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污泥处理与资源利用国际高峰论坛 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污泥处理和利用标准工作组会议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07  浏览次数:97
核心提示:近几年,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有所发展。我国国内碳交易试点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碳交易市场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和交易活跃期。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污泥处理与资源利用国际高峰论坛 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污泥处理和利用标准工作组会议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近几年,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有所发展。我国国内碳交易试点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碳交易市场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和交易“活跃期”。然而,碳交易市场也存在一些不定性的因素。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李联五表示,因节能减排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经济效益低,许多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他建议,政府对碳交易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2008年7月1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成立碳交易所。目前,我国有20多家机构从事碳排放交易业务,这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3家,其中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推出了我国首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电子公示查询系统,为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登记系统进行尝试;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了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其交易系统包括了远程交易、即时报价、网上交割,以及核证标准等技术系统,同时还建立了登记结算系统。随着交易系统和交易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一平台将具备与国际机构同等的碳交易技术能力;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了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
  
  2013年,全国5个碳交易试点的配额总量高达8亿吨,二级市场成交44.55万吨,总成交额2491万元。2013年6月深圳市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11月份,累计交易量超过13万吨二氧化碳,交易金额超过850万元。
  
  近几年,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有所发展。我国国内碳交易试点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碳交易市场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和交易“活跃期”。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2011年启动以来,各项工作也进展顺利。
  
  据介绍,2010年、2012年国家发改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批共42个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据悉,各试点地区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措施。2013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试评价考核,列入试点的10个省市2012年碳强度比2010年下降平均幅度约为9.2%,高于全国6.6%的总体降幅。各试点地区出台了一批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标准体系,部分地区还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低碳社区、低碳产品认证等试点,建成一批低碳示范社区、产业低碳示范园区和低碳商业。
  
  全国人大代表李联五表示,虽然碳交易市场发展比较顺利,但是在多地正式启动碳交易后,许多企业仍持观望态度。其缘由是因为节能减排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许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不大,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他建议要加快推进碳交易体制建设,政府对碳交易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整合资源,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