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标准规范 » 正文

9 检测和控制 9.1 一般规定 9.2 检测 9.3 自动化 9.4 信息化 9.5 智能化 9.6 智慧排水系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31  来源:9 检测和控制 9.1 一般规定 9.2 检测 9.3 自动  浏览次数:142
核心提示:9 检测和控制 9.1 一般规定 9.2 检测 9.3 自动化 9.4 信息化 9.5 智能化 9.6 智慧排水系统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9 检测和控制


9.1 一般规定

9.1 一般规定


9.1.1 排水工程运行应设置检测系统、自动化系统,宜设置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系统。城镇或地区排水网络宜建立智慧排水系统。
9.1.2 排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运行管理、安全保障和环保监督要求确定检测和控制的内容。
9.1.3 检测和控制系统应保证排水工程的安全可靠、便于运行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科学管理和智慧化水平。
9.1.4 检测和控制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和规划的要求。

条文说明

9.1.1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排水工程不仅仅要满足生产控制,还需要进行管理决策,因此排水工程进行检测和控制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检测仪表是排水工程的“眼睛”、自动化系统是排水工程控制手段,检测仪表和自动化系统是生产控制的基础。
    智能化系统是对检测仪表和自动化系统的重要补充,拓展了排水工程观察、控制手段的广度。
信息化系统是对检测仪表和自动化系统的生产信息进行分析,同时纳入了经营管理决策的内容,增加了排水工程生产管理的深度。
    智慧水务由智慧排水、智慧供水、智慧海绵、智慧河道等多个板块组成,智慧排水系统是智慧水务的一个子系统。智慧排水系统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统筹管理整个城镇或区域排水网络。
9.1.2 排水工程检测和控制内容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并结合当地生产运行管理、人员安全保障措施、环保部门对污水厂水与沼气监管的要求和投资情况确定。检测和控制的配置标准可视建设规模、污水处理级别、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
9.1.3 检测和控制系统的使用应有利于排水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检测和控制设计应以保证出厂水质、节能、经济、实用、保障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为原则;检测和控制系统应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无线局域网等信息网络,聚合排水工程各类信息,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信息化服务;检测和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应通过调查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9.1.4 根据工程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选择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内容,设计内容要兼顾现有和今后的发展。

9.2 检测

9.2 检测


9.2.1 污水厂进出水应按国家现行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关检测仪表。
9.2.2 下列位置应设相关监测仪表和报警装置:
    1 排水泵站:硫化氢(H2S)浓度;
    2 厌氧消化区域:甲烷(CH4)、硫化氢(H2S)浓度;
    3 加氯间:氯气(Cl2)浓度;
    4 地下式泵房、地下式雨水调蓄池和地下式污水厂箱体:硫化氢(H2S)、甲烷(CH4)浓度;
    5 其他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房间或空间:硫化氢(H2S)浓度。
9.2.3 排水泵站和污水厂各处理单元应设生产控制和运行管理所需的检测仪表。
9.2.4 排水管网关键节点宜设液位、流速和流量监测装置,并应根据需要增加水质监测装置。

条文说明

9.2.1 污水厂进水应检测流量、温度、pH值、COD和氨氮(NH3-N)和其他相关水质参数。
    污水厂出水应检测流量、pH值、COD、NH3-N、TP、TN和其他相关水质参数。
    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对污水厂进出水检测仪表配置进行适当调整。
9.2.2 排水泵站内应配置H2S监测仪,监测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并采取防范措施。在人员进出且H2S易聚集的密闭场所应设在线式H2S气体监测仪;泵站的格栅井下部、水泵间底部等易积聚H2S但安装维护不方便、无人员活动的地方,可采用便携式H2S监测仪监测,也可安装在线式H2S监测仪和报警装置。
    厌氧消化池、厌氧消化池控制室、脱硫塔、沼气柜、沼气锅炉房和沼气发电机房等应设CH4泄漏浓度监测和报警装置,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厌氧消化池控制室应设H2S泄漏浓度监测和报警装置,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加氯间应设氯气泄漏浓度监测和报警装置,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地下式泵房、地下式雨水调蓄池和地下式污水厂预处理段、生物处理段、污泥处理段的箱体内应设H2S、CH4监测仪,其出入口应设H2S、CH4报警显示装置,并和通风设施联动。
    其他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房间和空间包括:粗细格栅间(房间内)、进水泵房、初沉污泥泵房、污泥处理处置车间(浓缩机房、脱水机房、干化机房)等。
9.2.3 排水泵站:排水泵站应检测集水池或水泵吸水池水位、水量和水泵电机工作相关的参数,并纳入该泵站控制系统。为便于管理,大型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设自记雨量计,设置条件应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纳入该泵站自控系统。
    污水厂:污水处理包括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等几种常用污水处理工艺的检测项目,可按表31执行。
表31 常用污水处理工艺检测项目
表31 常用污水处理工艺检测项目
续表31
表31 常用污水处理工艺检测项目
    污泥处理包括浓缩、消化、好氧发酵、脱水干化和焚烧等,可按表32确定检测项目。
表32 常用污泥处理工艺检测项目
表32 常用污泥处理工艺检测项目
9.2.4 排水管网关键节点指排水泵站、主要污水和雨水排放口、管网中流量可能发生剧烈变化的位置等。水质监测参数一般为pH值、COD, 可根据运行需要增加NH3-N、TP、SS等参数。

9.3 自动化

9.3 自动化


9.3.1 自动化系统应能监视和控制全部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运行,并应具有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管理和安全保护功能。
9.3.2 排水泵站和排水管网宜采用“少人(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的控制模式,建立自动化系统,设置区域监控中心进行远程的运行监视、控制和管理。
9.3.3 污水厂应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控制模式设立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设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运行监视、控制和管理。
9.3.4 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宜采用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结构形式;
    2 设备应设基本、就地和远控三种控制方式;
    3 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网络结构和通信速率;
    4 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应运行稳定、易于开发,操作界面方便;
    5 电源应做到安全可靠,留有扩展裕量,采用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作为备用电源,并应采取过电压保护等措施。
9.3.5 排水工程宜设置能耗管理系统。

条文说明

9.3.1 本条是对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总体要求。
9.3.2 排水泵站控制模式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力成本情况运行管理要求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有条件的地区可按照“无人值守”全自动控制的方式考虑,所有工艺设备均可实现泵站无人自动化控制,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在区域监控中心远程监控,实现正常运行时现场少人(无人)值守,管理人员定时巡检。
    排水泵站的运行管理应在保证运行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自动化控制。为便于生产调度管理,实现遥测、遥讯和遥控等功能。
    排水管网关键节点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宜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工程需要建立。
9.3.3 污水厂生产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能够监视主要设备的运行工况和工艺参数,提供实时数据传输、图形显示、控制设定调节、趋势显示、超限报警和制作报表等功能,对主要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9.4 信息化

9.4 信息化


9.4.1 信息化系统应根据生产管理、运营维护等要求确定,分为信息设施系统和生产管理信息平台。
9.4.2 排水工程应进行信息设施系统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固定电话系统和网络布线系统;
    2 宜结合智能化需求设置无线网络通信系统;
    3 可根据运行管理需求设置无线对讲系统、广播系统;
    4 地下式排水工程可设置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9.4.3 排水工程宜设置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并应具有移动终端访问功能。
9.4.4 信息化系统应采取工业控制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条文说明

9.4.1 信息设施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排水工程管理水平非常关键,是部署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和最终实现排水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是排水工程的信息化集成平台,将生产监控和运行管理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管理层和现场自动化控制层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指导生产运行调度、统计报表、设备管理、成本分析、计划管理和企业管理体系等目标,提升厂级生产管理效率和运营信息化管理水平。
9.4.3 建立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排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集中化、数字化、网络化。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具有移动终端应用系统(App软件),可设访问权限,授权移动终端进行排水工程地理信息查询、基础信息查询、实时数据监测查询、历史运行信息查询、实时告警信息查询、实时数据巡查查询、在线填报、填报审核、日报统计、日报查询和安全认证等移动办公的功能。
9.4.4 近年来,工业领域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因此信息化系统应考虑适当的软硬件防护措施。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要求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的有关规定执行。

9.5 智能化

9.5 智能化


9.5.1 智能化系统应根据工程规模、运营保护和管理要求等确定。
9.5.2 智能化系统宜分为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应用系统和智能化集成平台。
9.5.3 排水工程应设安全防范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视频监控系统,包含安防视频监控和生产管理视频监控;
    2 厂区周界、主要出入口应设入侵报警系统;
    3 重要区域宜设门禁系统;
    4 根据运行管理需要可设电子巡更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
    5 地下式排水工程应设火灾报警系统,并应根据消防控制要求设计消防联动控制。
9.5.4 排水工程应设智能化应用系统,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鼓风曝气宜设智能曝气控制系统;
    2 加药工艺宜设智能加药控制系统;
    3 地下式排水工程宜设智能照明系统;
    4 可根据运行管理需求设置智能检测、巡检设备。
9.5.5 排水工程宜设置智能化集成平台,对智能化各组成系统进行集成,并具有信息采集、数据通信、综合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展现等功能。

条文说明

9.5.3 本条是关于排水工程设置安全防范系统的规定。
    1 视频监控系统应采用数字式网络技术,视频图像信息应记录并保存30d以上。安防视频监视点应设在厂区周界、大门、主要通道处;生产管理视频监视点应设在主要工艺设施、主要工艺处理厂房、变配电间、控制室和值班间等区域,监视主要工艺、电气控制设施状况。
    2 入侵报警系统应采用电子围栏形式,大门采用红外对射形式。
    3 门禁系统主要设在封闭式(含地下式)工艺处理厂房、变配电间、控制室、值班室等人员进出门处,保障排水工程运行安全。设备进出门可不设门禁装置。
    4 大型污水厂、地下式污水厂和地下式泵站宜设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
    5 地下式排水工程应设火灾报警系统,有水消防系统时,应设计消防联动控制。
9.5.4 本条是关于排水工程设置智能化应用系统的规定。
    1 生物曝气池宜采用智能曝气控制系统,根据曝气池的实时运行参数和水质状况在线计算溶解氧的实际需求,按需分配各曝气控制区域的供气量,达到溶解氧控制稳定、生物池各反应段高效稳定运行,同时控制鼓风机运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 加药混凝沉淀等工艺处理过程宜采用基于水质和水量监测通过算法策略进行控制的智能化系统,降低药剂消耗。
    3 地下式污水厂、地下式泵站宜采用智能化照明系统,平时可维待在设备监控最低照度水平,当人员进入地下厂房进行巡检、维修等,可恢复正常照明,降低照明电耗。
    4 可根据运行管理需求,在排水工程运用智能化检测、巡检手段,减少人员劳动强度,保障人身安全。地下式污水厂生物反应池、采用加盖形式的地面生物反应池可根据需要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机器人设在生物反应池盖板下方,用于巡视污水厂生物反应池曝气状况,为曝气设备的维护提供依据。

9.6 智慧排水系统

9.6 智慧排水系统


9.6.1 智慧排水系统应和城镇排水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相匹配,并应建成从生产到运行管理和决策的完整系统。
9.6.2 智慧排水系统应能实现整个城镇或区域排水工程大数据管理、互联网应用、移动终端应用、地理信息查询、决策咨询、设备监控、应急预警和信息发布等功能。
9.6.3 智慧排水系统应设置智慧排水信息中心,建立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并应具有对接智慧水务的技术条件,并与其他管理部门信息互通。
9.6.4 智慧排水信息中心应设置显示系统,可展示整个城镇或区域排水系统的总体布局、主要节点的监测数据和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
9.6.5 智慧排水信息中心和下属排水工程之间的数据通信网络应安全可靠。

条文说明

9.6.1 城镇或区域排水系统由于排水工程区域分布不同、建设时间不一、管理模式不同和管理人员水平高低不同等情况,导致各排水工程之间存在信息传递脱节、技术资源难以共享和集中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城镇或区域排水系统、公司或集团型水务企业需要建设从生产、运行管理到决策的完整的智慧排水系统,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智慧排水系统可以通过智慧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基层生产单位的远程监控、技术指导、生产调度、数据挖掘和信息发布等,使城镇或区域排水系统、公司或集团型水务企业管理由分散转向集中、由粗放转向精细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9.6.3 智慧排水信息中心是城镇或区域排水系统、公司或集团公司级的全局性信息化集成平台,应能对城镇区域内排水管渠、排水泵站、污水厂等排水工程进行生产信息管理、经营管理决策。
    智慧排水系统是智慧水务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智慧排水系统应能兼容智慧水务信息构架体系,无缝接入智慧水务信息平台,与环保、气象、安全、水利等其他部门信息互通。
9.6.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排水系统展示方式可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AR(Augmented Reality)、MR(Mix Reality)等新技术手段。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