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杨志峰 ,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8],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07  来源:杨志峰 ,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广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杨志峰 ,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8],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杨志峰院士(2015年当选)

杨志峰,1963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杨志峰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教;1995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1999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杨志峰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群体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杨志峰的研究方向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水质模拟方法,环境系统工程,固废处置与资源化。











杨志峰,1963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8],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杨志峰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 [2];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 [3];199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教;1995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1999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杨志峰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群体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4]
杨志峰的研究方向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水质模拟方法,环境系统工程,固废处置与资源化 [2]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共74个词条 4.6万阅读
陈坚
陈坚,1962年5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曾任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陈坚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后进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发酵工程硕士学位(1986年)、博士学位(1990年);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得教育部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出任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常委;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7年继续被任命为江南大学校长,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长期从事发酵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为: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2021年4月27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克复
陈克复,1942年10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制浆造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1961年陈克复进入复旦大学力学专业学习;1966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8年进入天津轻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并出任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筹建组副组长、副主任;1994年兼任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副院长;1996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6年被聘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陈克复长期从事制浆造纸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陈卫
陈卫,1966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食品微生物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7月,陈卫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4月,获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4月,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6月,担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2007年12月,担任江南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2010年12月,担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2017年4月,担任江南大学副校长;2020年5月,担任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长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陈文兴
陈文兴,1964年1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纤维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陈文兴于1980年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2008年至2012年担任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担任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2010年至2016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2016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5年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当选院士
共6个词条 3454阅读
贺克斌
环境工程专家
李家彪
海洋地质专家
吴清平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
杨志峰
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
中文名
杨志峰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河北省石家庄市
出生日期
1963年08月20日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环境水力学原理》《湿地生态需水机理及规律研究》
主要成就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录

  1. 1人物经历
  2. 2主要成就
  3. 科研成就
  1. 人才培养
  2. 荣誉表彰
  3. 3出版图书
  1. 4社会任职
  2. 5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杨志峰(2张)
 
1978年,杨志峰考入河北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1982年,本科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5]
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进入北京大学力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6]
199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1992年-1993年)、教授(1993年-)、博士生导师 [7]
1993年,在香港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1995年)。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8]
1995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1999年)。
1999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
2004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9]
2011年,以杨志峰为学术带头人的“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研究群体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在之后三年中,该群体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600万元的经费资助 [10]
2015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2018至今,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名誉院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28]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杨志峰(3张)
 
杨志峰主要从事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研究,在流域生态需水保障、湿地和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等工程技术方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为提高流域、湿地和城市环境生态保护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杨志峰以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面向中国重大工程、重点流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生态问题,在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流域生态需水保障和城市生态规划管理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1)开创性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需水阈值理论,提出了多尺度生态需水计算模型,开拓了生态需水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2)在再生供给、需水配置和生态调度三个层面系统开展了流域生态需水保障研究,推动了流域环境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发展;3)率先将生态需水理论引入城市水生态规划与管理,拓展了城市水生态评价与规划方法,研发了城市生态评价-模拟-规划-调控系列新技术 [12]
2006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和生态安全调控”,该项目建立一套集河流、湖沼、涌诘仁叵低秤谝惶宓氖匮Ю砺郏饩鲋泄匮芯棵媪俚囊幌盗谢】蒲侍猓行髑蛏缁峋梅⒄褂胧乇;ぶ涞拿� [13]
  •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1993年杨志峰开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后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青年)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截至2015年,杨志峰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 [14]
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人员或参考资料
2015年
流域水沙条件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夏星辉,杨志峰,沈珍瑶,郭学军,陈静生 [15] [29]
2014年
基于磁絮凝分离技术的超高速水质净化系统及规模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统,倪明亮,李志颖,杨志峰,侯军祥,董春宏,周勉,王守中,裴元生,肖茗心 [16] [30]
2012年
城市及区域生态过程模拟与安全调控技术体系创建和应用
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志峰,陈国谦,徐琳瑜,陈彬,张妍,姚新,陈素华,苏美蓉,赵彦伟,张力小 [17] [31]
2012年
景观河湖水质保障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18]
2011年
湿地生态需水整合模型,优化配置与生态调度技术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19]
2010年
高含沙河流中泥沙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2004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4年
 
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3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2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 论文著作&专利发明
截至2017年,杨志峰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20篇文章为美国权威科技媒体Vertical News正面报道,分别被认为从生态水利、环境生态模拟等前沿领域开展了极有意义的研究,对于该领域的知识更新、机理阐述及新视角的不断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 [1]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作者
出版社
1999
《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杨志峰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3.03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
杨志峰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3.05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
杨志峰等著
化Чひ党霭嫔�
2004.06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
杨志峰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4.07
《环境科学概论》
杨志峰,刘静玲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09
《生态城区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
杨志峰等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1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与评价》
杨志峰等著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03
《流域生态需水规律》
杨志峰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6.04
《环境水力学原理》
杨志峰主编;王烜等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5
《环境科学案例研究》
杨志峰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1
《城市生态规划学》
杨志峰,徐琳瑜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1
《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
杨志峰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1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
徐琳瑜,杨志峰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06
《湿地生态需水机理及规律研究》
杨志峰,崔保山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12.01
《湿地生态需水机理、模型与配置》
杨志峰,崔保山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13.06
《城市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
杨志峰,徐琳瑜,毛建素
科学出版社
2014.0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案例》
苏美蓉,杨志峰著
科学出版社
2015.06
《水代谢、水再生与水环境承载力第2版》
曾维华,吴波,杨志峰,刘静玲著
科学出版社
2015.10
《流域生态风险模拟及安全调控》
杨志峰著
科学出版社
2016.01
《水坝工程生态风险模拟及安全调控》
杨志峰,董世魁,易雨君著
科学出版社
2017.0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案例》
苏美容,杨志峰
科学出版社
 

人才培养

截止到2012年,杨志峰已经培养出博士生80多名、硕士生40多名,博士后10名,2002年杨志峰获得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20]。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杨志峰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21]
时间
题目
作者
类型
1998
城市人口·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海热提·涂尔逊
博士
2000
输移扩散问题的实用高精度有限差分方法
王烜
博士
2000
国际河流共享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何大明
博士
2001
中国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信息系统
程红光
博士
2001
良性发展论
陈飞星
博士
2001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傅春
博士
2002
北方地区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刘静玲
博士
2002
黄淮海地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崔保山
博士
2003
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李春晖
博士
2003
城市土地生态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姚艳敏
博士
2003
跨界水资源冲突断面控制方法及应用
曾勇
博士
2003
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
张远
博士
2003
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
徐琳瑜
博士
2003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与水资源量
曹瑜
博士
2003
官厅水库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张文国
博士
2003
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及相关问题研究
冯彦
博士
2003
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式模拟研究
郝芳华
博士
2003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方法
杨晓华
博士
2003
黄河河源区径流对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李道峰
博士
2003
大型水库工程生态影响后评价
郭乔羽
博士
2003
黄河流域径流模拟与水资源交换传输特征
刘绿柳
博士
2004
中国乡镇企业环境行为研究
周国梅
博士
2004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修复研究
赵彦伟
博士
2004
曲线坐标系下水流和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湍流模型
吴修广
博士
2004
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隋欣
博士
2004
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孙涛
博士
2004
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崔拓
博士
2004
基于RS-GIS的生态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陆关祥
博士
2005
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研究
魏国
博士
2005
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可再生性评价
李春晖
博士
2005
高浓度、难降解烟草薄片废水处理机理及工程技术研究
刘建斌
博士
2005
基于承载能力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博士后研究报告
王顺久
博士
2005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张妍
博士
200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
尹民
博士
2005
基于生态规划的城市生态调控研究
胡廷兰
博士
2006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
闫怡新
博士
2006
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生态用水研究
贺涛
博士
2006
澜沧江流域水电大坝生态效应链研究
姚维科
博士
2006
大清河流域生态需水规律研究
姜杰
博士
2006
纵向岭谷区道路工程胁迫下生态系统变化及其适宜性研究
朱建军
博士
2006
面向生态城市的海洋生态建设规划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崔胜辉
博士
2006
城市生态产业规划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毛建素
博士
2006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苏杨
博士
2006
长江上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刘瑞民
博士
2006
黄河水体悬浮颗粒物对含氮污染物迁移转化作用的影响
张学青
博士
2006
黄河三角洲湿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罗雪梅
博士
2006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能源结构分析与优化调控
赵伟
博士
2006
纵向岭谷区大通道建设的生态效应研究
刘杰
博士
2006
流域陆面水文过程模拟及其与GIS集成研究
姚长青
博士
2007
中国-欧盟环境标准比较研究
胡必彬
博士
2007
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丁晓雯
博士
2007
桂林桃花江旅游度假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技术应用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左华
博士
2007
中国城市群典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对比研究
张力小
博士
2007
长江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多环芳烃的释放行为
冯精兰
博士
2007
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处理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刘建斌
博士
2007
基于多AGENT技术的水资源智能配置研究
陈贺
博士
2007
松辽流域典型河流石油烃污染特征和来源研究
郭伟
博士
2007
广州南沙开发区水系统综合规划研究
陈思宁
博士
2007
黄河流域典型农灌区非点源氮污染研究
岳勇
博士
2007
长江水系武汉段典型有毒物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唐阵武
博士
2008
纵向岭谷区公路网与湿地生态系统变化研究
衷平
博士
2008
湖泊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机理:光谱实验研究
吴传庆
博士
2008
城市自然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厦门为例
赵清
博士
2008
重金属离子在矿物、沉积物及天然高分子基吸附材料界面的
郝红英
博士
2008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及其集对分析
苏美蓉
博士
2008
纵向岭谷区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魏国良
博士
2008
大辽河水系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范英宏
博士
2008
三峡库区泥沙对水体磷影响的模拟研究
禹雪中
博士
2008
长江武汉段水沙作用下污染物多相输移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齐珺
博士
2009
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尺度生态热力学系统演化分析(博士后研究报告)
姜昧茗
博士
2009
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对土壤水盐条件和地下水位的生理响应研究
谢涛
博士
2009
城市水生态安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孟庆斌
博士
2010
不同密度湿地芦苇群落蒸散发耗水规律研究
王强
博士
2010
考虑浮游植物特征色素的河口生态需水模型研究
赵芮
博士
2010
河流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迁移机理研究
王丽莉
博士
2010
白洋淀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机制研究
董黎明
博士
2010
基于生态热力学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
刘耕源
博士
2010
自然保护区生物保护网络构建方法研究
高山
博士
2010
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绿地优化模式的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刘娇妹
博士
2011
海洋生态监测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齐平
博士
2011
河湖生态流量的水库调控模式(中文版)
尹心安
博士
2011
白洋淀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研究
徐菲
博士
2011
湿地系统生态网络分析及其生态需水配置研究
毛旭锋
博士
2011
水分胁近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秦燕
博士
2011
白洋淀府河水-陆界面生物脱氮机理研究
王珺
博士
2011
生态需水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
马乐宽
博士
2011
城市代谢系统分析及其生态层阶研究
李盛盛
博士
2012
白洋淀湿地芦苇对营养盐的去除及水质改善机理
赵颖
博士
2012
黄河水文情势演变趋势及其对三角洲植被格局的影响
闫琰
博士
——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张贵祥
博士
——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李巍
博士
 

荣誉表彰

时间
奖项名称
参考资料
2018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资源环保技术奖”。
[22]
201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4]
2004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金牛奖
 
2004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1年
全国先进环保科技工作者
[23]
1999年
全国先进环保科技工作者
 
1999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一等奖
 
1997年
周培源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1996年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环境水力学原理
    作者名称 杨志峰
    作品时间2006-4
    环境水力学主要研究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扩散、输移、混合规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环境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全书共分十章:绪论,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分子扩散,紊动扩散,流动离散,射流、羽流及浮射流,河流的水质模拟,湖泊、水库的水质模拟,地下水的水质模拟及生态水力学基础。为便于...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三峡办水污染控制项目特邀专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世界银行项目专家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地学部副主任
 
 
民盟中央科技委委员
 
2000年
中国环境学会常务理事
 
2002年
环境咨询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
 
 
国际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海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
 
 
民盟中央委员会生态环境专委会主任
 
 
国际环境生态学会主席
 
 
国际能值学会中国分会主席
 
 
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会长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4]
2016年03月14日-
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
[25]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6] [32]
2023年5月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会士
[33]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杨志峰在流域生态需水保障、湿地和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等工程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为提高流域、湿地和城市环境生态保护技术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27](北京师范大学评)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册(1张)
 
概述图册(1张)
 
杨志峰(2张)
 
杨志峰(3张)
 
 
参考资料
  • 1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杨志峰 .中国工程院 [引用日期2018-02-2]
  • 2
    我校毕业生杨志峰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北农业大学.2015-12-07 [引用日期2018-03-4]
  • 3
    "咨询委科技委" 专栏 > 咨询委委员简介 > 委员 杨志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引用日期2018-03-4]
  • 4
    中国工程院2015年增选名单 .国际在线 [引用日期2015-12-7]
  • 5
    杰出校友> 杨志峰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 [引用日期2018-03-4]
  • 6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北京大学.2015-12-31 [引用日期2018-03-4]
  • 7
    学校致信祝贺王复明、杨志峰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总会.2015-12-08 [引用日期2018-03-4]
  • 8
    盟员刘中民、李根生、杨志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民主同盟 [引用日期2018-03-5]
  • 9
    杰出青年专栏首页 > 杰出青年名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引用日期2018-03-3]
  • 10
    杨志峰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1/4 [引用日期2018-03-4]
展开全部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 张学青,夏星辉,杨志峰.  黄河水体氨氮超标原因探讨.CNKI;WanFang2007
  • 王文燕,全向春,何孟常等.  Fe(Ⅲ)微生物还原机理及其研究进展.CNKI;WanFang2006
  • 余晖,张学青,张曦,夏星辉等.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CNKI;WanFang2004
  • 沈珍瑶,杨志峰,李国鼎等.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场近场剂量场-温度场-水势场-应力场的耦合计算.CNKI2000
  • 白军红,欧阳华,杨志锋等.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5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