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05日 第 13 版)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污泥作为城镇污水处理的副产物,产量也随之上升,仅北京中心城区每天就产生污泥(含水率80%)约4000吨。污泥成分十分复杂,除含有大量有机质及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外,还含有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毒性有机物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还会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威胁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
巨大的污泥产量以及污泥的危险性质让人不得不重视污泥处理问题。在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的前提下,系统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污染防治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当下,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走深走实?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北京排水集团探寻答案。
污泥处理有“器”有“技”
4月下旬的北京,春风和煦,中国城市报记者来到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泥处理中心。园区内绿意盎然,空气清新,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是污泥的处理现场。一台台巨型蓝色罐体正在轰鸣运转,黑褐色的污泥经过热水解、厌氧消化等工艺,最终转化为生物炭、营养土和清洁能源。垃圾填埋场里的“烫手山芋”,经过无害化处理,成了土地利用、热能利用和建筑材料的“香饽饽”。
北京排水集团作为污泥处理行业的标杆,已建成高安屯、高碑店、槐房、小红门、清河二厂5座污泥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达6128吨,并实现了100%污泥无害化处理,经处理合格后的污泥产品资源化利用量基本达到“日进日清”。
北京排水集团污泥资源中心高级工程师白家云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指对污水厂的污泥进行处理并最终消纳的全过程,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污泥的主要处理工艺包括浓缩、脱水、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热干化等;经处理后的污泥产物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卫生填埋、建材利用、土地利用等。
污水经处理后产生了污泥,污泥和污水就像是“孪生兄弟”。面对“污泥围城”,如何通过污泥资源化利用进行突围?
据介绍,通过技术突破,北京排水集团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进入规模化实践阶段。北京排水集团5座污泥处理中心每年共生产沼气量达8000万立方米,通过沼气发电、沼气锅炉生产蒸汽供热、沼气拖动鼓风机等方式进行最终利用;通过板框压滤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最终形成有机营养土,年产量约42万吨,全部用于京津冀地区的林地、园林、矿山生态治理。
北京排水集团还提出了以“林地利用+矿山修复”为主要土地利用路径的污泥产品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建立“以标准为依据、以环境容量为基线、以地上物应用效果为目标”的规范化解决方案;同时,构建了全生命周期污泥产品利用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了土地资源化库管理、运输管理、工程监理、环境监理、档案信息管理五大核心单元,实现了污泥产品土地资源化利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及全要素可追溯。
“变泥为宝”助力绿色发展
绿意葱葱的园林乔灌木、生机勃勃的林下经济作物、五彩斑斓的温室花卉……在占地5000平方米的北京排水集团庞各庄污泥处置厂污泥科研示范区内,各类植物茁壮成长。实际上,这些充满生机的绿色作物的“养料”,正是污泥。
该泥科研示范区不仅是科研技术的试验田,更成为市民科普教育基地,直观展示“污泥归土”的生态价值。在这里,中国城市报记者近距离看到了污泥制作成的花卉基质以及包衣颗粒等样本,还有以城市生活污泥产品为原料制作成的污泥陶瓷花盆。白家云告诉记者,污泥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通过适当的工艺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可以“变泥为宝”。
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既是污染物也是资源。污泥资源化利用是将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通过技术处理转化为可用资源的过程,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环境效益与资源循环的统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污泥本地资源化利用达到20%以上。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中心城区已提前完成全市污泥本地资源化利用达到20%以上的目标。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排水集团建立起生态治理共同体,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污泥产品在林地、园林绿化、矿山修复等方面的利用:在京津冀生态林地利用污泥产品提升土壤肥力;在北京世园公园、圆明园、永定河森林公园、金隅矿山,河北张家口地区盐碱地和沙化地等各类应用场景,利用污泥产品进行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累计土地利用约70万亩……污泥产品土地利用可将土壤有机质提升20%以上,总养分提升10%以上,同时也促进了植物生长,年均实现碳补偿10余万吨二氧化碳。
可持续形成有效合力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污泥资源化利用出台的政策。其中明确要求,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
北京排水集团污泥资源中心副主任熊建军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当下,尽管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实现100%污泥无害化处理,但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推进落实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污泥产品土地资源化利用不畅,存在多方面原因,如政策仍待完善,标准不详实,公众固有印象刻板等。”熊建军坦言,由于污泥土地资源化利用属于交叉学科,包括给水排水、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林学、园林、草业等,同时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导致污泥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推进和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此外,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解读不一致,导致包括北京排水集团等在内的众多机构生产的污泥产品没法及时运出去进行利用,污泥产品资源化利用路径拓展较为艰难。
对此,熊建军建议,应打通政策壁垒,相关部门可联合编制污泥资源化利用阶段性规划,明确经无害化处理合格后的污泥产品土地利用方向,比如林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利用、盐碱地改良利用、沙荒地改良利用等;明确适宜土地利用的空间范围,分解污泥产品消纳任务;明确相关保障措施和监管措施。另外,还要将现行的“泥质”标准修订为“污泥产品”标准,制定“污泥产品”土地利用时相应的技术规范;加大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力度,拓展污泥资源化利用空间;加大面向公众的宣传力度,改变公众对污泥的固有印象等。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污泥治理看似是城市工作“隐秘的角落”,实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金石”。北京排水集团以党建为舵、科创为桨,探索出“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生态治理新范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这里具象为一条条落地生根的污泥循环产业链。
北京排水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荣兵表示,推进达标污泥产品土地资源化利用具有三重战略价值:在国家层面,是落实“无废城市”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在行业层面,突破传统填埋焚烧路径依赖,推动市政污泥处置向绿色低碳转型,为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在企业层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污泥产品林业、园林、矿山修复应用,既降低处置成本又创造资源价值,同步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彰显首都环保企业担当。
日程暨邀请函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第十六届污泥大会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doc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日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核心品牌生态圈
(请提前报名回执,限1500人;本次会议仅限提前回执报名单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可获得2025年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证明;所有受邀演讲嘉宾均可获得加盖主办单位公章的会议演讲荣誉证书。)
时间:2025年9月2日—5日 ,9月2日全天报到,9月3日—4日会场报告,9月5日典型项目参观
会场酒店:厦门市翔鹭国际大酒店(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长浩路18号)
会议联系人:金晟 18622273726 (微信同号),孙磊137 0211 3519(微信同号)
会议主办协办技术报告咨询: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同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江苏宝蛙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天津锐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智汇流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天润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康碧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沃太克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格马逊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天圣环保工程(成都)有限公司
创茂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宁波开诚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桂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遵义市纯清源污泥处理有限公司
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双佳泵业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德国施维英公司
美国SDMC技术公司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北京第三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亚太水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亚洲环保》 媒体平台
浦华国际会展(山东)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
支持单位: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国际水协污泥专家委员会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博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昕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博尔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
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阿法拉伐(上海)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斯道德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奥特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厦迪亚斯过滤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大张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杰为凯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慧昇工业泵有限公司
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金凯地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深圳龙岗排水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城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环境集团
北控水务集团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六安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荷瑞展览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水展
WATERTECH CHINA 2026
北京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
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水务渝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市公用集团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
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水务集团
香港安乐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给水排水》杂志
《环境卫生工程》杂志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德国史桌堡环境科技公司
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排水集团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分院
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工作组
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集美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黄淮实验室、东北大学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环境科技及智慧系统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