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聚首,共商灼见。2025年6月10日,“新时代餐厨垃圾处理及生物质(再生)高效利用研讨会”在北京月桂树酒店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环球瞭望(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呼伦环球瞭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环保领域领军企业的技术专家与管理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问题与创新路径。

直面行业痛点:收运不规范与地沟油治理成首要难题
“当前餐厨(厨余)垃圾规范化收运仍是行业最大短板。”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潘昌兵在主题发言中直言。其分享的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即便在已建立处理系统的城市,100吨/天处理规模以上的餐厨(厨余)处理单位收集率普遍不足50%,大量餐厨垃圾仍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向市场,其中地沟油的非法收集转运问题尤为突出。
这一现状引发与会专家共鸣。研讨会现场展示的长沙市案例颇具启示意义:该市通过专项整治与联合执法,将规模以上餐饮单位餐厨垃圾收集率提升至 95%以上,经专业处理后,餐厨废弃物被“吃干榨尽”,转化为工业油脂和沼气等资源,为行业提供了规范化治理的范本。
技术创新突围:预处理升级与智能化设备成破局关键
面对收运与处理难题,各企业技术负责人亮出前沿解决方案。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左文祥强调“技术优化是实现盈利的关键突破口”,其介绍的预处理工艺升级技术可将沼气产率提升15%以上,显著改善项目经济性。
福龙马集团龙马环科副总经理丁杰带来的技术实践令人耳目一新。该公司采用分布式收集预处理模式,对有机质及生物油脂进行集中深度加工,配套高效制浆机组和厌氧发酵监控系统,实现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分布式收运处置全流程自动化作业,为餐厨垃圾收运环节的运距问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丁杰表示,这一模式同步解决了收运难、处置难、招聘难等行业痛点。

商业模式探索:政府补贴与油脂深加工的协同平衡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出路在于政府补贴与油脂深加工的协同平衡。” 环球瞭望公司总经理张江华在主题演讲中提出行业发展核心命题。以包头市项目为例,100吨餐厨垃圾可产生约6000立方米沼气和5吨生物油脂,仅靠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阶段性补贴+技术升级激励”的创新模式成为可持续发展关键——投产后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设立技术优化奖励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工艺改进实现自主盈利。
福龙马集团龙马环科营销总监孙灏分享的长汀项目经验印证了这一思路。该县域级处理厂采用集装箱模块化建设,投资低、占地小,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在日均处理10吨的情况下,通过油脂销售与政府补贴实现收支平衡并首年盈利,其“工程项目产品化、积木化”的设计理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未来趋势展望:技术与政策双轮驱动产业升级
圆桌论坛环节,专家们聚焦餐厨垃圾协同处理模式展开热议。南京万德斯环保营销总监王军介绍的剑阁县项目颇具代表性,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80吨/日,通过油脂销售、政府补贴及有机质昆虫转化生物蛋白三项收入实现收支平衡,这种一体化处置模式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
在行业前瞻环节,各企业代表达成共识:北京高能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析研冰指出,油脂深加工技术突破是重要发展方向;万德斯环保固废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杰提出,可借鉴油气田采出水提锂技术探索餐厨垃圾高值化路径;福龙马集团技术总工刘彬预测,分布式收集处置技术在县域领域的渗透率到2027 年有望突破30%;张江华则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源化产品标准体系与绿色认证制度。
本次研讨会为破解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难题提供了多维度思路。与会企业一致认为,唯有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双轨并行,才能实现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助力我国2028年基本建成“无废城市”体系目标。作为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指明了清晰的升级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