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污水管网更新与修复
张悦作为中国污水处理领域的权威专家,长期关注污水管网更新与修复的关键问题,其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下结合多篇资料,系统梳理其核心观点及实践建议:
一、污水管网问题的核心地位
张悦多次强调,管网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短板”,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水环境治理效果。他指出,我国污水处理量虽大,但进水COD浓度持续下降,根源在于管网渗漏、外水(地下水、河水)入渗、雨污混接等问题,导致“清水入管、污水入河”,严重削弱治理效能211。例如,某南方大城市管网检测显示,旱季满管率高达43%-56%,表明大量外水渗入挤占污水容量11。
二、管网更新与修复的关键措施
张悦提出“清污分离→雨污分流→系统修复”的递进策略,具体包括以下重点:
清污分离
截直排与堵倒灌:封堵旱天直排口,改造混接排水口,防止河水倒灌。例如,通过设置拍门、闸门等设施控制水位,避免倒灌现象26。
外水入渗治理:修复管道结构性缺陷(如破损、脱节),采用非开挖技术封堵地下水渗漏通道,降低污水系统运行水位211。
雨污分流改造
市政与小区同步推进:市政管网需改造错接管网,完善污水系统;小区内部需彻底分离雨污管道,杜绝混接26。例如,上海市政混接改造平均成本26万元/处,需系统性投入2。
管网修复技术应用
非开挖修复技术:优先采用内衬修复、喷涂修复等工艺,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211。
智能运维管理:结合管网普查、清淤、修复及大数据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运维。例如,恒通环境的“四位一体”模式(检测、清淤、修复、数据管理)已在多地应用613。
三、实践案例与成效
广州治水经验
张悦建议广州通过“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五位一体策略,重点清理“散乱污”企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并采用清污分流改造解决合流污水掺杂问题。例如,车陂涌通过分离山水与污水,显著降低污水处理厂负荷6。
内江管网改造
内江市针对雨污混接、管道反坡等问题,新建污水干管并采用夜间施工减少扰民,提升污水收集效率7。
醴陵市老城区修复
通过管网建设、疏浚及检查井修复,修复30条道路排水系统,减少水体污染并提升抗涝能力5。
四、未来挑战与战略意义
张悦指出,管网问题需“真刀实枪下功夫”,避免将难题遗留后代。未来十年,管网更新需求将达万亿规模,需结合技术创新(如智能清淤机器人、泥水分离技术)和政策支持,构建“厂网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高效运维21113。例如,恒通环境的箱涵清淤机器人已在多地应用,实现“人不下井、泥不落地”的环保清淤6。
总结
张悦的核心理念在于**“治水先治网”**,通过系统性修复与长效管理,提升管网效能,为污水处理厂减负、为水环境治理筑基。其观点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地方实践(如醴陵、内江项目)明确了技术路径,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