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 新能源及电子行业高浓、高盐、高氨
废水处理新技术与新装备应用”技术交流大会暨案例
观摩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国新能源(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及电子行业已形成
完整产业体系,仅新能源锂电池行业产能截至 2023 年已突破
1.5TWh,2025 年底有望达 2TWh,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更是遍布全
国重点工业基地。这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柱,在
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同时也是高浓、高
盐、高氨废水的主要排放来源,行业废水呈现鲜明特征:产废高
度集中,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电极涂布及电子元器件蚀刻
等工序耗水量大,高浓、高盐、高氨排放量居高不下;废水来源
复杂,涵盖电池芯封装、废旧电池拆解、光刻、制绒等多道工艺,
除高浓、高盐、高氨外,还伴随重金属(镍、钴、锰等)、NMP
(氮甲基吡咯烷酮)、氟化物、高 COD 等复合污染,可生化性
极差(BOD5/COD 常低于 0.1);处理难度极高,酸碱波动剧烈
( pH 值 1-12 ) 、 污 染 物 浓 度 波 动 大 ( 如 NMP 浓 度 可 达
500-10000mg/L),传统工艺难以兼顾达标与成本控制。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苛,《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4-2013 ) 、 《 电 子 工 业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 GB
5
39731-2020)、《新能源电池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指南 磷酸铁锂
电池》(征求意见稿)等标准衔接收紧,明确要求高浓、高盐、
高氨及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其中锂电池废水总镍
限值需≤0.05mg/L、总钴≤0.1mg/L,电子工业直接排放废水氨
氮需≤5mg/L、氟化物≤8mg/L。这给行业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合规、高效、低成本处理高浓、高盐、高氨废水,直接关乎
企业生存发展与产业绿色转型。生态环境部门明确将加大对新能
源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专项治理力度,行业废水处理面临前所
未有的环保压力。
从技术层面看,高浓、高盐、高氨与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如 NMP)共存的复合废水处理(含新能源电池废水),以及低
成本达标排放,是 2025 新能源及电子行业当前急需解决的核心
难题。目前部分企业仍依赖传统处理工艺,对膜分离耦合 MVR 蒸
发、螯合树脂吸附、催化氧化等先进技术与新装备的应用不足,
导致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
会议内容
1、新能源及电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政策与标准解读;
2、新能源及电子工业园区 “源头分类-分质预处理-集中资
5
源化”管理模式创新;
3、新能源电池高盐废水除硬、NMP 废水蒸馏回收等物化预
处理技术与装备;
4、高盐高氨废水耐盐菌强化生化、膜接触器脱氨等新技术
研发与应用;
5、电子行业低氮高盐废水膜分离-生物脱氮耦合处理技术与
装备;
6、高盐环境下碳(NMP)-氮(氨氮)-硫协同降解及耐盐菌
群调控技术;
7、新能源电池废水 NMP、氟化物及重金属等毒性污染物降解
新工艺;
8、锂电池电解液含氟废水处理及氟盐资源化技术适配性探
讨;
9、新型电解氧化技术在高浓 NMP 废水及重金属废水预处理
中的应用;
10、废旧电池拆解高盐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研
究;
11、低温条件下新能源园区高盐废水耐低温菌脱氮除磷新技
术;
12、废电池处置“三高”废水、酸碱废水预处理及耐毒生化
处理技术;
13、新能源废水处理含重金属污泥生物沥浸减量与资源化技
术;
14、新能源电池高盐浓水 MVR 蒸发-分盐零排放技术与案
例;
15、耐酸耐盐纳滤膜、PTFE 疏水脱氨膜在行业废水处理中的
新应用;
5
16、芬顿氧化在 NMP 废水预处理中的增效工艺及工程应用;
17、“蒸馏回收+高级氧化+厌氧+ MBR”多技术协同处理系
统优化;
18、高盐高氨废水厌氧氨氧化(ANAMMOX)全程自养脱氮案
例分析;
19、锂电池废水耐盐菌强化生化处理新技术及工程案例分
享;
20、新能源及电子行业废水处理新技术装备推广与工程改造
经验交流;
二、参会对象
邀请相关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工业园区、新能
源及电子企业等化工行业废水处理的相关环保负责人。
从事工业废水处理及研发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设计
院所、设备厂商、新材料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高管和技
术人员,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等。
(1000多位水行业专家精彩报告分享!扫描视频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免费听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