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太湖的生态修复
在太湖宜兴水域,一座水上平台正忙碌地进行着生态修复工作。五艘作业船协同工作,通过清淤管道将湖底淤泥有序输送,经过处理的余水清澈透明,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这座水上平台正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生态清淤绿色智能一体化设备——“太湖之光”。它运用先进技术,为太湖的生态修复带来了新的活力。
▍ 水上平台的运作
太湖宜兴水域的水上平台运用自主研发的一体化设备“太湖之光”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清淤管道进行淤泥处理,余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实现资源化利用。辛永涛,作为中交天航局华东公司太湖项目部副经理及“太湖之光”核心技术研发成员之一,对研发过程充满自豪。他介绍道,“太湖之光”与传统清淤工艺相比,实现了全方位突破。该设备能将淤泥压缩成类似华夫饼的泥饼,这些泥饼不仅可以用于市政建设烧制砖块,还能用于湿地修复和矿山复绿,实现了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站在“太湖之光”的作业平台上,放眼望去,清澈的湖水在风的吹拂下轻轻荡漾,偶尔有海鸥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这座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绿色智能一体化水上平台,不仅承载着实现“美丽中国”的重大使命,更体现了中国疏浚人在科技领域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

▍ 青年团队的努力与贡献
在“太湖之光”的背后,青年团队的身影熠熠生辉。从潜心研发的“85后”辛永涛,到坚守一线、24小时连轴转的“90后”张文强,再到朝气蓬勃的“00后”单嘉豪,他们身处不同岗位,却共同致力于守护太湖。
青年团队成员如辛永涛、张文强和单嘉豪分别是“太湖之光”研发、设备操作的骨干。在作业平台上,张文强作为平台板框操作班组组长,正仔细检查着每一处设备,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安全。而新加入团队的“00后”单嘉豪,已能熟练操作平台系统,迅速融入团队高效运转的节奏中。
这些年轻的守护者们,正以匠心与热忱,共同谱写着守护太湖的新篇章。他们用匠心与热忱致力于太湖生态修复,展现我国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与专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