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杨尚宝-----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0  浏览次数:1555
核心提示:杨尚宝,男,1964年2月生,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博士,教授。获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和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2个博士学位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杨尚宝,男,1964年2月生,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博士,教授。获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和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2个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 2009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981年7月参加工作,在马鞍山钢铁公司当炉前工、助理工程师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从事教学科研工作7年,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9年,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工作。2009年11月任恩施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2013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为中心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做了关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讲座,对《规划》相关内容作了深入解读及宣贯。《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并大幅提高苦咸水、微咸水的淡化利用能力;同时,完善海水淡化产业体系,提高海水淡化产业整体水平,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根据《规划》内容,杨尚宝指出,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要统筹规划、依靠科技、集聚发展、深化试点、完善政策、健全标准、加强监管,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共赢,为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供水安全做出贡献。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尽快提高海水淡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设备制造,提升关键设备和成套装置制造能力;三是注重工程示范,提高工艺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能力;四是加快应用淡化水,发挥海水淡化水的保障作用;五是建立标准规范,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发展。

   《规划》要求提高认识水平、健全法律法规、建立支撑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监督管理、组建产业联盟、积极推广应用、加强交流培训、强化组织协调,保障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此次解读,有利于中心管理人员更加深入了解《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内容,指导研究文件相关内容的执行与落实办法,抓住宝贵契机,促进中心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月3日,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我中心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家海水淡化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并举行了“黄渤海产业联盟”和“东南海产业联盟”揭牌仪式。

1

    联盟成立大会由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杨尚宝处长主持,杨尚宝处长详细介绍了联盟成立的时代背景及重大意义并宣布“黄渤海产业联盟”和“东南海产业联盟”两大联盟即日起正式成立。27家国内海水淡化产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行业服务机构等单位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其中,东南海产业联盟由我中心牵头组织,中心联合行业其它16家单位成为了东南海产业联盟的首批成员,黄渤海产业联盟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牵头组织。在成立大会上,中心负责人郑根江主任代表东南海产业联盟做了发言。在发言中,郑根江主任阐述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表示将和联盟成员共同努力,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撑产业,协同发展”的宗旨,把资源利用好,把队伍搭建好,把联盟运作好,为促进海水淡化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尽心尽力。同时,候立安院士、高从堦院士、中国膜工业协会尤金德秘书长以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并发言。会议最后,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李静副司长对海水淡化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以及嘉宾的发言做了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总结并安排部署了产业联盟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整合海水淡化领域资源和力量,促进产、学、研、商、用优势互补,对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2013年7月9日,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在深圳市召开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国家开发银行、海水淡化第一批试点单位、相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等近百人。

山东招金膜天参会国家发改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座谈

山东招金膜天参会国家发改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座谈

    此次座谈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通过试点示范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会议有3个议题:一是研究和部署海水淡化试点示范工作;二是座谈海水淡化相关政策;三是搭建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主持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在会中就推进海水淡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发表讲话,介绍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并对开展海水淡化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与会人员介绍了对海水淡化产业的支持政策,海水淡化试点单位相继介绍了本单位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做法、经验、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

    最后,杨尚宝表示,各地发展改革委和试点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依据《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特点,因地制宜,优化完善实施方案,积极有效地开展海水淡化试点示范工作,更好地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杨尚宝:装备研发上国内海水淡化产业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滨海时报》记者 王森 / 时间:2013-10-23  


  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10月22日讯 “我国海水淡化已由产业化阶段,过渡到产业发展与应用阶段。”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海水正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新“源泉”。昨日在津开幕的“2013国际脱盐协会世界大会”,将产业发展土壤的培育作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与会嘉宾指出,生产出合格淡水不再是产业难点,淡化海水的合理利用是一道等待各方解答的新考题。 
产业步入应用阶段
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装机规模已达68.4万吨/日,这相当于近200万人的生活用水量。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指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在经历技术研发、产业化等阶段后,正进入产业发展与应用阶段。
作为本届大会的举办地,本市拥有国内超过三成的海水淡化产能,堪称产业领跑者。据统计,目前本市已建成天津大港电厂海水淡化工程等5个海水淡化重点工程,截至2012年底,本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1.7万吨/日。在业内人士看来,本市海水淡化产业之所以能够“一马当先”,得益于自身拥有的丰富海水资源、雄厚的研发实力以及领先的支持政策。
市科委副主任李宝纯介绍,本市早在2006年便出台了海水淡化的专项规划。在海水淡化的创新方面,有30余年的经验,目前拥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余个。
政策体系亟待完善
一方面,本市在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已惠及远在西沙群岛的驻岛居民;另一方面,对本市绝大多数市民而言,淡化海水离他们的生活还“有点远”。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坦言,和国内很多沿海城市一样,淡化海水进入城市供水系统对于天津还是一道难题。
据了解,国内淡化海水每吨成本在6~8元左右,而目前本市居民用水价格每吨不足5元。出席大会的企业代表指出,国家应该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一样,出台适用于淡化海水的补贴体制和完整政策体系。
在杨尚宝看来,除了政策有待完善,在技术创新、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研发以及市场培育上,国内海水淡化产业都有长路要走。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介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

杨尚宝表示,中国在海水淡化方面发展已经有将近60年时间,前50年发展较缓慢,但在近1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在国家重视下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海水淡化技术逐步成熟。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海水淡化技术,特别是传统技术的国产化程度很高,一些关键技术也在不断研发中,在和国外核心技术比对和合作研发中,都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二是在装备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已经开展了一些生产专业装备和成套装置的配套工作。我们国家机械制造方面有强项,海水淡化技术和现有装备制造业结合起来发展更快,这对海水淡化产业进一步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工作开展做好了基础。

第三是工程建设能力上初步具有设计管理的经验,目前国内的很多海水淡化厂,国内公司做了完整的自主设计,已经产生了好的效果,积累大量经验。

第四,海水淡化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03年海水淡化产量3万吨/天,现在基本达到70万吨,“十二五”将会有更大发展,规模扩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技术装备和工程有很大提高,同时成本也逐步下降。

第五,海水淡化成本下降,随着技术研发,管理改造,相关政策推动使海水淡化成本下降,目前达到5到6块一吨,某种意义上,淡化海水成本和自来水或者工业用水有相对竞争力。

海水淡化产业政策与需求问题突出

杨尚宝认为,我国海水淡化发展态势良好。首先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特别重视。另外,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海水淡化,包括专家学者和社会百姓对海水淡化非常关注,营造了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社会气氛。目前沿海地地区积极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但是,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成本高、规模小、发展慢。成本高原因有多种,包括技术问题、工程经验问题、规模问题、政策问题等。另一方面,产业规模比较小。原来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基本在500吨—2000吨,最多5000吨,现在发展万吨级,在某种意义上,生产规模已经走出困区,达到经济规模,未来的发展主要依靠于产业政策和社会需求。

杨尚宝表示对海水淡化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大家口头说重视,真正落实工作中认识不到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比较少、设备制造机配套能力比较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已经得到很大发展,海水淡化已形成洪流推动之势。杨尚宝介绍,国家发改委和来自各个方面的13个部委将共同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包括工程设计制造、政策研究、相关政策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也已陆续开展,某种意义上讲,海水淡化春天已经到来。
 

我国海水淡化已由产业化阶段,过渡到产业发展与应用阶段。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海水正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新“源泉”。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缓解中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中西部地区苦咸水、微咸水淡化利用,优化用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可观

  近日,海水淡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挂牌成立。该实验室依托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而建立,将围绕国家水资源发展战略需求,通过持续的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设备研发以及产学研联合等途径,提升我国海水淡化整体的科技实力和关键装备的研发水平,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装机规模已达68.4万吨/日,这相当于近200万人的生活用水量。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指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在经历技术研发、产业化等阶段后,正进入产业发展与应用阶段。

  去年年底国家出台海水淡化领域的第一个专项规划——《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后,海水淡化日益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热词。这是我国海水淡化领域的第一个专项规划,对于指导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正积极实施国家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重点领域海水淡化应用示范工程、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供水系统的试点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以期破解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能预计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产业产值接近300亿元,海水淡化市场销售额将达700亿美元。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外海水淡化均已具备与其他方式竞争的成本优势。海水淡化产业的投资空间巨大,仅仅凭借政府一己之力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政策应扩大融资渠道,鼓励引进民资。

  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

  随着近年来海水淡化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海水淡化产业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同时随着各地海水淡化试点、示范工程的落地以及产业联盟工作的逐步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关键设备国产化的进程。

  但从我国已投入运营的海水淡化工程运行情况来看,却不得不让人对海水淡化的短期应用心存担忧。以我国领先的海水淡化重点发展城市天津为例,目前天津已建成投产的6家海水淡化厂产能利用率不足30%,产能过剩的背后折射的是市场需求的不足。

  业内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原因为成本过高。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供水价格约为8元/吨,相比于城市自来水价格4元/吨明显偏高。因此短期内要想实现海水淡化的规模化应用,就必须依靠政府的补贴,而目前国家并未出台针对海水淡化的补贴政策。此外,由于淡化的海水普遍呈酸性,而我国现有的城市供水管网仍然以水泥和铸铁管为主,因此淡化的海水输送必然要求更换现有的供水管网,这必然会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坦言,除了政策有待完善,在技术创新、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研发以及市场培育上,国内海水淡化产业都有长路要走。

  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渐入

  海水淡化的本质是“以能源换水源”。然而,海水淡化产业是能耗密集型产业,利用传统能源进行海水淡化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可再生性、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风能海水淡化产业化程度最高。风能利用是一项技术发展最为成熟、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风能海水淡化主要有两种形式:风电海水淡化(分离式);风力直接驱动海水淡化(耦合式)。分离式是先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驱动脱盐单元进行海水淡化。耦合式是将风能转化的机械能直接用于驱动脱盐单元进行海水淡化。两者都必须采用相关的调节装置解决风能的波动性问题。分离式海水淡化的风电可以并入电网,也可以不并网作为独立能源直接为海水淡化厂供电。

  太阳能海水淡化更适合海岛、平台。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的热效应和光效应。热效应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加热海水蒸馏;光效应是利用太阳能发电驱动海水脱盐。研究表明,太阳能较之柴油供电海水淡化系统效益明显,成本仅为柴油的29.4%(10年运行费用之比),按太阳能光伏电池使用寿命20年计算,成本仅为柴油的17.6%;按0.5元/升销售淡水,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初期投资只需1.5年即可回收。

  前不久,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乐东县自主建造完成国内第一个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商业示范工程项目。该系统模仿“向日葵”自动调整设备角度,实现太阳能光热输出中温高品质蒸汽,对海水进行多级蒸馏淡化,从而得到较低成本的蒸馏水。该项目太阳能集热与海水淡化工艺优化,自动化程度高,同步响应快,运行稳定,可无人值守。

  海洋能海水淡化是新的研究方向。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了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全世界海洋能的储存量非常可观,其中温差能和盐差能的总体储量最大,均为100亿千瓦级,而波浪能和潮汐能的储量也分别为10亿千瓦级。

  印度国家海洋开发部最早提出了振荡水柱式波浪能海水淡化,该系统先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然后用电机驱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该系统目前还在运行当中,是目前全世界运行较好的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每天能产淡水14.4至21.6立方米,产水质量达到饮用水标准。国内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也进行了波浪能海水淡化的研究。

  延伸:多能互补海水淡化可提高系统稳定性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而这些可再生能源在空间和时间上一般都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因此多能互补的海水淡化技术,能有效降低依靠单一资源所造成的能源供给不足,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2013年8月,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自主设计建造了集风能、太阳能、柴油机三种能源形式、反渗透海水淡化及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多能互补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风电、光电、柴油发电可独立或联合向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连续运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考虑到海岛自然环境恶劣,整套装置集成安装于集装箱内,便于实现整体运输和现场吊装,调试后可快速投产运行。在风、光都没有的情况下,该装置仍可连续运行约4小时。

 

杨尚宝教授谈中国海水淡化进展与展望

文章来源: 中记联网 时间:2013-10-23  
 

  中国经济导报网 丁倩、记者王敏报道 【2013国际脱盐协会世界大会于10月21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院士等中外贵宾1500人出席了开幕式。在技术论坛上共设5个主题,下面是本报记者将杨尚宝教授的主旨发言摘录如下,与大家交流分享。(根据录音整理)】

  杨尚宝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天津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成为国家级第一批节水型城市,现在开展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我们本着开源节流并举的原则,开废水处理开发再利用的源、海水淡化的源,对于天津乃至中国来说海水淡化都是我们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得以保障。在此我主要讲如下两点:一、中国海水淡化的进展情况;二、中国海水淡化的下一步进展情况。

  一、中国海水淡化的进展情况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分为三个阶段:海水淡化的技术研发阶段、海水淡化的产业化阶段、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阶段。

  我们国家海水淡化特点是起步早,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但是发展潜力很大。特别是这几年经济发展对海水淡化的要求提高,在十一五期间海水淡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有更快的更大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现在处于产业的推动阶段。如何把产业发展推动起来,我们的中国政府、工程界乃至社会各界都付出了很大的力量。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无论是设备方面、工程建筑方面还是市场培育方面以及政府的政策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的海水淡化发展还应该注意到哪些因素呢?首先,我们看到了中国海水淡化发展还存在了很多问题:

  第一,技术问题,技术创新还不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多。

  第二,装备制造的问题,我们在关键设备和成套装置方面还有薄弱之处。

  第三,在工程方面,我们的工程建设检验还有所缺乏,特别是大型的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培育良好的海水淡化市场保障海水淡化产业顺利发展。

  第五,在海水淡化产业的政策方面,使我们的产业政策可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产业发展。海水淡化要发展首先要看到目前存在问题,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海水淡化取得一些成果,特别在2012年我们出台了一些政策对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和全面规划。

  二、中国海水淡化的下一步进展情况

  1、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将海水淡化水作为一种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坚持统筹规划、依靠科技、集聚发展、深化试点、完善政策、健全标准、加强监管、协调推动。

  2、两个定位:海水淡化水定位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海水淡化产业,包括海水淡化水的技术、设备制造、研发、工程、应用、管理、政策的治理、市场各方面的因素形成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的产业。

  3、明确三个目标:一方面,提高海水淡化产能,如何加强合格的海水淡水应用,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完善海水淡化产业体系,主要涉及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最后,增强海水淡化竞争力,不仅要能赶上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争取同行业先进技术的竞争实力。

  4、四个原则:第一,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政府来引导市场,推动产业进行长期发展。第二,坚持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第三,海水淡化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使海水淡化增加水量后,仍然能保持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第四,保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发挥我们的创新能力,引进世界先进的理念和成功实践经验。

  5、五个体系:第一,建立创新体系,没有创新产业发展就很难进行长期持续发展。第二,产业体系,能够保证海水淡化很好的发展。第三,供水体系,主要涉及到如何使发挥海水淡化水在供水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第四,标准体系的建立。第五,政策管理体系的建立。

  6、六项任务:第一,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第二,强化设备制造。第三,注重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引领产业发展。第四,加快应用淡化水,使得海水淡化水应用的进程推进到日常工作中。第五,建立标准规范,使得海水淡化水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第六,加强管理协调,社会各界协调共同推动海水淡化水产业发展。

  7、七大工程,第一,建设国家级的示范工程国家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第二,重点领域海水淡化应用示范工程,尤其是电力化工冶金业。第三,海水淡化水进入供水系统的试点工程。第四,近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试点工程,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五,建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第六,创建海水淡化试点城市、试点园区、试点海岛,天津开发区就是重点工程之一,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第七,组建海水淡化产业联盟,目的在于把大家集聚起来,强强联合发挥联动作用。

  8、八个方面的保障

  第一,提高认识水平。第二,健全法律法规,使水资源的保障得到应有的实现作用,特别是如何把海水淡化水纳入到水资源的组成部分中。第三,建立支撑体系,技术研发、产业、管理、标准共同支撑,缺一不可。第四,强化税收、财政、金融政策引导作用,推进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第五,加强监督管理,协调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第六,积极推广应用,使大家共同享用成功经验,使产业发展推动起来。第七,加强交流培训,例如通过膜工业协会等进行技术、工程、认识、政策、标准交流。第八,强化组织协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12个部委,联合出台的海水淡化水相关政策已经发布,共同推动战略部署。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海水淡化水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在世界上也是一样的。在100年后500年,人类最缺乏的就是水,那个时候最有价值的发明,就是海水淡化。

  天津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成为国家级第一批节水型城市,现在开展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