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且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水沙矛盾更加突出。西线工程计划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有助于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满足其向全国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供水,以及向流域外调水和把泥沙带入大海的需求。
-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线工程的兴建将会是实现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将有助于推动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南北、东西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拉动经济增长:西线工程是中国有待实施的受益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历史性工程,既能大幅消化钢铁、水泥过剩产能,又能增加数亿亩耕地,还能使中国西北、西南发生巨变。这将有助于拉动中国经济巨轮,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西线工程也存在一些顾虑和挑战:
- 工程规模庞大、投资量大:西线工程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区,海拔在2500米到3000米,施工难度极大。根据最新的评估,工程耗资可能高达4800多亿,相当于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的总和。
- 调水量不足:规划的西线调水基本都在几条西南大河的源头取水,海拔非常高(取水点的玉树海拔在3300米以上),自然年径流量不足。根据规划,几条河流的总取水量有170亿立方米,但实际上很难调取这么多。
- 投资时间长:要建设完成西线调水工程,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工。
至于西线工程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工程规模庞大、技术难度高:西线工程需要穿越高山峡谷等复杂地形,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 投资巨大、资金筹措困难:西线工程耗资巨大,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然而,资金筹措困难是制约工程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生态环境影响:西线工程在调水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
总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顾虑。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西线工程2020年的规划方案比选论证报告已报送国家发改委。工程进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对国家发展又有何重大意义?
本文源自《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极大均衡我国战略发展空间》,首刊于《瞭望》2021年第13期。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作者 | 许安强 李亚飞。受访 | 王光谦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查阅原文可跳转链接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作为规划调研参与者,介绍了西线工程规划方案。
本文是对主要观点进行转述。文章末尾进行个人想法论述。
西线工程计划从长江上游调240亿立方米的水到黄河上游。水利部门已经通过长期研究和勘察,形成了两条线路的设想。其中“下线”是从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调水到黄河支流洮河,调水大约160亿方;“上线”是从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调水到贾曲河口入黄河,调水约80亿方。两条线路主要是以引水洞涵为主,都能形成自流到黄河上游。
对如何更好地实施西线工程进行论证,并对论证成熟的领域做出相应规划。他认为,“十四五”前期可以进行论证,中后期可以立项,末期可以开工,15年内可以完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如何看待西线工程的必要性?
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这个工程是为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存在,黄河需要向全国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供水,还要向流域外调水,以及把大量的泥沙带入大海。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
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文泥沙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沙矛盾更加突出。以潼关站为例,水利数据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减少了44%和85%。黄河的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已经由580亿方减少到535亿方。预计到2050年,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将短缺130亿方左右。
要实现黄河从一般意义上的不断流,向功能性不断流的转变,现在的形势还是很严峻。
黄河流域应该以节约用水为先,推进水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但是近期可以通过节约用水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远期只能通过开发新的水源,跨区域调水工程,来解决连续干旱年份的缺水问题,彻底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首先,黄河可以养育沿黄地区的人民,但是干旱年份河道断流就会没有水可用,历史上曾经引发过社会动荡。1972年到2000年间,黄河有四年三次断流。特别是1997年,黄河226天没有水流入大海。
其次,“悬河”的治理需要从外面调水,通过增加黄河的水量,采用疏浚的方式,人工干预,确保黄河的安全。
再者,调水是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水来发电,实现与风电、太阳能之间的储存和转换,相互补充,还可以实现碳中和,这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400亿方水带来大变局
西线工程能给黄河流域带来多少水资源?
王光谦:据我们测算,每年可以给黄河流域增加近4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来源。
首先,西线调水大约240亿立方米。根据水利部门的资料,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的年平均径流量是158亿立方米,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是218亿立方米,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是260亿立方米,总计是636亿立方米。如果我们只取不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安全线”的水,就能形成大约240亿立方米的调水量。
免费关注有趣科技创新
请点击卡片
2017年10月24日,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心墙填筑现场。这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雅砻江和鲜水河的汇合口下游约2公里处,海拔近3000米。|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中,“上线”已经经过了70多年的论证,工程方案相对成熟,已经具备了开工建设的基础。“下线”的调水坝址控制的流域面积大、水量充沛、可调水量大、全程自流;水源地水库利用的是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淹没区移民和宗教设施的处理等难题已经基本解决,调水对生态的影响比较小;取水的水库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和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已经在建设中。
其次,在黄河中上游建立水库可以“蓄水”大约80亿立方米左右。已经规划了好几年的黑山峡、碛口、古贤等三个水利枢纽工程,如果西线工程完成,就可以对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进行重大调节。根据水利部门的资料,近年来黄河入海的水量大概是300亿立方米左右,远大于100亿立方米的“生态安全流量”,这真的很可惜。虽然黄河流域的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但通过水库的调节,每年“工程性”增加8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资源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通过大约240亿立方米的“增量水”,黄河本身的“内循环”也可以增加大约80亿立方米。水资源从外区域调入并用于农业、生态、生活等之后,真正被“消耗”的水量其实很少,大部分都被土壤、植被系统蒸发蒸腾形成水汽,水汽增加会增加区域性降水(类似于小气候改善),从而形成新的水资源;还有一部分会补充到地下水,地下水系统达到平衡后最终会补充到黄河。
在这个新的区域水循环系统之下,具体能增加多少水资源,虽然现在还很难下结论,但我认为80亿立方米是个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我们把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内循环增加的水资源将远高于80亿立方米。
调来的水如何利用?
王光谦建议增加的水资源应优先考虑黄河中上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有优越的农业条件和改善生态的强烈需求。利用水资源后,其蒸发蒸腾出的水汽可在其周边及下游形成多次降水,补充黄河中水资源,提高实际利用效率。
建议将200亿方水资源用于黄河中上游沙化旱化土地的改造和生态改善,100亿方用于缓解山西、北京、河北等地的水资源不足,其余不足100亿方用于西北城市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用水。
黄河中上游周边的沙化土地地势平坦,沙化程度固定或半固定,可以进行水浇地改造。如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通过建设规模化设施农业,每亩年需水100~200方,200亿方水足够改造1亿亩沙地旱地为优质农田。
改造沙地旱地不仅必要,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如在这些土地上建设规模化设施农业,沙地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可达到上乘,利润可保证。山西、北京、河北等地有成片分布的沙地旱地,投资不到一万元即可建立节水灌溉系统,每亩农田的产量均有倍增潜力,并可以吸引农牧民向城市及周边聚集。
建议采取“嵌入式”方式利用沙地旱地,根据小气候改善原理,在改善生态的基础上增加草地。同时,应动态性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防止土地盐渍化,克服水资源年际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西线调水工程还存在什么问题?
工程难度大:西线调水工程技术上可行,但是难度不小。
生态环境影响:西线调水工程在调水区可能会造成水源地水库蓄水的淹没问题,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有限。
投资大、效益低:调水工程的效益评价存在争议。西线工程调水占调出区年径流量的40%,在国际公认的生态警戒限内。黄河水资源是免费或廉价使用的,工程投资无法收回。调入黄河流域的水量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还可以灌溉沙地旱地,增加高质量的农地。水利部门预计西线调水工程的静态投资大约是1.1万亿元,黑山峡、碛口、古贤三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投资大约是2000亿元,灌溉渠网建设投资大约是7000亿元,黄土高原水保工程投入大约是1000亿元。
社会问题:黑山峡水库建设需要迁移大约10万甘肃省人口,淹没数十万亩农田,引起了甘肃各界的反对。
点击上面视频号, 在评论区留言
让网友看到您宝贵意见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国科技学苑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 王光谦: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极大均衡我国战略发展空间
西线工程已报送国家发改委!但进展缓慢,是何顾虑?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国科技学苑 ,作者思想树智慧
WATER8848前言:这起案件涉及了多个复杂的方面,包括官员贪腐、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合同争议以及民营企业的维权等。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 官员贪腐的严重性:
- 案件中杨波和李燕的贪腐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这再次凸显了官员贪腐问题的严重性。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 贪腐行为往往与权力滥用和制度漏洞有关。因此,需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打击贪腐行为。
-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挑战:
-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提高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需要明确和规范,以防止出现纠纷和争议。
- 在本案中,升禾环保与南明区政府之间的合同争议就暴露出了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政府需要更加审慎地选择合作伙伴,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 合同争议的解决:
- 本案中,升禾环保与南明区政府之间的合同争议涉及到了环卫服务费的支付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例,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 双方应该尊重合同条款和法律规定,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政府也应该尊重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 民营企业的维权:
- 升禾环保作为一家民营环卫上市公司,在面对政府部门的违约行为时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体现了民营企业对法治环境的信任和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
- 在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政府应该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法律保护,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反思与启示:
- 本案中涉及的贪腐和合同争议问题,不仅是对相关人员的警示,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我们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监督,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和监管机制,确保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
(1环卫站长+1副科长)贪腐金额≈一民营上市环卫公司一年的净利润
编辑:zbl
发布:zbl
WATER8848前言: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4年5月7日至9日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市),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重要行动的开始。目前,各督察组已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这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下沉工作阶段,各督察组深入基层、一线和现场,对各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细致督察。他们查实了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例如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以及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情况。这些发现对于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更加严格、认真地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各督察组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及时转办督办相关案件,加强抽查核实,开展实地回访,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措施,督察组不仅推动了具体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有关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积极推进边督边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确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在督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整改不到位甚至污染反弹的问题得到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
截至5月20日晚20:00,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2444件,受理有效举报10683件。经过梳理合并重复举报后,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7562件。被督察地方已办结或阶段办结1522件,其中立案处罚244家,立案侦查13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96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5人。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督察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也表明了中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坚定决心和高度重视。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4年5月7日至9日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截至目前,各督察组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
在下沉工作阶段,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督察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各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目前已公开曝光7个典型案例。
各督察组统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转办督办,加强抽查核实,开展实地回访并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督促被督察地方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以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以整改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关省(市)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积极推进边督边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大力推动督察整改工作。经过督察双方共同努力,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整改不到位甚至污染反弹的问题得到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
截至5月20日晚20:00,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2444件,受理有效举报10683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7562件;被督察地方已办结或阶段办结1522件,其中立案处罚244家;立案侦查13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96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5人。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和“水十条”等政策的推动,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关注度和投入不断增加,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高污泥处理处置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人员,共同探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应用和市场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条件。论坛的举办也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及周边地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区域环保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荷瑞展览有限公司
三、会议时间与污泥产品展示地点
会议名称: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
会议时间: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会议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6.1号馆会议室B
污泥处置馆展示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6.1号馆(展示时间6月3-5日三天)
会议报到:2024年6月3日6.1号馆,展馆8号门门口(9点半-11点之前报到,提供餐券,礼品等)
展示范围:污泥处置技术及相关产品
会议规模:150-200人
四、展馆交通
自驾:自驾至涞港路111号,由展馆18号门驶入。在南广场停车后,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出租车:推荐在涞港路111号下客,由展馆18号门步行进入南广场。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地铁: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5、6号口出站,乘坐短驳电瓶车,至7、8号馆尾端。在馆间通道口进行登录。
详细内容可登陆官网: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关注展会官方微信号:上海国际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录厅污泥会议室及污泥展示区进馆示意图
污泥会议室靠近6.1号馆8号门门口走到底(6.1号馆会议室B)
二维码扫码报名
六、会议议题
五、会议议题
主持人发言13:00-13:10 |
中国给水排水 |
|
王领全 副主编 |
报告题目一13:10-13:30 |
污泥厌氧消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污泥处理处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报告人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国际水协会(IWA)Fellow 戴晓虎 |
报告题目二13:35-13:55 |
污泥焚烧建设运行实践与未来技术思考(水务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探讨) |
报告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王丽花 副总经理 |
报告题目三14:00-14:20 |
污泥处理工艺实践与工程创新 |
报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胡维杰 三院总工 |
报告题目四14:25-14:45 |
热泵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产品介绍 |
报告人 |
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黄志洋 总经理 |
报告题目五14:50-15:10 |
威立雅“GreenUp” 新战略计划与未来的可持续的市政污泥解决方案 |
报告人 |
威立雅水务技术 陈晓华 亚太区市政工程 设计总监/博士 |
报告题目六15:15-15:35 |
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新) |
报告人 |
无锡买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西安交大杨鸿辉教授 |
报告题目七15:40-16:00 |
污泥高效低成本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
报告人 |
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黄瑾 副总工 |
报告题目八16:05-16:25 |
污泥资源化处置与长江沿线裸露矿山修复的生态统筹探索 |
报告人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滨 教授、博导 |
报告题目九16:30-16:50 |
城镇多源污泥泥质特性与处理处置实践 |
报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谭学军 博士,总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
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主办的主要会议
00、会议名称: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
会议时间: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会议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6.1号馆会议室B(6.1H900)
污泥处置馆展示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6.1号馆(展示时间6月3-5日三天)
会议报到:2024年6月3日6.1号馆,展馆8号门门口(9点半-11点之前报到,提供餐券,礼品等)主办、协办、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会议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1、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第十五届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同期举办:固废、工业污泥处理处置大会(城市+工业污泥协同处置)
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水务环境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
时间:9月中下旬
地点: 广州
主办、协办、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会议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2、《中国给水排水》第十一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智慧水务)交流会
会议时间:2024年6月13日—15日(13日报到,14日—15日上午会场交流,15日下午参观)
会议地点:温州阿外楼酒店
负责人:任莹莹 15122360102
3、《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第21届年会
时间:10月
地点:陕西西安
负责人:丁彩娟 13502042821
4、2025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
同期举办: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大会
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大会/园区污水大会
时间:2025年 会议地址:待定
主办、协办、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会议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已经成功召开:5、1、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
同期举办: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大会
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大会/园区污水大会
时间:2024年 3月25日—28日 会议地址:合肥白金汉爵大酒店
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已经成功召开:6、《中国给水排水》第三届智慧建造×智慧水务 融合创新技术论坛
时间:3月29日—31日
地点:武汉 负责人:衣春敏 13920341911
已成功召开:7、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水环境综合治理研讨会(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
时间: 5月9日—11日 地点: 成都 大鼎世纪大酒店
负责人:刘贵春 137 5214 4199
已成功召开:8、 国际水协(IWA)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国际水协(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IWA)是全球重要的水行业专业协会,成员包括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工程和咨询公司、公用事业单位的全球专家。IWA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Sludge Management系列国际会议至今已举办17届,2024年在中国举办系列会议的第18届国际会议(2024.5.17-20 北京)。)
会议赞助、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参会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企业赞助方案
1、联合主办单位(赞助费20万元)
2、协办单位 (赞助费6万元)
3、大会上发言(报告15分钟+5分钟问答)/ 文章发表2-3篇/2个代表,发资料,现场易拉宝1,论文集前彩插广告1P等共计3万元。
4、会场外集中展示区展示桌(3万元每个,含2人参会费)。
5、其他赞助方式(如礼品、晚宴、抽奖奖品等),按实际发生金额支付。
6、会议论文集广告:前彩色插页:8000元/页。
7、政府部门、水务集团、设计院(集团)本单位团体 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每人,超过30人的会议代表超过部分免费(同一单位,只收前30人会议费),但须提前回执到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审核通过。
8、大会资料袋(高质量帆布袋)上加上赞助单位公司名称赞助费+6万元。大会资料袋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统一印制,资料袋印制数为2000-3000个。
有意协办或在会上进行交流、宣传的水务、工程公司、设备厂家等可与编辑部联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领全)。
中国给水排水2024-2025年大会技术报告申请
欢迎来自各部委行业管理单位、大高校、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工程总承包(EPC)公司、水务集团、水务(排水)管理、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业(园区)污泥处理处置、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污水处理厂、水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工业企业的水处理技术/管理专家等申请发言,作与会议主题相关的优秀报告。(王领全 13752275003 主办、协办、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