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1排水管渠的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Av (5. 2. 1)
式中:Q---- 设计流量(n^/s);
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n?);
v--- 流速(m/s) o
5. 2.2恒定流条件下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式计算:
v =丄R亏 1^ (5. 2. 2)
n
式中:p---- 流速(m/s);
R---- 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71——粗糙系数。
5. 2.3排水管渠粗糙系数宜按表5.2.3的规定取值。
表5.2.3排水管渠粗糙系数
管渠类别 |
粗糙系数〃 |
管渠类别 |
粗糙系数〃 |
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水泥砂浆抹面渠道 |
0. 013—0. 014 |
土明渠 (包括带草皮) |
0. 025 — 0. 030 |
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 |
0. 011 — 0. 012 |
干砌块石渠道 |
0. 020 — 0. 025 |
石棉水泥管、钢管 |
0. 012 |
浆砌块石渠道 |
0. 017 |
UPVC管、PE管、玻璃钢管 |
0. 009 — 0. 010 |
浆砌砖渠道 |
0. 015 |
1重力流污水管道应按非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 表5.2.4的规定取值。
表5.2.4排水管渠的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径或渠高(mm) |
最大设计充满度 |
200〜300 |
0. 55 |
350〜450 |
0. 65 |
500〜900 |
0. 70 |
>1000 |
0. 75 |
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短时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 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
2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
3明渠超高不得小于0. 2m。
5. 2.5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管道宜为10.0m/s;
2 非金属管道宜为5. Om/s,经试验验证可适当提高。
5. 2.6雨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水流深度为0.4m〜1. Om时,宜按表5. 2. 6的规定取值。
表5. 2.6雨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m/s)
明渠类别 |
最大设计流速 |
粗砂或低塑性粉质黏土 |
0. 8 |
粉质黏土 |
1. 0 |
黏土 |
1. 2 |
草皮护面 |
1. 6 |
干砌块石 |
2. 0 |
浆砌块石或浆砌砖 |
3. 0 |
石灰岩和中砂岩 |
4. 0 |
混凝土 |
4. 0 |
2当水流深度小于0. 4m时,宜按表5. 2. 6所列最大设计流 速乘以0. 85计算;当水流深度大于1.0m且小于2. Om时,宜按表 5. 2.6所列最大设计流速乘以1. 25计算;当水流深度不小于 2. Om时,宜按表5. 2. 6所列最大设计流速乘以1.40计算。
5. 2.7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应为0. 6m/s;
2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应为0. 75m/s;
3明渠应为0.4m/s;
4设计流速不满足最小设计流速时,应增设防淤积或清淤 措施。
5. 2. 8压力输泥管的最小设计流速可按表5. 2. 8的规定取值。
表5. 2.8压力输泥管的最小设计流速(m/s)
污泥含水率(%) |
最小设计流速 |
|
管径(mm) |
||
150〜250 |
300〜400 |
|
90 |
1. 5 |
1. 6 |
91 |
1.4 |
1. 5 |
92 |
1. 3 |
1. 4 |
93 |
1. 2 |
1. 3 |
94 |
1. 1 |
1. 2 |
95 |
1. 0 |
1. 1 |
96 |
0. 9 |
1.0 |
97 |
0. 8 |
0. 9 |
98 |
0. 7 |
0. 8 |
5. 2.9排水管道釆用压力流时,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 0. 7m/s〜2. 0m/so
5. 2.10 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按 表5.2. 10的规定取值。
表5. 2.10最小管径和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管道类别 |
最小管径(mm) |
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
污水管、合流管 |
300 |
0. 003 |
雨水管 |
300 |
塑料管0. 002,其他管0. 003 |
雨水口连接管 |
200 |
0. 010 |
压力输泥管 |
150 |
— |
重力输泥管 |
200 |
0. 010 |
5. 2.11管道在坡度变陡处,其管径可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由大变 小,但不得超过2级,且不得小于相应条件下的最小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