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浩,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终生教授、环境工程专业主任、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主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特区政府污水处理工程技术顾问,国际水协(IWA)污泥处理专家委员会课题组成员,国际水协水力学会(IAHR)下水道联合专家委员会理事,《Water Research》副主编,《IWA Journal:AQUA》亚太区编委,《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专辑主编,《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Supply》专辑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特邀主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学刊特邀编委。多年来出版学术专著/论文集12册,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包括SCI论文51篇(其中26篇发表在《Water Research》等环境学科一流刊物上),EI论文5篇,获美国、英国、新加坡发明专利共3项,获日本政府、三菱公司、香港研资局、香港渠务署等研究项目近40项。
陈光浩,本京都大学环境工程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创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香港科技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2015年国际水协会(IWA)杰出会士。
陈光浩教授长期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研究,多年来出版学术专著/论文集12册,在相关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包括SCI论文51篇(其中26篇发表在《Water Research》等环境学科一流刊物上),EI论文5篇,获美国、英国、新加坡发明专利共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创新技术委员会、香港研资局、日本政府、三菱公司等机构研究项目近40余项,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丰硕学术成果,在该领域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陈光浩教授提出的高盐城市污水处理的新工艺,简称“SANI技术”(杀泥技术),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大力推动的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取得了我国内地、古巴、泰国、阿联酋等地的支持,同时还获得了德国“国际海柏技术奖”、西班牙“世界智慧城市项目决赛奖”。
陈光浩,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讲席教授。担任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院副院长,香港科技大学水技术中心主任,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IHE Delft, formerly UNESCO IHE)全球卫生研究生院指导专家,国际水协战略局委员,《Water Research》主编。获选国际水协会士及杰出会士。主要奖项包括2012年度国际水协全球荣誉创新项目奖,2017年度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8年国际水协突破性研发成果奖铜奖和2018年香港绿色创新大奖金奖,2020年获邀领衔出版国际水协出版社的最畅销教科书《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Principles, Modelling and Design》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