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重庆:水利差异化帮扶助推贫困地区突破“水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9  来源:中国政府网  浏览次数:4
核心提示:重庆市不少贫困地区由于财力薄弱,民生水利工程建设难、管护难,无法发挥长期效益。在精准扶贫中,重庆坚持差异化扶持,建立贫困地区水利投资倾斜机制,加速缓解制约贫困县发展的“水瓶颈”。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重庆市不少贫困地区由于财力薄弱,民生水利工程建设难、管护难,无法发挥长期效益。在精准扶贫中,重庆坚持差异化扶持,建立贫困地区水利投资倾斜机制,加速缓解制约贫困县发展的“水瓶颈”。
“云阳是财政穷县,不少民生水利项目基层‘投不起’。在扶贫帮困中,重庆坚持倾斜性帮扶原则。以人饮安全为例,中央、市级投入标准达到729元/人,比非贫困地区高出近一倍,缓解了基层筹资压力。”云阳县水务局局长邹永佩说,正是有了水利扶贫倾斜,“十二五”期间云阳县新建了20多个标准化水厂,使40多万农村群众告别了找水、挑水,饮用不安全水的历史。
不仅是人饮安全工程,在骨干性水源工程投入上,差异化扶持效果同样明显。云阳县城人口接近30万,长期以来县城供水都需从长江提水,供水成本高昂,而且缺乏后备水源。按照扶贫优先的原则,水利部门优先审批、优先投资建设了云阳梅峰、青纱两座水库,其中中央投资超过4亿元,保障了云阳县城供水安全。
地处武陵山特困地区的重庆武隆县,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核心景区仙女山长期水源短缺、发展受限。武隆县水务局局长吕劲松介绍,按照“以水定城”的原则,依托水利扶贫,县里投资2亿元多元兴建了一座骨干水库,缓解用水难题,激活了仙女山旅游活力。在夏季避暑高峰期,仙女山旅游接待量日均能超过10万人,“一座水库释放了一座金山”,效益显著。目前武隆县还在同步推进3座水库建设,继续为仙女山旅游业发展进行配套,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关键词: 水利工程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