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看,我们污水处理微站虽然周边都是居民,但始终没有一起群众投诉。”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车站沟污水处理微站(以下简称微站),微站运营人员指着长势喜人的绿植介绍,“我们的秘笈是将污水处理设施深埋于地下,看不到污水,听不到噪声,闻不到臭味。”
在现场,就可以看到微站一角一块巨形石头上,“车站沟水环境治理生态公园”的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微站上方各种植被有一人多高,绿意盎然,俨然是一座绿色小公园,不时有居民在微站周边散步、健身。
据了解,车站沟是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泗河流域马家河段最大的一条支沟,全长3.3公里,汇水面积4.9平方公里,沿线人口5.6万,是马家河城区段人口最密集、污水量最大、治理难度最高的一条支沟。
2018年,茅箭区经多方论证,提出车站沟“三水分治”治理思路:把车站沟右侧吴家沟以下片区的污水,通过破武当路建污水通道的方式引入市政污水管网,送泗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清水则引入河槽,实现清污分流,还清于民;对火车站周边无法彻底实现清污分流的混流水,拦截至沟口,建设微站进行处理,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后直排入沟,作为沟内生态用水。
微站工程是国家水环境治理示范流域——泗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项目,主要目的是就地处理车站沟无法清污分流的混流微污染河水。其占地3200平方米(约五亩),利用原有广场一角,采取地埋方式,引进先进的治污设备,减少了臭气、噪声等二次污染。工程于2018年10月开工,2019年7月完工并进行调试,出水水质稳定,并于今年6月初顺利通过环评验收。微站是十堰市第一座花园景观式污水处理站,第一座下沉式污水处理站。
微站采用BFBR立体生态处理技术,通过曝气系统、生物填料,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从而实现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