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钟秀
不用考试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不需提供业绩贡献就能评定工程类职称?
近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公安分局破获一起特大职称代评诈骗案,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涉及被害人6000余人。
10月16日,记者对话受害人,采访办案民警,揭露这场骗局的诸多细节。
交1.2万元免考得教师资格证?
自认十拿九稳后“客服”却离职了

虚假广告截图
近期受害人小李正在备考高中物理的教师资格证,无意间在抖音上看到推送的视频称,可以帮忙进行免试评定。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进视频链接后,小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随后自称“教务刘老师”的客服添加了小李的微信。

诈骗分子提供的公司营业执照图片
在沟通中,客服先是收集了小李的个人情况和职称评审需求,随后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免试评定”的方案,并主动亮明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和之前办理过的“成功案例”。
在获得小李的信任后,客服给小李发送了一份合同并通过微信收取了小李8000元作为评定教师资格证的定金,承诺尽快办理,办理成功后收取尾款4000元。
“他给我看的多正规的,还有资格预审成功的图片,我还以为真的可以不用考试就能拿教师资格证了。但是后来我在系统里面连自己的报名信息都没看到。”正当小李认为自己的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十拿九稳之时,却发现该客服只提供了预审报名成功的图片后就再无下文。
着急的小李通过微信、电话联系对方,被一拖再拖,直到后面看到对方已离职的消息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交钱就能获建筑行业职称评定?
骗子为获信任主动签合同、亮营业执照

犯罪分子伪造的职称评审通过截图
而像小李这样的受害者不在少数,提供包括资格证书获取、职称评定在内的代办和“包过”服务。
小王也是受害人之一,他由于从事建筑行业,职称评定等级会影响工作的前景。起初所谓的“教务老师”加上他的联系方式时,对其收取费用便可包办工程类职称有所质疑,但是在“教务老师”的话术引导下逐渐打消了念头。

受害者与诈骗分子聊天截图
记者浏览小王和“教务老师”的聊天记录发现,教务老师会主动提到“若评不过,或者是评过了官网查不到,都是给您退费”,还会说“可以进入中国期刊网官网查询期刊,可直接下载电子版”等内容。
“看到他发消息说,不但可以退费,还能在官方期刊网站查询,我就相信他真的能帮我办理职称申报。”小王说。
让他对“教务老师”深信不疑的是,对方在收取小王费用前,主动亮营业执照、获奖证书等信息,收取费用后,还第一时间签订了合同。“合同上对方签了字,还盖了公章,后来才知道这是无效合同。”
揭露诈骗套路
找借口拖延“办理”、拒不退费
办案民警成都高新公安刑侦署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乔磊介绍,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高新分局刑侦署成立的专案组梳理相关警情后发现,四川筑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中教美育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都慧宣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点点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注册存续期间,以虚假广告的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投放广告,声称“职称包过”“直接补录”“不需提供业绩贡献直评”和“一站式代办成都市职称服务”等,虚假承诺无需通过国家的职业资格考试即可办理包括教师资格证等需国家行政机关评定的资质证书。
犯罪分子以公司客服、老师的身份与受害人进行微信聊天,伪造预审图片获取客户信任后收取职称、资格证代办费,又以“办理困难、名额有限”等借口拒不退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其实,这四家公司的法人都是游某,一旦他发现公司投诉变多了,他就换马甲另注册一家公司。”乔磊说,游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为了能获得更多利益,他甚至在员工间形成了对赌协议,“激励”员工诈骗更多受害者。
同时,为尽量减少受害人投诉、报警、诉讼等可能导致其诈骗行为暴露的各类“负面”因素,公司谎称将客户挂名到为期1至2年的“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使受害人不易被发现被骗,从而达到掩盖诈骗事实、规避暴露风险的目的。
经大量工作,专案组开展收网行动,相继在成都、德阳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30名余人,核实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涉及被害人6000余人。
日前,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成都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职称领域中介机构专项治理整治行动的通告》,通告中明确提出成都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成都市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及组建单位按四川省人社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相关规定标准收取职称评审费用,不收取所谓的“资格费”“代办费”等其他费用。
警方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注意:中介机构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小广告等推送的声称支付费用后可“一站式代办成都市职称服务”的事项涉嫌诈骗,切忌支付任何费用,谨防上当。若遭遇诈骗,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警方将严厉打击以有偿代办职称为诱饵涉嫌诈骗的违法行为,群众可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相关线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成都高新公安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