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恒丰银行总行)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则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云南,从串联滇中经济圈的生态公路到洱海的地下治污厂,再到热带雨林深处的循环车间,恒丰银行深耕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服务,将信贷资源精准输入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一线,用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架起生态与产业共生的桥梁,为边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融合 绿色公路启新程
滇中群山之间,武易高速公路如银色丝带由北向南蜿蜒。作为云南绿色公路试点路线,这条与五条高速公路连接交叉的交通公路,既承载着区域经济流通的使命,更严守着生态保护的红线。沿线密布的水源地与自然保护区,对工程安全、节能标准、生态防护提出了极高要求。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近年来,云南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公路规划、施工到运营及养护全过程,打造各具区域特色的生态景观之路。武易高速公路通车多年后,计划对沿线服务区基础设施提质改造,规范种植芍药、牡丹,探索绿化与创收并行道路;将传统高压钠灯替换为节能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LED照明,预计日均节电量12931千瓦时。

恒丰银行昆明分行主动深入项目调研,敏锐发现其在节能照明、智慧交通管控及生态防护等建设标准与《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版)》“绿色公路”的相关要求高度契合。通过对资金用途、环境效益评估及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等关键环节的专项研究,恒丰银行总分行联动,量身定制“可持续发展挂钩+绿色贷款”综合方案,于9月发放了全国首笔公路领域此类融合创新贷款7274.83万元。该方案将放款与项目节能绩效绑定,精准匹配基建资金需求,更以金融杠杆倒逼生态标准落地,为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交通基础设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地下治污 洱海明珠焕新颜
大理市经开区的百亩城市生态公园里,游客在阳光下漫步,孩童在浅水池嬉戏,一片欢声笑语。地下20米深处,藏着一个守护洱海的“隐形卫士”,大理市下沉式污水处理厂正悄然运转,通过格栅过滤、生化反应、深度净化等多重工艺,将污水净化,让清澈的出水汇入洱海支流。这一的巧妙设计破解了传统污水处理厂占地大、与景观割裂的难题,日夜守护着“高原明珠”的生态基底。

这个“地下治污、地上造绿”的民生工程建设初期,曾面临资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长的挑战。恒丰银行主动对接,深入把握其“生态+民生”的双重价值,量身定制绿色信贷方案,投放2.3亿元专项贷款,执行低于市场平均的利率以降低项目长期运营压力。恒丰银行总分行开启绿色通道,将放款流程较常规缩短近一月,为项目提前投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如今,这座“隐形”工厂日处理污水达3万吨。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投运后,洱海入湖水质显著改善: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32%,氨氮浓度下降41%,透明度持续提升。碧波荡漾、鱼翔潜底的景象重现,正是金融服务生态治理的生动写照。
变“废”为宝 雨林产业添动能
位于西双版纳雨林中的云橡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以橡胶树采胶后废材为主要原料的“超强刨花板”正从生产线陆续下线。这些经创新工艺加工后的新型建材,将木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每立方米产品可节约原始木材约1.2立方米。该产品环保等级达无醛及ENF级,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领域。随着订单增多,企业拟投资建设年产30万立方米生产线,通过连续平压工艺和工业互联网系统实现智能化生产,落地后不仅能让橡胶树在完成采胶使命后“涅槃重生”,更为守护西双版纳雨林绿洲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恒丰银行西双版纳支行信贷团队深入原料基底与生产车间调研,了解原料收购、生产工艺和市场前景,通过“购建通”专项产品为企业了提供1000万元融资支持。该产品是恒丰银行推出的专门服务小微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业务方案,以高额度、长周期、广用途的灵活设计,精准匹配企业设备购置与产能扩建需求,有效缓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助其突破产能瓶颈。
供稿:昆明分行
审校:总行新闻宣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