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考 业主主导还是第三方主导的矛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7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考 业主主导还是第三方主导的矛盾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摘要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已经成为了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污泥围城”的新闻屡见报端,因污泥缺乏有效处理处置手段导致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已成为各地水务部门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未来几年,全国各地污水厂均将迎来提标改造的热潮,污泥的进一步增量必将成为现实,如无法及时探索出适合我国污泥问题现状的解决方案,将对我国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该文结合目前行业内的主流观点,着重分析我国污泥产业面临的几大实际问题,并就污泥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几点思考。

1 我国污泥行业发展的现状

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城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 622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53亿m3/d,80%含水率的污泥产量已超过3000万t/a[1];2015年,我国年产污泥(80%含水率)总量将达到3359万t;预计到2018年,80%含水率的污泥产量将进一步突破4000万t/a。但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大多与污水厂脱节,污泥处理处置没能同污水处理一样严格执行量化考核,是污泥处理处置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2]。据调查显示,现状我国污泥主要还是采用填埋为主的最终处置方式,资源化处理中以堆肥和建材利用为主,但其中前者所占比重约10%,农用比率较低,更值得关注的是,仍有17.76%的污泥去向不明。污泥产业前景虽普遍被业界看好,但实际却遭遇各种阻碍,我国污泥“三化”进程仍推进缓慢[3]。

2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瓶颈矛盾

近年来,围绕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探讨络绎不绝,“重水轻泥”的宏观形势尚未有显著改变。但相比一味地革新技术或寻求政策突破,首先探究我国污泥产业自身存在的瓶颈,或更有助于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有效推动行业发展。

2.1 硬问题还是软问题的矛盾

对于污泥产业主要问题的争议,无非集中于我国污泥产业究竟受困于硬问题(技术层面)还是软问题(政策层面)。部分企业和专家认为,我国尚不具备同时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高阶成熟技术,虽部分技术可通过国外引进的方式得到专利,但受限于我国污泥的特殊性和处理成本的高昂,高阶处理技术距离可广泛推广有较大的距离;部分专家则认为,政策层面的软问题是我国污泥产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非强制性的要求导致我国污泥设施与污水设施比例严重失调,调研发现,仅2013年,我国新增污水设施建设项目500余个,但新增污泥建设项目尚不足50个,占比尚不足10%。

客观而言,无论是硬问题还是软问题,都是我国污泥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在缺乏整体梳理的基础上,单独讨论主要矛盾的归属显得意义不大。以污水处理为例,正是有了政策层面的强制推广、资金方面的全面落实,才有了污水设施建设的全面铺开,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的需求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消化吸收,形成污水处理产业的良性发展。然而目前社会对污泥处理的认识仍停留在需求号召和应用探索阶段,政策缺位、主体模糊、资金缺乏和企业强大的创新动能形成对立,产业发展的进程在软硬两方面的阻力之下前进缓慢。

2.2 处理为主还是处置为主的矛盾

对污泥而言,应用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的高阶技术手段是污泥产业的最终目标。然而在我国污水厂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污泥设施的建设仅仅停留在简单减量化处理层面,无法有效实现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最终处置,由于污泥是污水厂污染物的固态形式,如仅仅停留于处理层面,无论是后续采用填埋抑或焚烧措施,污泥中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等难降解物质)仍可能进入土壤或大气,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无疑仍然存在。

在缺乏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处理为主还是处置为主的矛盾便集中体现在了污水厂污泥设施的工艺选择阶段,为了规避高阶技术手段的高投入、高运行成本和高维护要求,同时规避资源化产品在出路上的风险,现阶段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的简单处理仍然是众多新建项目的首选方式。污泥处置技术虽占据行业需求的话语权,但由于缺乏业主层面的积极性投人,更有虽作为首选,却因为减量化阶段的不合理工艺选择,如因加入石灰导致有机肥效丧失的错误工艺搭配[4],资源化为主导的工艺在国内的应用仍有较远的路需要走[5,6]。因此现阶段处理为主抑或处置为主的工艺选择,就成为了无可避免的矛盾问题。

2.3业主主导还是第三方主导的矛盾

现阶段而言,污泥处理处置仍作为污水厂整体的一个子系统,由业主进行主导,但从业主角度,其关注的重点集中于污水厂建设投入和设施运行等实际问题,污泥处理成本的居高不下,污泥处理费的出资主体仍未明确,不少国外技术的BOT全成本大多超过500元/t 80%含水率的湿污泥,摊到每吨污水中接近0.4元,对于目前全国平均不到1元的污水处理费总成本而言难以接受,而国内成熟的技术应用成本也并不低廉,如表1可见[1]。而这些实际问题的尖锐程度无疑与污泥处理程度形成正比关系,在缺乏政策激励且资金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对污泥处理的程度越高,从业主层面方面产生的阻力则可能越大。但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对技术创新及技术应用的需求较高,对环境保护的整体需求响应度更高。不少第三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等方式,已储备了一些行之有效、可有效应用于国内污泥的技术,对积极探索成为污泥产业主导的渴望较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发现市场反响冷淡,陷入业主有意无意旁置污泥处理处置主体责任,但第三方希望担责却无路入门的怪圈,被热炒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预期始终难以在实际运作中被有效兑现。因此现阶段,“政府主导,企业唱戏”,由第三方作为污泥产业的主导,或许可成为解决目前污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表1 部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运行成本

工艺

成本/(元·t-1)

工艺

成本/(元·t-1)

电脉动污泥干化

50~70

缺氧碳化

130~150

电渗透污泥干花

110~130

热干化

300~350

好氧堆肥

80~120

焚烧

300~500

高压板框压滤

70~80

传统厌氧消化

90~120

 

综上所述,污泥产业发展受阻所遇到的矛盾问题并非单一的,各种矛盾相互制约,却又互为解开难题的关键问题。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多方各自的努力,更需要来自于上层的统一协调和整体规划,使污泥处理处置真正成为由上至下的成熟产业链。

3 关于污泥产业化方向性的思考

破解污泥难题,必须先形成污泥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思路,即确定宏观方向,以(政府或业主)需求为导向,(业主或第三方)资金投入为保障,(企业)有效技术手段为核心,(政策)激励或(市场)回报为支撑的产业链,使多方共同产生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发展动力,从而形成健康良性的污泥产业。

3.1 确定宏观方向

应首先从宏观层面确定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大方向,重点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应包括:(1)污泥处理处置势在必行,各地政府应明确污泥处理是要花钱的,不要指望零成本甚至可以有经济效益[7];(2)对于我国大型污水厂和小型污水厂所采用的污泥处理处置对策,是分散就地处置或集中处置;(3)确定我国主要的污泥处置战略性方向,是资源化利用或焚烧或其他方式。在确定上述宏观方向的前提下,专题研究具体的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和政策问题。

3.2 建立需求导向

需求导向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为环境保护的客观需求,即我国社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从而引发的对污泥处理处置的关注;二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要求,政府应就污水厂建设、污染物排放等层面制定强制性的要求与标准,明确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厂运行中的必需子系统,从政策层面约束业主行为,使之转化为业主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硬性需求,确保污泥市场的规模和热度。

3.3 力求资金保障

探索从两种渠道保障污泥处理处置建设资金,一是政府牵头改革水费机制,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列入水费组成部分,使业主在运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二是建立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作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入的承担主体,制定合理的购买服务方案,为第三方提供有动力、有保障、有回报的PPP模式,多方合力,解决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资金难题。

3.4 推动技术创新

继续探索污泥产业联盟的发展,进一步扩大联盟发展,建立联盟运行的良性机制,在联盟内部平衡科研、生产和应用企业的组成结构,形成互为支持、互为保障的技术创新环境,使高校、设备生产企业和业主单位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和合作机制,互惠互利,共同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革新。同时,应正确看待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之间的关系,正视不少国外先进技术活理念在面对国内复杂的污泥条件的过程中“水土不服”的难题,重点攻关污泥技术的本土化适用性问题。

3.5 寻求市场回报

政府各部门应通过科学分析、客观判断,为污泥资源化产品的推广应用制定扶持政策。例如以污泥为材料的建材利用及以污泥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农用等,在确保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为相关产品提供准入条件,并在同等条件下,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进行推广应用,使污泥的资源化产品成为污泥产业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业主和第三方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4 结论

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大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到“治水不治泥,等于没治水”的观点。但受限于国内我国污泥的特殊性、不同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成本的差异化以及各地污泥处理处置宏观政策的落实程度,我国污泥产业正处于三岔路口。分析认为,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的发展,首先应从宏观层面确定方向,建立需求导向、落实责任主体和资金保障、鼓励技术创新,并为市场回报铺平道路,方可逐步排除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参考文献

[1]薛涛.多种路线分布解决中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DB/OL].E20环境平台,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4/09130798_1.shhtml,2014-09-12.

[2]李成江.主要污泥处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R].长沙:2014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研讨会.2014.

[3j阮辰旼.污水处理厂污泥“三化”处理处置的关键问题[J].净水技术,20ll,30(5):76-79,159.

[4] 高志民.污泥处理能否两招解三难[DB/0L].人民政协网,http://www.rrnzxb.com.cn/zszq/gc/2014/10/30/399864.shtml,2014-l0-30.

[5]刘海星,沈伟.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肥料对绿化土壤特性和香樟树生长的影响[J].净水技术.20ll,30(3):69-74.

[6] 阮辰旼.农用市政污泥重金属危害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净水技术,2013,32(5):6I-65.

[7] milkdrink52.解决世界性难题“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提升是个关键[DB/0L].筑龙给排水网,http://new.zhulong.com/read176504.htm,2013-07-12.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方向性思考

 

2015-07-27 Jessica 净水技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