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想秘境、“貉”以为家 南京溧水区“生态岛”试验区动物种群持续扩大
时间:2025-11-27 08:44: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雍凡 程林
为系统掌握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自2024年12月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了详细的本底调查。近日,调查人员在回收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了多台相机拍摄到了貉的身影。
图1 针叶林中的貉—摄于“生态岛”东庐山片区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一种古老的犬科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体小而粗胖,呈圆筒状,头吻部较短,耳朵小而圆,面部毛色似“黑色眼罩”,颊部覆有蓬松的长毛,形成环状领。尾巴短而蓬松。它们栖息于平原、丘陵、河谷等地形平缓的区域,尤其喜欢在溪流、河川和湖泊沼泽附近的灌草丛中活动,常利用石隙、树洞或其他动物的废弃洞穴筑巢。一般在夜间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能攀树和游泳。食性广,可捕食鼠类、鸟、鱼、蛇以及各类无脊椎动物,也食果实、种子、根、茎、叶、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调查人员在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的林地中布设红外相机20台,其中11台相机拍摄到了貉的影像。它们或在林间嬉戏追逐,或整理毛发,或游荡觅食,十分惬意。
视频1:灌木林间休憩的貉—摄于“生态岛”无想山片区
视频2:夜间林中觅食的貉—摄于“生态岛”无想山片区
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挖掘洞穴的行为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和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此外,貉的皮毛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可能会导致它们被过度捕猎。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貉的栖息地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干扰。
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作为溧水区重点打造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坚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底线,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主要路径,通过优化水体连通格局、恢复天然林缘结构、保留农田与村落等传统景观等一系列举措,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类型多样的栖息空间。2019年开展的溧水区生物多样性全域调查,仅在“生态岛”外的芳山发现貉,本次调查结果则显示,经过数年的栖息繁衍,貉的种群持续扩大并已在“生态岛”内广泛分布。除貉之外,通过红外相机还拍摄到了其它哺乳动物,包括果子狸、黄鼬、鼬獾、东北刺猬、华南兔、野猪等。调查结果显示,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哺乳动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体现了生态质量持续向好的趋势。
图2 果子狸—摄于“生态岛”东庐山片区
图3 黄鼬—摄于“生态岛”东庐山片区
图4 鼬獾—摄于“生态岛”无想山片区
图5 东北刺猬—摄于“生态岛”无想山片区
图6 野猪—摄于“生态岛”东庐山片区
下一步,溧水区将继续依托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深入推进调查工作,及时更新本底数据库,探索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把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打造成为溧水乃至南京市生态文明的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