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风险防控需求
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可能含有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需通过标准明确焚烧炉渣与飞灰的分类处置要求(如飞灰按危废处理)。同时,烟气排放需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中二噁英限值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二、技术规范与资源化导向
泥质控制:标准需规定污泥的微量元素限值、含水率等指标,确保焚烧效率与安全性。例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单独焚烧用泥质》(GB/T 24602)已对泥质提出具体要求。
资源化路径:焚烧灰渣可作为建材辅料,但需限定掺烧比例(如制砖污泥占比≤10%)并明确产物质量要求。
三、政策与产业协同需求
国家《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明确鼓励焚烧技术,但需配套标准填补技术空白。地方政策如宁波市要求拓展协同焚烧路径,也需国家标准统一技术规范。
四、国际接轨与全球治理
我国牵头的《污泥作为辅助固体燃料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已立项,国内标准需与之衔接,为全球污泥资源化提供技术方案。
综上,标准制定是解决环境风险、推动技术升级、落实政策要求及参与国际治理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