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晶 蔡超
“现在只要单段图纸达标,就能按流程申请拿证,不用像以前那样等全线图纸了,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9月10日,黄梅县经一路及城西片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EPC)项目技术负责人刘学林,在项目现场欣喜地说。

近日,随着该项目首张分段施工许可证(魏凉河下游至十里河污水厂标段)发出,标志着黄梅县市政线性工程“分段办许可”改革成功落地。
据了解,该污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覆盖面积约5平方公里,包含6.32公里污水管、215座检查井及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大、设计耗时长。“按传统模式,必须等整体施工图设计并审图合格后,才能办理施工许可,冗长流程常导致项目开工滞后。”黄梅县住建局副局长商良解释道。

为推动项目早开工、降企业成本,今年黄梅县主动探索“分段办许可”模式:县住建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等部门,针对线性工程规划衔接、占道挖掘、规划许可豁免等关键堵点,形成统一操作指南和豁免清单,打破“全线路图纸齐整才能报批”的壁垒,实现“成熟一段、报批一段、开工一段”。
“建设单位只需完成符合条件路段的施工图设计与审查,就能单独申请施工许可。”商良补充道。目前,该项目已完成2个标段施工,其余标段正在申办许可或建设中,累计完成合同额30%。
分段许可不仅提速审批,更优化了施工组织方式:以往“大范围、长时间”集中封闭施工,常对交通和商户造成“一刀切”影响。如今施工单位可按审批进度,分时段、分区域精准围挡,实现“快速施工、还路于民”。“沿线商户余先生感慨道:“以前封路就是大半年,客人进不来。这次施工队‘快进快出’,围挡时间短、范围小,确实贴心。”

黄梅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汪营表示,下一步将系统总结改革经验,推动“分段施工许可”模式标准化、流程化,并拓展至更多线性工程项目,助力市政设施早建成、早见效,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