载内,先锋斩获无数。

公元2010年始,相关行业建设日渐成熟,投产总量的增速超国内经济发展的增速,始现产能过剩,朝内英雄(设计院和工程公司)竞相涌出国门,抢占外邦市场,主战场遂移,十八般武器齐上阵:低价啊,自己可以融资啊,建设速度快,投产周期短。此役斩获之项目性价比略低。而主将仅查所获之数以邀功请赏,无论其他。

其后五载,鹿群虽减,其数仍众,朝外之鹿略多,且愈发精干(项目的单体设计费是在逐步降低的,境外的甲方也在跟国内设计院和工程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得越来越聪明,也学会大肆杀价。这就形成了活不少,但是设计费总额却在逐年下降的阶段。)将士费心劳力,仍所获不多(这也是设计人员感觉越来越累,但是钱却不见增加,反而还在下降,很多国企设计院为了控制成本,就开始逐步取消了各种福利类的隐形收入。

公元2015年至今,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设计院的幸福感严重降低,一方面是项目减少和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并不是项目减少放缓,事情就减少,反而是因为项目放缓,业主就有更多的时间挑毛病,让设计院反复方案比选论证,但是设计费可以一分钱不加。这就使得设计人员心越来越累,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收入却越来越少。加之作为设计主力的80后开始进入了职场35岁现象,身体也由于超过10年高强度的设计有些吃不消了,年龄也进入了职业倦怠期,所以部分骨干,尤其是带证而又升迁无望的骨干就谋生去意了,虽然部分骨干的离职可能对于整个综甲大院短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辞职,可能就会影响到3个人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冲击也会传导到工作中去,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很多设计院的领导层都在强调设计队伍的稳定性。已经进入2018年,上述现象只会越来越突出,设计院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从2015年开始,90后逐步进入设计院的职场,但作为观念更新且家庭条件更优越的90后在设计院能否坚持得下去,这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90后的离职率偏高。

综甲院之(四)金戈铁马

书接上回,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综甲院金戈(设计业务)铁马,腰挎大宝剑(EPC),一马当先,威风八面,将身后群雄甩出数十里开外,捷报频传,斩获无数。

花无百日红,随着行业饱和度的提高,传统设计业务日渐萎缩,很多专业院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尝试进入新的领域,可是话又说回来,哪里有那么多新的领域?而且很多设计院遇到的情况都类似,所以也都在谋求转型,就算有新领域,那么竞争势必异常残酷,且综甲院在竞争中其实完全不占优势。原因如下:

●综甲院的业务转型起步较晚,想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时才发现,原来新的业务领域已经群狼集聚,而且做得非常好,而自己这头老虎要想去抢点肉吃还真的很难。

●综甲院机构庞杂,人员众多,故设计费报价均偏高,价格上对于中小型设计院甚至私人设计公司来说,毫无竞争力可言。

●综甲院的技术并没有它的名头那么强(当然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除外),即使某些专业的专家还在,但是他们又不具体干活,而且脱离设计一线很久了,对于本行业领域都可能有些生疏了,更不用说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呢!一线的设计骨干流失,一线设计人员的水平相对较弱了。所以很多时候甲方懂技术的人看到设计院的设计成果,都在吐槽,怎么你们大院的水平感觉越来越差了呢?所以综甲院的领导可能也需要反思,你除了综甲院的名头之外,你还剩下什么?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反而是有些小院或者私人设计公司,甚至炒更的,为了维持自己声誉,可能技术水平还更高。比如别人找我炒更的话,除了本专业我亲自画之外,其他专业的我也会找我认为的骨干高手去做,不能把自己的名声做差了。反而是做院里的东西是得过且过,deadline完全定死,中间的反复修改无法预料,所以你想做好都没有办法啊。

●窃以为综甲院的设计业务板块无解,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要求多,给钱少;任务多,给钱少;任务多,质量低;给钱少,质量低;质量低,给钱少。

设计风险请自行百度某化工行业乌海项目事故中对设计人员的处理意见。只要项目出事故,设计院肯定是最先被调查的,而最终就算对设计责任的认定,那么底层的设计人员责任肯定是最大的,首先被拿出来祭旗的。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X粉的心。

既然金戈不行,那么就祭出大宝剑EPC业务:

国内设计院转型EPC最早,也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化工行业,随着设计业务的萎缩,各个行业的设计院也开始转向EPC总包领域。接下来就是分析一下设计院做EPC总包的情况。

●优势:可以从设计方案上对于项目进行优化,降低造价。

●劣势1:经验不足,对于项目全过程很难把控;

●劣势2:投资风险。设计院作为轻资产行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从项目投资上来说,设计院会忽视掉其他一些风险,投标的时候他们仍然沿用设计投标的模式,尽量杀低价中标,而没有顾及市场风险,比如市场涨价的风险,境外项目还有汇率风险及Owner到期无法偿付的风险。EPC总额高,打个比方,一个10亿的项目,估计利润就5%5000万,但是如果材料设备人工一涨价,这点利润估计分分钟抹平了。

●劣势3:项目安全风险,当年震惊dang中央的江西丰城事故就给设计院的总包敲响了警钟,很多时候可能一个项目出现安全事故,就会让设计院很难翻身。

如果说国内项目的EPC是假EPC,设计院仅仅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角色的话,那么转型做境外项目可就是真刀真枪的EPC了,设计院又得作为项目的融资方,承担投资无法收回的连带风险。

总的来说设计院的EPC业务也不是救世主,反而是高风险业务,但还得做,因为还有一大波人需要养活啊!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简介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始建于19491018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组建的首批市政设计单位之一,国内专业最齐全的市政设计单位之一,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综合型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目前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城乡规划编制甲级、测绘甲级、工程总承包甲级、工程监理甲级、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设计许可、CMA检验检测认定等资质,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取得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对外经营权,并成为商务部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企业。

坚持尚贤用能、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广揽技术精英,实施人才战略,现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9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含教授级高工130余人)。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结构、岩土、建造、咨询、造价、监理工程师等各类注册人员800余人,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大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天津市授衔专家35人。

持续推进全国化市场布局,坚持零距离全过程服务,现下设十六个院属生产单位、六个子公司,近四十个二级分院及外埠项目部。

秉承诚信、包容、进取、共赢的企业精神,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大型跨江跨河特种桥梁、大型互通式立交、隧道、大型给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泥后处置、固体废弃物处理、再生水利用、防洪工程、堤岸码头、新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及改造、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土壤修复、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综合管廊、工业与民用建筑、大型供热、城镇燃气、风景园林、城乡与交通规划等规划设计勘察方面在全国享有声誉。

坚持创新增效、科技争先,重视规范化服务和科学管理,1995年荣获国家一级标准档案管理证书,1996年在全国市政勘察设计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获得全国首批试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AAA级证书。目前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自1978年以来,荣获国家、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优秀勘察设计奖近550余项,优秀咨询成果奖110余项。申请专利29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余项。主编和参编国标、行标、地标70余项。

恪守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服务赢信誉,以品牌占市场的经营宗旨,致力于创新引领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发展愿景,坚持设计理念更新,跟踪技术发展前沿,与国内外同仁合作共赢,开启美好未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