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于2000年底组建成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10  来源: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  浏览次数:172
核心提示: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于2000年底组建成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拥有山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水污染控制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美环境与健康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居全球ESI前1%。目前,环境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于2000年底组建成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拥有山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水污染控制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美环境与健康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居全球ESI前1%。目前,环境学科已列入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重点学科规划,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化学与物质学科” 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研究员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5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项目计划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中国高被引学者4名,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专家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青年人才项目计划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山大特聘教授3名,山大杰出青年学者4名,山大齐鲁青年学者5名。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在内的科研课题500余项,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400余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被SCI、 EI收录8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目前,学院已经建立起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学院分析测试平台拥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顺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子间相互作用仪等高端仪器设备,能够完成对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重金属等的快速准确定性、定量工作,对先进材料进行结构解析,高通量筛选代谢物、蛋白质等大分子和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等,精准快速地认知和解析新型材料,从分子水平揭示微生物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机理。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紧密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要求,以“环境认知—专业实践—管理实习”为主线,依据环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规律,设有12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800余平方米,形成了一套有机的环境专业实验和实习教学体系。

学院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活动日趋活跃,先后与美国耶鲁大学、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美国Yeshiva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印第安纳大学、爱何华州立大学、斯蒂文斯理工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岐阜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工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等相关院系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院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2018年获山东大学第一届全民运动会排球比赛暨山东大学“山大杯”排球联赛总决赛冠军,2019、2020连续2年获得山东大学(青岛)研究生篮球赛冠军;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几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中屡获佳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2019年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在SCI、EI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多项授权专利;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了“初光“支教与环保宣讲团、"世界环境日"等精品项目。“初光”支教与环保宣讲团获评青岛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

学院紧紧围绕“双一流”目标,提高站位、凝聚共识,深刻理解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重大意义,以创新的学术理念,求真务实的行为准则,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强院兴校,在地方社会发展和国家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勇于担当,为实现 “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2021年5月26日更新)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Shandong University was founded at 2000 by merging the former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enter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Discipline of th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School offer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program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possesses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Ph.D and post-doctoral programs. The school possesses four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including 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Shandong Provincial, Shan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Center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America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 Health, Shandong Province.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logy major ranked top 1% in the ESI global ranking. At present, the environmental discipline has been listed in the "Discipline Summit Plan"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Plan”  

The faculty members are dedicated to their profession and renowned in China and worldwide, among which are 35professors and researchers, 25 associate professors, associate researchers and senior engineers. There is one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ne Academician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wo selectees of the National Talents Project Program, thre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of the Yangtze River Scholars, four winner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ne selectee of the “National Ten Thousand Talents Plan", three experts with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s of the State Council, four Chinese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one expert of Outstanding Overseas Teacher Program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wo winner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Excellent Young Scholars, three winners of the National Young Talents Program, six selectees supported by the Program of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wo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of Taishan Scholars, one Leading Talent of Taishan Industry, three Taishan Young Scholars, three young and middle-aged experts with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Shandong, four winners of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ne winner of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Science Fund for Excellent Young Scholars, three specially recruited professor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fou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five Qilu Young Scholar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Recently, the School has undertaken more than 500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including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s,, Ke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Shandong Provincial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s, and won the second prize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two Shandong Provincial Top T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wards, 31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awards such as the first priz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four provincial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s. More than 1,400 research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academic journals domestically and overseas, and one was selected as one of China's 100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apers in 2012. More than 800 paper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SCI and EI, and more than 10 monographs have been published.

At present, the School has established a high-level teaching and research platform. The analysis and testing platform has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Fourier transform (micro) infrared spectrometer, Raman spectromete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apparatus and other high-end instruments. These instruments enable rapid and accur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organic compounds, inorganic compounds, heavy metals, etc.,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metabolites, proteins and other macromolecules and compound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new materials, and elucid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abides by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king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 Professional Practice - Management Internship" as the core idea, and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environment programs, there are 12 professional laboratories with a total area of more than 1 800 square meters, forming a healthy teaching system combining lab experiments and internship in environment profession.

The School adheres to the comprehensive and op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trengthens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with well-know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domestic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cademic communications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activities oversea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ctive. The School has collaborated with prestigious college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Yale Universit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eshiva University Einstein School of Medicine, Indiana University, Iowa State University,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James Cook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okyo, Gifu University, Karlsru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Regina,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Royal Swedis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chool focuses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cultural and sports activities. In 2018, we won the Volleyball Championship in the first sports meeting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the "Cup of Shandong University" Volleyball League . In 2019 and 2020, we won the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Graduate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W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our students have repeatedly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Challenge Cup"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and won a number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awards. In 2019, students won the national second prize in "Challenge Cup" college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ave published a number of academic papers on SCI and EI, and obtained a number of authorized patents. We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We have created "Chuguang" volunteer teach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vocation group, "World Environment Day" Event and other high-quality projects. The “Chuguang” team was awarded as the "Excellent Service Team" for the Social Practice of "Volunteer activities in the countryside" for college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volunteers in summer vacation in Qingdao.

United towards the goal of "National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the School broadens it horizon, gathers consensus, deeply appreci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aliz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 "From Big To Strong", pursues excellence with innovative academic concept and honest , pragmatic code of conduct, seizes every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School and the University, and has the courag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 and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导师名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6月4日全天) 同期举办世环会-污泥处置主题展 2025年6月4-6日 (请提前扫描二维码免费报名,限200人;会议现场抽大奖——华为手机等)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直播时间:2025年4月11日(周五) 14:00—16:00 2025-04-11 14: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14期丨水中新污染物高级氧化降解机制探索 直播时间:2025年1月25日(周六)10:00-11:00 2025-01-25 10:00:00 开始 直播报告题目: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的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1、城市更新由来 2、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3、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3.1供水条例与排水条例要求 3.2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技术路径 3
直播:《新国标下饮用水典型嗅味物质管控:在线识别、逐级强化、精准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与品质》 臭和味,是饮用水水质中的敏感指标,常引发用户投诉。自新标准《GB5749-2022》实施以来,要求饮用水臭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