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报告人:陈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美国注册工程师(PE),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美国普渡大学环境工程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后、高级实验讲师。围绕污废水再生资源化开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报告人:陈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美国注册工程  浏览次数:88
核心提示:报告人:陈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美国注册工程师(PE),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美国普渡大学环境工程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后、高级实验讲师。围绕污废水再生资源化开展水化学与水质模型、水处理功能材料、强化膜分离过程、电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中国给水排水》、《市政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曾获教育部“春晖杯”优胜奖、江苏省双创博士、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A类),主持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报告人:陈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美国注册工程师(PE),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美国普渡大学环境工程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后、高级实验讲师。围绕污废水再生资源化开展水化学与水质模型、水处理功能材料、强化膜分离过程、电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中国给水排水》、《市政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曾获教育部春晖杯优胜奖、江苏省双创博士、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A),主持建设《泵房设计》省级一流课程,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创赛特等奖、省土木工程教学比赛特等奖、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东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美国化学学会(ACS)环境化学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与奖励;牵头西南山村治水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江苏省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一等奖。


报告题目:改性聚电解质高效靶向捕集回收工业废水中的有价金属


报告内容简介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重金属,如电子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铜(Cu)、电镀废水中的贵金属钯(Pd)。如果处置不当,这些重金属不仅会成为环境污染物,还会造成有价金属资源的流失。因此,对工业废水中有价金属进行捕集回收,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减少有价金属资源的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水化学条件苛刻(例如极低的pH、极高的盐度和高浓度共存金属离子)、毒性大,常规处理工艺难以高效处置并有效回收有价金属资源。为了实现对钯和铜的高选择性回收,本研究以聚乙烯亚胺(PEI)聚电解质为骨架,通过一步反应将甲基吡啶和巯基等基团接枝到胺基上,分别制备了具有CuPd高选择性螯合功能的水溶性聚合物材料(PPEITPEI)。研究发现,不同功能基团的协同络合作用使改性PEI对目标有价金属(Cu2+Pd2+)的亲和性远大于其他高浓度竞争金属离子(如Fe(III)Ni(II)Cr(III)Ca(II)Mg(II)等),且不受水体盐度和pH的影响,即使在酸性极强条件下(pH=1)改性PEI也可以对Cu2+Pd2+进行高选择性捕集。通过电强化超滤或聚集分离的方式,聚电解质-金属聚合体可以从水相中分离实现目标金属的富集。其中,对超滤施加电场不仅有利于减缓超滤膜污染、增强超滤通量,还能强化对目标金属的选择性分离。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对目标金属富集浓溶液进行电解可以实现金属的高效回收。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功能性聚电解质材料的工业废水有价金属选择性捕集及回收工艺。

陈 明

时间:2024-04-16浏览:3894

 

陈明,副教授,美国注册工程师。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之后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牛津大学担任化学工程高级实验讲师。围绕使污废水再生资源化和向污废水要资源两个主题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H因子18在美国化学学会(ACS)年会等国际会议上进行报告10余次,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双碳专项资金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牛津大学科研基金(UCSF)、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多项科研和教改项目。担任Polymers期刊客座编辑,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中国给水排水》、《市政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二十余本SCI期刊审稿人。曾获教育部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东南大学青年授课竞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标兵、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美国化学学会环境化学奖学金,普渡大学Pai Tao Yeh FellowshipRon Wukas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larship,堪萨斯大学Jeannette Johnson Staf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und等多项荣誉与奖励;指导学生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大赛银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TOP100实践项目、第九届江苏省互联网+大赛红旅赛道银奖等。

 

教育背景

  • 哲学博士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2017

  • 工学硕士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012

  • 工学学士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008

工作经历

  • 副教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07-至今

  • 高级实验讲师,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20 Hilary学期

  • 博士后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工程科学系,2019.05-2020.05

  • 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土木环境与建筑工程系,2017.05-2019.05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