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卫视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广西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广西卫视 2024-09-09 09:20 本期《中国新智造》,广西卫视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高从堦,为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
核心提示:广西卫视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广西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广西卫视
2024-09-09 09:20
本期《中国新智造》,广西卫视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高从堦,为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高从堦,中国工程院院士 杭州水处理中心首席科学家,他和团队参与的科研项目“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广西卫视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广西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广西海洋渔业大有
广西卫视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广西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本期《中国新智造》,广西卫视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高从堦,为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高从堦,中国工程院院士 杭州水处理中心首席科学家,他和团队参与的科研项目“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广西海洋渔业大有可为
广西拥有1628公里的陆地海岸线,濒临的北部湾海域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海水生态环境优良,渔业资源得天独厚,如何更好地规划和利用这一资源发展海洋经济?2024年6月初,高从堦院士领衔的中国海洋学会“北部湾海洋养殖能力提升与海水综合利用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调研组,在广西经过充分调研后,在产业链发展上提出了4条思路。
以近海滩涂贝类海珍品养殖与深远海养殖结合,陆基、近海、远海三带相连联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深远海养殖风险高,解决种业“卡脖子”,技术支撑不足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做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渔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海洋建筑工程以及海洋新型产业布局。
保障原材料供应,加强海洋渔业加工,海洋新兴产业加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市场销售渠道保障,发展深远海养殖物资的保证,设备维修维护等体系。
海水淡化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早在1967年,高从堦就开始研究海水淡化技术,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取得了突出贡献。
高从堦院士认为,广西的水资源充足,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用在水的循环回收利用,水里面的资源提取,还有水的零污染排放。比如广西有新建的发电厂,造纸厂,食品加工厂,可以把海水淡化技术和膜技术进行推广,把废水里有用物质提取出来,废水同时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保证水资源的供给,还能保障生态安全。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