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边督边改|打通上下游,助力减污降碳 老牌化工园区加速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企业用能一年要节约1% 2024-05-25 22:30 上海老牌工业园区正加速绿色低碳化进程。 根据《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4  来源:边督边改|打通上下游,助力减污降碳 老牌化工园区加速绿色低碳  浏览次数:89
核心提示:边督边改|打通上下游,助力减污降碳 老牌化工园区加速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企业用能一年要节约1% 2024-05-25 22:30 上海老牌工业园区正加速绿色低碳化进程。 根据《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化学工业区要吸引绿色低碳产业投资200亿元,绿色低碳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节能降碳的能力水平也要跟上,上海化学工业区明确,重点用能企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园区产值能耗强度比“十三五”末下降14%。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五届)邀请函 (同期召开固废渗滤液大会、工业污泥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边督边改|打通上下游,助力减污降碳 老牌化工园区加速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企业用能一年要节约1%
2024-05-25 22:30
上海老牌工业园区正加速绿色低碳化进程。
 
根据《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化学工业区要吸引绿色低碳产业投资200亿元,绿色低碳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节能降碳的能力水平也要跟上,上海化学工业区明确,重点用能企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园区产值能耗强度比“十三五”末下降14%。
 
化工企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碳排放大户。面临低碳发展挑战,如何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包含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在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2023年比2018年减少了三成。”5月24日,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首席执行官张明龙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表示,这归功于企业在环保方面坚持不懈的投入,从2011年以来,上海赛科年均环保投入近2亿元。
 
 
 
上海赛科的脱硫脱硝设施
 
“没有真正的固废,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上海赛科环保经理李荣说,如果固废可作为其他厂商的原料,形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循环经济,就有利于减污降碳。在上海化工区,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超过80%,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原料产品互通的低碳生产模式。
 
同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法水务)运营着一套生活水装置、一个工业水厂和一个脱盐水厂,为整个园区提供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为节约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生产脱盐水的原水大部分来自污水厂工艺中的设备冷却水排水,占总原水的比例达70%以上。
 
中法水务集中处置园区废水,算了经济、环境、低碳等多笔账。据估算,如果不采用“一体化”废水处理模式,而是由园区企业自行处理,园区内70%以上的企业必须自建大规模生化处理设施或预处理设施,投资成本约为5亿元至8亿元,电耗和药耗也将增加:电耗约为集中处理的1.5倍至2倍,药耗约为集中处理的30倍以上,碳源消耗量为集中处理的40倍以上。
 
 
 
中法水务废水处理管网
 
 
 
中法水务废水处理管网
 
减污降碳是笔精细账,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碳管理平台建设。上海赛科持续开发碳足迹管理平台,收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数据,为未来产品更加低碳甚至零碳提供数据支撑。“国内市场这方面比较欠缺,如果我们能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碳足迹信息,就能在生产经营中赢得先机,这将直接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动力。”李荣表示。
 
作者:陈玺撼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乔佳妮
 
 
上观号作者:上海环境









边督边改|打通上下游,助力减污降碳 老牌化工园区加速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企业用能一年要节约1%

上海老牌工业园区正加速绿色低碳化进程。

根据《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化学工业区要吸引绿色低碳产业投资200亿元,绿色低碳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节能降碳的能力水平也要跟上,上海化学工业区明确,重点用能企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园区产值能耗强度比“十三五”末下降14%。

化工企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碳排放大户。面临低碳发展挑战,如何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包含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在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2023年比2018年减少了三成。”5月24日,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首席执行官张明龙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表示,这归功于企业在环保方面坚持不懈的投入,从2011年以来,上海赛科年均环保投入近2亿元。

 

 

上海赛科的脱硫脱硝设施

“没有真正的固废,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上海赛科环保经理李荣说,如果固废可作为其他厂商的原料,形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循环经济,就有利于减污降碳。在上海化工区,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超过80%,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原料产品互通的低碳生产模式。

同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法水务)运营着一套生活水装置、一个工业水厂和一个脱盐水厂,为整个园区提供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为节约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生产脱盐水的原水大部分来自污水厂工艺中的设备冷却水排水,占总原水的比例达70%以上。

中法水务集中处置园区废水,算了经济、环境、低碳等多笔账。据估算,如果不采用“一体化”废水处理模式,而是由园区企业自行处理,园区内70%以上的企业必须自建大规模生化处理设施或预处理设施,投资成本约为5亿元至8亿元,电耗和药耗也将增加:电耗约为集中处理的1.5倍至2倍,药耗约为集中处理的30倍以上,碳源消耗量为集中处理的40倍以上。

 

 

中法水务废水处理管网

 

 

中法水务废水处理管网

减污降碳是笔精细账,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碳管理平台建设。上海赛科持续开发碳足迹管理平台,收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数据,为未来产品更加低碳甚至零碳提供数据支撑。“国内市场这方面比较欠缺,如果我们能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碳足迹信息,就能在生产经营中赢得先机,这将直接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动力。”李荣表示。

作者:陈玺撼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乔佳妮

上观号作者:上海环境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