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独立焚烧炉设计总体系统方案
一、系统设计目标
稳定焚烧:实现含水率60%污泥自持燃烧,热值≥800kcal/kg时燃尽率≥98%,灰渣热灼减率≤5%。
环保达标:烟气二噁英排放≤0.1ng TEQ/m³,颗粒物、氮氧化物等符合《GB 18485》标准。
资源利用:焚烧余热用于污泥干化,降低外源能源消耗。
二、核心子系统设计
预处理与进料系统
干化工艺:采用部分干化技术(含水率降至30%-40%),与脱水污泥混合后进料,减少全干化能耗。
进料装置:配置双缓冲仓(干化污泥仓+脱水污泥仓),容积按4小时焚烧量设计,确保连续稳定进料。
兼容性设计:进料口采用气密性装置,防止有害气体逸出,适应高含水率污泥特性。
焚烧系统
炉型选择:鼓泡型流化床焚烧炉,温度850℃-950℃,烟气停留时间≥2秒,抑制二噁英生成。
燃烧控制:
过量空气系数1.3-1.5,保障充分燃烧;
配置辅助燃烧器(如天然气),应对热值波动。
安全措施:设置防爆门、应急排烟口及负压燃烧系统,防止炉内压力超限。
热能利用系统
余热回收:焚烧烟气热量用于污泥干化,形成“干化-焚烧”能量闭环,降低外源能源依赖。
干化设计:干化后污泥含水率≤40%,热值提升至自持燃烧水平。
烟气净化系统
急冷技术:烟气经急冷装置(0.17秒内从500℃降至230℃),阻断二噁英再合成。
多级净化:
袋式除尘器(入口温度≤200℃);
活性炭吸附装置,进一步去除二噁英及重金属。
残渣处理系统
分类处置:炉渣资源化利用,飞灰按危废管理,浸出毒性符合《CJ/T 290-2008》要求。
三、智能化与安全设计
自动控制:集成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调节进料量、风量及温度,确保焚烧工况稳定。
应急机制:
紧急排放烟囱联动装置,事故时自动启动;
炉膛与外部通道隔离设计,防止高温烫伤。
四、技术经济性优化
能耗平衡:焚烧热量满足干化需求,降低综合运行成本。
模块化设计:同规格炉型统一备件,简化维护管理。
五、政策与标准符合性
遵循《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泥水共治与源头管控。
污染物排放满足《GB 18485》《GB 16297》等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