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版42万亿盛宴,谁来出钱?又意味着什么?
“京津冀”大幕开启 三大区域最受益
42万亿砸向京津冀 固安燕郊涿州地铁规划大曝光!
一体化纲要落地 关键热点在哪里?
一体化规划纲要获批 京津冀各地定位大扫描
重磅,新的四万亿要来了!
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一个最猛的信息,就是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在未来6年投入42万亿。这是财政部测算的数据,算是比较可靠,平均每年7万亿,要知道2008年底中国有史以来最猛的一次救市也不过才四万亿,这次42万亿实在是亮瞎眼球(编者注:经过持续多年的货币扩张,其实42万亿已经远没有当年4万亿带给人的震撼大了,可以看文章后附 的历年M2余额及其与GDP占比),但必须冷静来分析一下。
1、市场为此欢呼雀跃,认为新一轮四万亿刺激来了,中国又回到了2008年,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来稳定经济增长,一时间到处都在宣传这个所谓的利好。
2、但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是通过财政方面出的钱,这42万亿不可能是财政出钱,因为现在政府财政已经开始紧张,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更紧张,哪里有钱来大规模财政刺激经济。
3、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背后,是商业银行的10万亿宽松货币贷款,当时商业银行充当了救市的急先锋。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没有这么多的流动性和勇气去再来一次自杀。
4、那这么一说,难道42万亿是画饼充饥?也不一定,可能会大规模吸收民间资金参与,政府财政出一点,商业银行贷款一点,民间资金出一点。
5、股民会成为经济刺激的牺牲品。历来都是这样的,经济一差,就向股民要钱,历史上多次上演。
6、政治局会议同时强调货币政策要稳健,2008年底开始的经济刺激,伴随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2009年M2同比增长27%,骇人听闻。如果这次42万亿,没有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那么是不可能像2008年那样的。如果M2增长还是保持在12%左右,那么幻想再来一次2008年的大规模刺激是不切实际的,应当说上面还是很理性的。
42万亿,一个惊人的数字,远超2008年的四万亿,但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财政缺钱了,银行不敢大规模放贷了,钱从哪里来?从民间来,从股民来,但是这何尝不是一个悲剧,谁愿意去为落后的经济模式和过剩的产能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