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谢映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水务与工程院 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6  浏览次数:3033
核心提示: 谢映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水务与工程院 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六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固废大会、工业污泥大会、渗滤液大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大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教授.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对内涝灾害设防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映霞 

  谢映霞指出,强对流天气对城市的影响较大,无论是建筑还是基础设施,都显现出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要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来加强。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时,要在城市网建设方面加大投入。解决城市内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大的排水系统,要将水的循环系统建立起来,水要通、要畅;其次,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标准的逐步提高,要对管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再次,建设理念和管理手段也很重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尊重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开发建设前后都不应造成很大的破坏。另外前几天媒体报道了一个湖南女孩掉掉进下水道事件,这反映出建设管理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城市建设不仅要规划好,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就像买完一辆汽车后,还要给它加油,要定期做养护,这才是一个建城市、管城市的正确理念,应该贯彻到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



专家称地下设施是良心工程 需要不断地维护(图)
 
时间: 2011-08-0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 谢映霞 良心 工程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机油

内容摘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所长谢映霞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谢映霞指出,城市的地面的光鲜亮丽,城市的建设,也是老百姓享用的,也可以愉悦大家,但是,现在它可能也有政绩的成分在里面,而地下设施确确实实为老百姓享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所长谢映霞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杨磊 摄

  中新网8月8日电 “对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是光建表面。真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地下设施是一个良心工程。建要花钱,维护更要花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所长谢映霞今日在接受中新网视频在线访谈时说。

  在解读城市内涝的深层原因,以及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时,谢映霞坦言,要对城市建设有一个深刻反省,就是地下设施也是很花钱的,建要花钱,维护更要花钱。她说,就像我们买一个车不是买完就完了,还要保养,还要不断地换机油,也是要不断地维护的。

  谢映霞指出,城市的地面的光鲜亮丽,城市的建设,也是老百姓享用的,也可以愉悦大家,但是,现在它可能也有政绩的成分在里面,而地下设施确确实实为老百姓享用。

  “为了城市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它就是光投入,盖个楼,一炒地多少钱就回来了,这有可能是只出不进的钱,所以真是凭着你的良心来做这个事,这个是一个方面。”谢映霞说,“另外一个方面从工程上来讲,下水道也确实是一个良心工程,这个良心不仅是现在,就是在古时候也是这样来看的,就是古时候建城也得修地下设施,也得有地下的排水设施。”

  “地下的工程是看不见的,你投了以后怎么建的?”谢映霞指出,就真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这是一个良心工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机构,是全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和学术信息中心。具有城市规划编制、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旅游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智能化集成甲级资质;具有承包境外市政工程勘测、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资质。对部服务、科研标准规范、规划设计和社会公益服务是中规院的四项主要职能。
  中规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城市规划科技情报网等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等十余个二级专业学术委员会挂靠在中规院;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成员单位;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定的全国城市规划标准规范技术归口单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住房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地铁和轻轨研究中心、城市水资源中心、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包括水质监测国家实验室)均设在中规院。中规院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是国际住房与城市规划联盟的团体会员,是世界银行的注册咨询机构。
  中规院现有员工近8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8人,国家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科技人员78人),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人才荟萃、实力雄厚的城市规划科技队伍。多年来,中规院在为国家政策服务、为住房城乡建设部服务,在业务拓展、技术进步、经济收益、深化改革和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保持了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以工作认真、成果及时、观点鲜明和资料翔实出色地完成了住房城乡建设部交办的各项任务。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中规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设计、科研管理程序和方法。特别是近几年在科技进步、学科专业门类开拓、人才素质培养和技术手段、技术装备等方面得到持续发展,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新的突破。自1982年以来,承担完成了科研、规划设计、咨询、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等各类任务4400余项。其中获国家和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50余项,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230余项。目前中规院业务已广泛覆盖了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和咨询的所有专业领域,以及建筑设计、市政工程等工程领域,承担的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并已涉足国外的规划设计咨询领域。
  中规院践行“求实的精神,活跃的思想,严谨的作风”的院风,为祖国和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勇于担当社会和历史责任。近年来,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汶川、玉树、舟曲灾后重建的大量规划工作,承担完成了援疆、援藏、援青及大量扶贫、支边工作。中规院将继续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努力将中规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咨询机构,为促进我国城乡规划事业发展、科学引导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建构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北京车公庄西路 5 号 100044
传真;(8610)58322000,58323000
电子信箱:caupd@China.com, caupd@caupd.com
综合办公室:58322222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电话:(010)58323212
科技业务处;58323333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电话:(010)58323212
总工程师室:58322071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电话:(010)58322072
人事教育处;58322098
党委办公室:58322041
计划财务处:58322111
国际合作部:58322211

城乡规划研究室(研究一室)
  承担建设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为部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前期调研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为部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承担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对城市规划行业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进行超前和基础研究;承担和参与重要项目技术方法的探索和创新,为院规划设计业务提供技术服务。
副主任:殷会良、董珂
电话:(010)58322151

城市设计研究室(研究二室)
  承担和参与院下达的重要城市设计、详细规划项目及相关的招投标任务;承担有关城市设计、详细规划领域的科研课题,跟踪研究国内外城市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进行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为院各业务所室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有关的对部服务工作。
主任:朱子瑜
电话:(010)58322181

国际城市规划研究室(研究三室)
  承担为部服务、科研和社会公益工作;从事国外城市规划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与国际合作研究;跟踪研究国际城市规划发展动态和趋势,开展国外城市规划信息的专题研究等。国际合作发展部主要职能是组织和管理境内外专业培训、考察和国际会议;负责院外事工作;拓展国际市场,管理境外项目及境内项目的国际合作;安排和管理院接收的境外访问学者、专家和研究生。
副主任:黄鹭新
电话:(010)58322211

城市规划设计所
  承担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 细规划、各种专业规划的咨询任务,城市规划体系、程序、方法的研究,城市设计及居住区规划方面的研究,城市规划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的研究。
  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的各类规划设计研究项目,如济南、呼和浩特、柳州等市的空间战略规划或总体规划,西安、沈阳、株州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在重庆江北城 CBD 、昆明主城核心区和北京市金融街环境设计等国际方案征集中中标,主持编制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国标)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部标),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中中标。
所长:邓 东
电话:(010)58322302

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所
  承担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各类规划的咨询和设计任务;开展区域与城市发展策划、建设项目的评估、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设计、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项目等一批有影响的项目。
所长:朱 波;副所长:谢从朴
电话:(010)58322401

城市规划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
  基于城市规划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等基础研究,承担的规划设计项目涉及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各个领域,同时具备规划体系、城镇化发展、历史名城保护政策和技术标准研究力量。
  近期承担并完成了广州、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旧城 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具体承担了其中景山等 8 片)、清东陵、清西陵总体规划等一批有影响的项目,负责主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国标)已完成并上报待批。
副所长:鞠德东、郝之颖
电话:(010)58322501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所
  主要承担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各类开发园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等方面的咨询、设计和研究任务。
  近年来主要完成的项目有:哈尔滨、佛山、湖州、南京河西区、长春绿园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顺德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丽水市行政中心区城市设计等一批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项目;参加了北京市空间发展战略、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等;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有北京市代征地、城市设计的立法调研,科技部城市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等科研项目。
所长:尹 强;副所长:杜宝东
电话:(010)58322601

城市环境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承担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方面的咨询、规划设计和研究任务,以承担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工程设计为特色。
  近年来承接和完成了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广东省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海南博鳌水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亚洲论坛)、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招标(中标)、成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浙江台州市 “ 绿心 ” 景观规划设计、海南七仙岭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海口西海岸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有影响的规划设计项目。
所长:易 翔;副所长:王佳文
电话:(010)58322701

城市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所
  承担与乡村规划建设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政策研究和标准规范研究;承担建设部下达的乡村建设规划有关任务;承担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及与乡村发展相关的规划编制工作;承担城市规划领域的各类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
所长:蔡立力;副所长:靳东晓
电话:(010)88305001

城市规划与住房研究所(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承担住房政策研究,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订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承担与住房和居住区规划建设有关的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划编制办法和基础性科学技术研究;承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的有关指令性任务,研究总结各层次城乡规划编制中落实住房政策和建设目标的相关措施和技术方法;承担各类住房和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和咨询工作。
所长:卢华翔;副所长:商静
电话:(010)58322901

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
  业务涉及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公共运输、市政工程、城市规划设计、经济与财务分析等领域。进行城市交通政策、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交通战略和政策、综合交通体系、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公共运输、交通信息技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停车技术等。
  先后完成了天津、杭州、成都、济南、珠海、株州等许多大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宁波、厦门、郑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北京、厦门等城市公交线网专项规划,上海人民广场、深圳市罗湖口岸综合枢纽规划,北京市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交通咨询,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系统交通组织规划等。主办了我国城市交通领域唯一的专业科技期刊《城市交通》和城市交通网站 ( www.Chinautc.com )。
院长:殷广涛;副院长:张国华、秦国栋、赵一新、毛海虓、戴继锋
电话:(010)58323103

城镇水务与工程专业研究院
  建立以城镇水务为核心的科研工作平台,服务于国家水资源安全战略、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改善工作,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编制和行业政策研究等,为国家和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管理和技术支撑。
  加强城镇水务研究,拓展工程业务领域,提高为部服务水平。紧密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城镇供水、排水、节水和城镇节能、安全等职能要求,开展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编制城镇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专项规划、承担城市供水水质督察等任务,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履行相关职能提供技术服务。
  深化专业规划研究,拓展专项规划市场,提升规划业务能力,结合城市规划的技术发展与需求,深入开展城市水系统、生态环境、新能源、低碳、城市安全等专业领域的专题研究,提升对城市规划的支撑能力;拓展给水、排水、环卫、防灾、环评等专项规划市场,提升专项规划的业务能力和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技术水平。
  水务与工程院设7个内部机构:综合办公室、水质安全研究所、水务发展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资源能源研究所、水系统规划研究所、工程规划研究所。
院长:张全;副院长:谢映霞、孔彦鸿
电话:(010)58323331

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
  专门从事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景观设计、特色城市规划、城市园林绿地与生态系统专业规划设计、研究及咨询工作;承担有关标准法规方面的研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国家重点与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省级风景区体系规划、各类旅游规划、特色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园林绿地与生态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各类城市公园、人居环境、世界遗产地、各类游憩娱乐地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自然地域大地景观规划等。
  近年来完成了国家计委、自然科学基金会、建设部以及各地人民政府委托的大量规划设计、科研与标准规范成果,如贵州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沈大高速公路景观规划、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规划、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等。
所长:贾建中;副所长:王忠杰
电话:(010)88305201

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
  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进行国内外城市规划学术研究,成为全国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建设和维护全国城市规划行业数据库及信息系统,通过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www.china-up.com )提供权威资讯服务;编辑出版《国外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通讯》和《每周信息》等刊物。
副主任:金晓春
电话:(010)88305102

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
  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承接以旅游规划为核心的规划设计项目,主要为区域与城市旅游规划、旅游度假与游憩环境规划设计和风景旅游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近期完成了一批旅游规划设计项目,如 无锡市旅游发展、拉萨市旅游发展、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山西晋中市(平遥古城)旅游规划,大连安波度假区详细规划等。
主任:周建明;副主任:徐 泽
电话:(010)88305151

建筑设计所(北京国城建筑设计公司)
  业务范围:承担各类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承担各类公共建筑设计和居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近年来完成的项目主要有:新疆昌吉世纪花园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规划与设计、绵阳市园艺行政中心详细规划,北京世纪天桥商厦、北京大运村运动员公寓、国家信访局干部培训中心、北京平谷医院综合楼建筑设计等。
所长(总经理):李 利
电话:(010)88305301

深圳分院
  顺应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深圳分院于 1984 年设立,主要任务是承担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城市规划体系内不同层面、不同专项的设计任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 20 年来,承担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总体规划、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罗湖旧城改建规划、福田中心区规划、沙头角分区规划、梧桐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皇岗口岸总平面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深圳 2030 城市发展策略、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法定图则等数百项重要的规划设计任务,为深圳市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多次获得建设部和省市优秀规划设计奖。
院长:蔡震,副院长:范钟铭、朱荣远、朱力
电话:(0755)83037501
E-Mail:upd0001@public.szptt.net.cn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006号万科富春东方大厦26楼,邮编:518040

上海分院
  承担上海、华东以及经院统筹安排的其他地区的区域规划与城镇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乡村规划、城市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城市发展咨询等各类城乡规划设计、咨询任务,开展城乡规划领域学术与技术研究。
院长:郑德高;副院长:赵一新(兼)
电话:(021)51780301
上海市延安中路1135弄5号楼 邮编 200040

西部分院
  承担重庆及西部地区区域规划与城镇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乡村规划、城市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等各类城乡规划设计、咨询任务。
院长:彭小雷;副院长:刘继华
电话:(023)86796157
重庆市北部新区星光大道92号土星B座6、7层 邮编 401121

厦门分院
  业务范围:承担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
院长:谢映霞(兼) 副院长:李金卫
电话:(0592) 5090342
厦门市思明区槟榔路1号8A—8B室 邮编 361012

汕头分院
  业务范围:承担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
院长:朱 力(兼)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罗 赤
电话:(0754)88885524
汕头市金沙路127号华侨商业银行大厦2204单元 邮编 515000

海南分院
  业务范围:承担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
院长:易 翔(兼)
电话:(0898)66775885
海口市华海路中房青年公寓A座804 邮编 570003


题目: 城市排水与内涝灾害防治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谢映霞
作者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摘要 : 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及排水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并对我国的排水防涝规划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经验,立足排水规划技术需求,提出了排水规划的发展思路。从规划理念、规划标准、规划方法、系统规划和设施布局等方面阐述了应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规划途径,强调了排水规划本身的系统性和多专业的协调性。特别提出了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概念,并提出了开展城市内涝灾害评估的建议,为优化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规划方案和应急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城市内涝灾害防治;排水规划;超标雨水;内涝风险评价;大排水系统
2013-17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