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 王光谦: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极大均衡我国战略发展空间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缺水问题的最后手段,是实现“空间均衡”的根本措施。外流域调水,是解决黄河流域缺水问题的根本之策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每年可为黄河流域增加近400亿立方米水,用于黄河中上游周边大片沙化旱化土地的改造和生态改善;解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长远发展中的水资源不足之困;满足西北(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城市人口所需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是世纪工程、民心工程。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南水北调工程对促进南北方地区均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自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宏伟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四横三纵”国家骨干水网格局初具规模。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已完成两线两期,备受关注的西线工程目前进展如何?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2020年末,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报告已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近日,作为规划调研参与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向记者介绍了西线工程规划相关情况,“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调集约240亿立方米水到黄河上游。水利部门通过长期研究和勘察,已形成‘上线’和‘下线’两条线路设想。‘下线’从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调水入黄河支流洮河,调水约160亿立方米;‘上线’从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调水至贾曲河口入黄,调水约80亿立方米。两条线路以引水洞涵为主,均可形成自流到黄河上游。”
近年来,民盟中央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调研题目,并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作为调研组主要成员之一,王光谦介绍,西线工程主体部分需要1.1万亿元左右(以15年计),这是启动西线工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可通过跨省市农田占补平衡交易来解决。
民盟中央建议:“当前可成立由管理专家和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论证组和专项论证组,就如何更好地实施西线工程展开论证,并对论证成熟的领域做出相应规划。力争‘十四五’前期可论证,中后期立项,末期开工,15年内完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根治黄河水资源短缺
《瞭望》:西线工程耗资巨大,对工程的可行性目前仍有争论,如何看待西线工程的必要性?
王光谦: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是真正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生命工程。
黄河以占全国2%的年径流量,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向流域外调水,以及一般河流所没有的携带大量泥沙入海的任务。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
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强度双重影响,黄河流域水文泥沙情势变化巨大,水沙矛盾严峻。以潼关站为例,水利部数据显示,目前该站与1960年相比,径流量减少了44%,输沙量减少了85%。据黄委会估计,2050年黄河流域在节水充分挖潜的情况下,在正常年景,水资源缺口仍将在130亿立方米左右。
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水文情势变化、未来仍有极大不确定性背景下,实现黄河从一般意义上的不断流,向功能性不断流转变,形势依然严峻。
长远看,黄河流域只能通过开源,跨区域人工调水,才能解决连续干旱年份的缺水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首先,虽然正常年份,黄河能够养育黄河儿女,但一旦遭遇干旱年份,河道断流,沿黄人民将无水可用。历史上,黄河百年尺度一般遭遇两个以上的连续干旱时段。1972年到2000年间,黄河四年三断流。特别是1997年,黄河226天无流入海。两院院士张光斗先生带领163位院士向中央上书,呼吁拯救黄河。
其次,从“悬河”治理考虑,需要外调水。未来通过增加黄河水量,采用疏浚方式,人工干预,使“悬河”不再抬升,变成相对“地下河”,确保黄河安澜。
再者,调水是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山西被确定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青海省获批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通过调水发电,不但可以实现与风电、太阳能之间的储存和转换,错峰调剂,互为补充,还可以把煤炭开采减下来,实现碳中和,这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大焦点问题引发争论
《瞭望》:西线工程当前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王光谦: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当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四大问题。
一是工程难度大,技术上是否可行?尤其西线工程90%以上为引水洞涵。
目前来看,从技术难度上可以类比世纪性战略工程川藏铁路。两者都途经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川藏铁路90%以上线路是隧洞桥梁。川藏铁路已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先期开工的是“两隧一桥”,即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号隧道、大渡河桥,隧道工程已全部转入洞内施工。由此来看,同等难度的西线调水工程技术上也应可行。
二是工程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西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并未达到构成破坏的程度。
分区域来看,在调水区,西线工程调水规模占调出区年径流量的40%,但是调水后流量仍高于长江河道生态警戒水量,在国际公认生态警戒线内;同时,调水区多为山区,植被主要由天然降水维护,同已经形成径流的水体关系甚微。
水源地水库蓄水会带来一定的淹没问题,工程沿线均为地下管道,影响有限;受水区一般为生态正效应。
三是工程是否存在耗资巨大而效益不高问题?
据相关部门预估,西线工程主体部分估计需要1.1万亿元(以15年计)。配套工程方面,黑山峡、碛口、古贤三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2000亿元左右(包括移民);灌溉渠网建设估计在7000亿元左右;黄土高原的水保工程如要做到位,约需要投入1000亿元。沙化地改造成设施农田,根据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等地的经验,每亩资金不到一万元,如建成一亿亩农田,需投入一万亿元资金;这部分投入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政府从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的角度,可安排1000亿元作为贷款补贴。
上述投资可通过土地占补平衡来解决。黄河中上游周边有大片沙漠和沙地,仅毛乌素沙地就占地6000万亩左右,有水就容易改造成为农田。新造农田一亿亩,拿出1000万亩左右进行跨省市农田占补平衡交易,成立“西部发展基金”,每年交易70万亩用地指标(以15年计)。以当前市价计,可筹集资金2.5万亿~3万亿元,完全可覆盖工程所需资金。
有人质疑改造沙地旱地是否有必要。在唐代之前,毛乌素沙地等地还是水草丰美的草原。调水将带来黄河流域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惠及子孙后代。
四是如何保障好移民的权益?
库区移民主要在黑山峡水库淹没区,甘肃约有十万人口需要迁移,数十万亩农田被淹没。但黑山峡水库建设对腾格里沙漠南部、毛乌素沙地引水,对宁夏灌区改提灌为自流均意义重大。
建议国家对兰州城市发展作出更高定位,并通过西线工程首先满足兰州新区建设和发展用水需求,把淹没区人口就近转移到兰州新区,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人口迁移具有吸引力。另外,调水区新建水库,约有两万农牧民需要安置,要保障好这部分移民的利益。
400亿立方米水带来大变局
《瞭望》:西线工程能为黄河流域带来多少水资源?
王光谦:经测算,每年可为黄河流域增加近400亿立方米水,新增水资源来源有三。
一是西线调水约240亿立方米。据相关部门数据,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8亿立方米,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为218亿立方米,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为260亿立方米,总计636亿立方米。以不超过国际公认的40%“安全线”取水,可形成约240亿立方米的调水量。
其中,“上线”已论证70多年,工程方案较成熟,具备开工建设基础。“下线”调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大、水量充沛、可调水量大、全程自流;水源地水库利用在建大型水电站,淹没区移民和宗教设施处理等难题已基本解决,调水对生态影响较小;取水水库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和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已在建设中。
二是黄河中上游建水库“蓄水”80亿立方米左右。黑山峡、碛口、古贤等三个水利枢纽工程已规划多年,如西线工程完成,可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做出重大调节。据相关部门资料,近年来黄河入海水量在300亿立方米左右,远大于100亿立方米的“生态安全流量”,殊为可惜。虽然黄河流域降水年际变率大,但通过水库调节,每年“工程性”增加8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资源应该可以实现。
三是通过约240亿立方米“增量水”,黄河本身的“内循环”保守估计可以增加约80亿立方米水。
《瞭望》:西线工程实现调水后,将带来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哪些变化?
王光谦:近400亿立方米水中,约100亿立方米用于解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长远发展的水资源不足之困;约100亿立方米用于西北(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更值得期待的是,可以将约200亿立方米水用于黄河中上游周边大片沙化旱化土地的改造和生态改善。
黄河中上游周边的大片沙漠和沙地以固定半固定为主,地势平坦,还有大量干旱荒地。其中,毛乌素沙地占地6000万亩左右;库布其沙漠占地2000万亩左右;乌兰布和沙漠占地1500万亩左右;腾格里沙漠南部以半固定沙丘为主的沙地有3000万亩左右;甘肃兰州、白银地区和宁夏中卫、中宁等地区有未利用干旱荒地1500万亩左右;甘肃河西地区如通过1400m高程自流引水,有约1.4亿亩土地可以改造;晋西北有约2000万亩低水平利用旱地,也可改造。
据亿利集团治理库布齐沙漠等地经验,如果在这些土地上建设规模化设施农业,按每亩年需水100~200立方米计算,200亿立方米水足以将一亿亩沙地旱地改造为优质农田。
上述沙地,每亩投入不到一万元,即可在平整后建立节水灌溉系统;由于沙地本身的光热条件和无污染,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可达到上乘;通过农场化规模经营,利润是有保障的。如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种植的高质量土豆每亩产量在7000斤左右,西红柿每亩产量达15吨。
上述旱地,目前大多“靠天吃饭”,在晋西北、内蒙古、河北均有成片分布。沿桑干河河谷等路线调水,这些农田的亩产均有倍增的潜力。改造为稳产高产水浇地,技术不成问题,投资也不大。
即便以“嵌入式”方式利用这些沙地旱地(一部分改造成农地,一部分继续以自然状态存在),根据小气候改善的原理,也可在改善生态的基础上增加亿亩数量级的草地。
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等地,根据其发展规划,到2035年,各有约10亿~3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缺口,100亿立方米的增量可大致满足这些省市生产生活生态所需。
而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包头等黄河上中游城市,均有在引入水资源后,发展成超大城市的潜力,吸引周边山区农牧民向城市及周边聚集,同时可适度发展用水需求量大的工业。
总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成调水,将极大均衡我国战略发展空间。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4年5月7日至9日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截至目前,各督察组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
在下沉工作阶段,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督察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各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目前已公开曝光7个典型案例。
各督察组统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转办督办,加强抽查核实,开展实地回访并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督促被督察地方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以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以整改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关省(市)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积极推进边督边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大力推动督察整改工作。经过督察双方共同努力,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整改不到位甚至污染反弹的问题得到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
截至5月20日晚20:00,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2444件,受理有效举报10683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7562件;被督察地方已办结或阶段办结1522件,其中立案处罚244家;立案侦查13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96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5人。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和“水十条”等政策的推动,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关注度和投入不断增加,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高污泥处理处置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人员,共同探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应用和市场前景,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条件。论坛的举办也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及周边地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区域环保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荷瑞展览有限公司
三、会议时间与污泥产品展示地点
会议名称: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
会议时间: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会议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6.1号馆会议室B
污泥处置馆展示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6.1号馆(展示时间6月3-5日三天)
会议报到:2024年6月3日6.1号馆,展馆8号门门口(9点半-11点之前报到,提供餐券,礼品等)
展示范围:污泥处置技术及相关产品
会议规模:150-200人
四、展馆交通
自驾:自驾至涞港路111号,由展馆18号门驶入。在南广场停车后,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出租车:推荐在涞港路111号下客,由展馆18号门步行进入南广场。直接由南广场扶梯至南登录厅进行登录。
地铁: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4、5、6号口出站,乘坐短驳电瓶车,至7、8号馆尾端。在馆间通道口进行登录。
详细内容可登陆官网:https://wastewater.watertechsh.cn/,或关注展会官方微信号:上海国际水展WATERTECH
五、南登录厅污泥会议室及污泥展示区进馆示意图
污泥会议室靠近6.1号馆8号门门口走到底(6.1号馆会议室B)
二维码扫码报名
六、会议议题
五、会议议题
主持人发言13:00-13:10 |
中国给水排水 |
|
王领全 副主编 |
报告题目一13:10-13:30 |
污泥厌氧消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污泥处理处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报告人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国际水协会(IWA)Fellow 戴晓虎 |
报告题目二13:35-13:55 |
污泥焚烧建设运行实践与未来技术思考(水务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探讨) |
报告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王丽花 副总经理 |
报告题目三14:00-14:20 |
污泥处理工艺实践与工程创新 |
报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胡维杰 三院总工 |
报告题目四14:25-14:45 |
热泵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产品介绍 |
报告人 |
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黄志洋 总经理 |
报告题目五14:50-15:10 |
威立雅“GreenUp” 新战略计划与未来的可持续的市政污泥解决方案 |
报告人 |
威立雅水务技术 陈晓华 亚太区市政工程 设计总监/博士 |
报告题目六15:15-15:35 |
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新) |
报告人 |
无锡买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西安交大杨鸿辉教授 |
报告题目七15:40-16:00 |
污泥高效低成本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
报告人 |
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黄瑾 副总工 |
报告题目八16:05-16:25 |
污泥资源化处置与长江沿线裸露矿山修复的生态统筹探索 |
报告人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滨 教授、博导 |
报告题目九16:30-16:50 |
城镇多源污泥泥质特性与处理处置实践 |
报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谭学军 博士,总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
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主办的主要会议
00、会议名称: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
会议时间:2024年6月3日下午13:30-16:30
会议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6.1号馆会议室B(6.1H900)
污泥处置馆展示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6.1号馆(展示时间6月3-5日三天)
会议报到:2024年6月3日6.1号馆,展馆8号门门口(9点半-11点之前报到,提供餐券,礼品等)主办、协办、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会议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1、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第十五届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同期举办:固废、工业污泥处理处置大会(城市+工业污泥协同处置)
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水务环境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
时间:9月中下旬
地点: 广州
主办、协办、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会议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2、《中国给水排水》第十一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智慧水务)交流会
会议时间:2024年6月13日—15日(13日报到,14日—15日上午会场交流,15日下午参观)
会议地点:温州阿外楼酒店
负责人:任莹莹 15122360102
3、《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第21届年会
时间:10月
地点:陕西西安
负责人:丁彩娟 13502042821
4、2025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
同期举办: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大会
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大会/园区污水大会
时间:2025年 会议地址:待定
主办、协办、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会议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已经成功召开:5、1、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
同期举办: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大会
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大会/园区污水大会
时间:2024年 3月25日—28日 会议地址:合肥白金汉爵大酒店
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已经成功召开:6、《中国给水排水》第三届智慧建造×智慧水务 融合创新技术论坛
时间:3月29日—31日
地点:武汉 负责人:衣春敏 13920341911
已成功召开:7、2024年《中国给水排水》水环境综合治理研讨会(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
时间: 5月9日—11日 地点: 成都 大鼎世纪大酒店
负责人:刘贵春 137 5214 4199
已成功召开:8、 国际水协(IWA)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国际水协(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IWA)是全球重要的水行业专业协会,成员包括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工程和咨询公司、公用事业单位的全球专家。IWA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Sludge Management系列国际会议至今已举办17届,2024年在中国举办系列会议的第18届国际会议(2024.5.17-20 北京)。)
会议赞助、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
参会联系负责人:金晟 18622273726(微信同)
孙磊 13702113519 (微信同)
企业赞助方案
1、联合主办单位(赞助费20万元)
2、协办单位 (赞助费6万元)
3、大会上发言(报告15分钟+5分钟问答)/ 文章发表2-3篇/2个代表,发资料,现场易拉宝1,论文集前彩插广告1P等共计3万元。
4、会场外集中展示区展示桌(3万元每个,含2人参会费)。
5、其他赞助方式(如礼品、晚宴、抽奖奖品等),按实际发生金额支付。
6、会议论文集广告:前彩色插页:8000元/页。
7、政府部门、水务集团、设计院(集团)本单位团体 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每人,超过30人的会议代表超过部分免费(同一单位,只收前30人会议费),但须提前回执到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审核通过。
8、大会资料袋(高质量帆布袋)上加上赞助单位公司名称赞助费+6万元。大会资料袋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统一印制,资料袋印制数为2000-3000个。
有意协办或在会上进行交流、宣传的水务、工程公司、设备厂家等可与编辑部联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领全)。
中国给水排水2024-2025年大会技术报告申请
欢迎来自各部委行业管理单位、大高校、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工程总承包(EPC)公司、水务集团、水务(排水)管理、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工业(园区)污泥处理处置、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污水处理厂、水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工业企业的水处理技术/管理专家等申请发言,作与会议主题相关的优秀报告。(王领全 13752275003 主办、协办、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