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王亚宜,女,工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11  来源:王亚宜,女,工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  浏览次数:181
核心提示:王亚宜,女,工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王亚宜,女,工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先后入选了“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上海市科委的“启明星科技新星(A类)人才计划(2009年)”和“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12年)”。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优青1项,面上3项)。在“Water Research”等水处理工程领域权威刊物上发表32篇SCI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ES&T和Water Research等期刊外审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上海市浙江青年人才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3] 
 
 
中文名
王亚宜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学历
工学博士
职    业
教师
专业方向
市政工程
学术代表作
2006 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 王亚宜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主要成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职    称
教授
教育经历 [1] 
1995.9-1999.7 浙江工业大学 给水排水专业 大学本科
1999.9-200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工程 工学硕士
2001.9-2004.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工程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4.7-2007.9 浙江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04.11-2006.12 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 博士后
2007.10-2008.10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的center for water science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9-至今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市政系 副教授,教授
学术兼职
国际水协会IWA会员,环境专业类刊物《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Hazardous Materials》、《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环境科学学报》和《环境科学》的同行评阅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人
主要研究方向:
水污染控制和微生物技术 [1] 
主要研究成果:
2006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2008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分别入选了“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上海市科委的“启明星科技新星(A类)人才计划(2009年)”和“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12年)”。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全国优博作者专项基金和上海启明星科技新星人才计划等省部级项目6项。分别在污水可持续氮磷脱除理论及工艺优化控制、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强温室气体N2O的释放特性、机理与控制等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在“Water Research”等水处理工程领域权威刊物上发表近32篇SCI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ES&T 和Water Research 等期刊外审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上海市浙江青年人才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3] 
2021年5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亚宜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氨氮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2020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5] 
 


姓名:王亚宜

性别: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yayi.wang@tongji.edu.cn; wyywater@126.com

 

王亚宜,浙江上虞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5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启明星项目(及跟踪)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等20余项。已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其中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环境及水处理工程领域权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和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污水生物处理理论、技术及工艺优化控制(尤其是污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等))、水环境系统新兴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迁移转化机制及控制创新技术、废水资源化及能源回收、废水和污泥处理过程温室气体释放机理与控制技术。

 教育经历

2001.09-2004.06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博士(导师:彭永臻院士)

1999.09-2001.06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硕士(导师:彭永臻院士)

1995.09-1999.09 浙江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1. 12-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07. 10-2011.1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7.10-2008.10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 University, Center for Water Science),访问学者(合作导师:Tom Stephenson教授)

2004.07-2007.09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

讲授课程

《水质工程学》(下)(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2012-);

《水质工程学》(下)研讨课(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2020-);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2008-2019);

《废水处理新技术》(博士研究生,2008-);

《水处理技术前沿》(硕士研究生,2011-)。

 

科研项目

在研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网区受污染地表/地下水环境一体化修复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2019YFD11005022019.11-2022.12课题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胁迫诱导厌氧氨氧化菌氧化应激基因表达及调控作用(51978485),2020.01-2023.12,主持

3.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子课题:城镇供水系统水源与处理工程设计关键技术评估与标准化研究(2017ZX07501001-072017.01-2020.06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不同形态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在MBR系统的消长特性、转化机制及削减效能(51778446),2018.01-2021.12,主持

已结题科研项目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污水自养脱氮调控技术原理(51522809),2016.01-2018.12,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胁迫环境下厌氧氨氧化的脱氮功效及关键酶功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制研究(51378370),2014.1-2017.12,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含盐废水脱氮过程氧化亚氮的产生机理(5117832),2012.01-2015.12,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污水反硝化除磷脱氮过程强温室气体N2O的生成特性及微生物学机理(51078283),2011.01-2013.12,主持

9.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我国典型污水处理厂脱氮工艺的N2O释放规律及微生物生态学变化(NCET-08-0404),2009.01-2012.12,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化生物除磷和反硝化除磷系统聚糖菌的产生机理及种群调控(50608064),2007.01-2009.12,主持

1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污水除磷脱氮工艺中PAOsGAOs的种群优化调控(200756),2008.1-2011.12,主持

 

获奖情况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0

青年长江学者(2016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

上海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2015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2014

上海市启明星跟踪科技新星(2012

上海市启明星科技新星(2009

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个人二等奖”和“最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奖”(200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十三完成人)(2008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Yuan Yan, Weigang Wang, Mike S. M. Jetten, Jianhua Guo, Jie Ma, Han Wang, Xiaohu Dai, Yayi Wang*. Transcriptomics Uncovers the Response of Anammox Bacteria to Dissolved Oxygen Inhibition and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Mechanism.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 54(22): 14674-14685.

2. Lingfeng Ni, Yijing Zhu, Jie Ma, Yayi Wang*. Novel strategy for membrane biofouling control in MBR with CdS/MIL-101 modified PVDF membrane by in situ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ater Research, 2021, 188: 116554.

3. Weigang Wang, Junjie Wang, Han Wang, Jie Ma, Min Wu, Yayi Wang*. Anammox Granule Enlargement by Heterogenous GranuleSelf-assembly. Water Research, 2020, 187: 116454.

4. Weigang Wang, Hongchao Xie, Han Wang, Hao Xue, Junjie Wang, Mingda Zhou, Xiaohu Dai, Yayi Wang*. Organic compounds evolution and sludge properties variation along partial nitritation and subsequent anammox processes treating reject water. Water Research, 2020, 184: 116197.

5. Weigang Wang, Yuan Yan, Yuhao Zhao, Qin Shi, Yayi Wang*.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tified EPS and their role in the initial adhesion of anammox consortia. Water Research, 2020, 169: 115223.

6. Yijing Zhu, Lijuan Cao, Yayi Wang*. Characteristics of a Self-forming Dynamic Membrane Coupled with a Bioreactor in Application of Anammox Process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53(22): 13158-13167.

7. Yijing Zhu, Yayi Wang*, Yuan Yan, and Hao Xue. Rapid and Sensitive Quantification of Anammox Bacteria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atalyzed Reporter Depositio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53 (12): 6895-6905.

8. Yayi Wang*, Hongchao Xie, Duanli Wang, Weigang Wang. Insight into the response of anammox granule rheological intensity and size evolution to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influent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Water Research, 2019, 162: 258-268.

9. Shuai Zhou, Yijing Zhu, Yuan Yan, Weigang Wang, Yayi Wang*. Deciphering extracellular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eARGs) in activated sludge by metagenome. Water Research, 2019, 161: 610-620.

10. Yuan Yan, Yayi Wang*, Weigang Wang, Shuai Zhou, Junjie Wang, Jianhua Guo. Comparison of short-term dosing ferrous ion and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for rapid recovery of anammox activity from dissolved oxygen inhibition. Water Research, 2019, 153: 284-294.

 

代表性授权专利

1. 美国专利:Carbon removal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device for leachate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and method thereof.

2. 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除碳脱氮处理装置及方法.

3. 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亚硝化工艺中生物膜快速增长的方法.

4. 明专利:一种循环式EGSB反应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法.

5. 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COD/N波动大的污水的全程自养脱氮方法.

6. 发明专利:一体式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7. 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

8. 发明专利:一种用零价纳米铁强化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

9. 发明专利:一种污水生物硝化处理过程N2O产量计量方法.

10. 发明专利:聚磷颗粒污泥优势菌种的快速筛选方法.

 

课题组接受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欢迎具有给排水、环境、生物和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学生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欢迎有共同志向和研究兴趣的博士后和科研人员加入课题组!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