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院长
毕业院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水污染治理,人工湿地
近年主要承担的课题/项目:
(1)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课题“滨海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与节水控源减排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2008ZX 07314 -001);
(2)项目负责人,主持天津市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钢铁工业节水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08FDZDSH01200)”;
(3)项目负责人,主持韩国环保部项目“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电化学氧化和平板膜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4)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环保公益型研究项目“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
(5)项目负责人,主持中国欧盟合作项目《水资源短缺管理-智能工具和协作策略》;
(6)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景观水体生态强化净化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
(7)项目负责人,主持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开发区再生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与生态净化技术示范工程研究”;
(8)项目负责人,主持亚行贷款项目“临港污水湿地处理及生态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
(9)项目负责人,主持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与污染水体底质清淤标准研究”;
(10)项目负责人,主持天津环保局项目“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环境调查及区划研究”。
主要成果:
(1)获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2)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3)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4)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项;
(5)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6)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发表的主要论著、获取专利:
作为主编,出版著作1部。作为主要撰写人,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编著:
[1] 《钢铁工业绿色生产与绿色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主编。
论文:
[1] 孙凯,许丹宇,唐运平,石岩,侯霙. pH对钢铁废水再生过程中CMF系统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2,05:1419-1424.
[2]张维,唐运平,郑先强,余海晨,段云霞,吕晶华,王松,李立春,张金鸿. 多水源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水体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36-41.
[3] 石岩,唐运平,季民,许丹宇. 钢铁企业工艺节水的技术途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2:20-24.
[4] 段云霞,唐运平,吕晶华,郑先强,张维,李晓静. 甲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生物强化作用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7:50-53.
[5] 俞年丰,唐运平,许丹宇,石岩,陈斌. 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J]. 工业水处理,2011,01:5-8.
[6] 郑先强,尤特,唐运平. Fenton试剂预处理化工综合废水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1,10:2226-2232.
[7] 张金鸿,侯霙,李海芳,唐运平.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处理反渗透浓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11,11:1-4.
[8] 尤特,唐运平. Photo-Fenton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04:68-73.
[9] 孟建丽,唐运平,张润斌,冯丽霞,张志扬. 钢铁企业非常规供水水源的深度处理及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10,06:85-87+91.
[10] 刘红磊,尹澄清,唐运平. 太湖梅梁湾岸边带底泥中重金属的形态与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2010,03:389-394.
[11] 袁敏,唐运平,张志扬,陈斌. 化学工业园水资源循环模式研究[J]. 节水灌溉,2010,08:60-63.
[12] 张维,唐运平,郑先强,刘玉强,胡国付,段云霞,余海晨,王松. 化工园区废水达标排放技术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10,12:86-88.
[13] 许丹宇,张代钧,唐运平,郭丽莎,陈园. 污泥-废水2相湍流与生物反应耦合模型及应用[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05:723-733.
[14] 袁敏,唐运平,陈斌. 城市景观河道构建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10,01:50-52.
[15] 俞年丰,唐运平,郑先强,纪群. 酵母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0,06:1283-1288.
[16] 唐运平,张志扬,邓小文,袁敏. 利用城市生态河道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工程技术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09,07:1165-1169.
[17] 唐运平,季民,孙贻超,郑先强,刘红磊. 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再生水景观水体水化学特征分析[J]. 给水排水,2009,09:50-55.
[18] 龚清宇,王林超,唐运平. 中小流域尺度内雨水湿地规模模拟与设计引导[J]. 建筑学报,2009,02:48-51.
[19] 唐运平. 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技术[J]. 建设科技,2007,19:48-50.
[20] 吉志军,唐运平,张志扬,付春平,李江华,李健,陈双星. 不同基底处理下碱蓬种植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与修复效应初探[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01:138-141.
[21] 鞠瑾,张志扬,唐运平,付春平,张洪芬. 不同植物湿地系统对高盐再生水的除氮能力比较[J]. 中国给水排水,2006,19:56-58.
[22] 付春平,唐运平,李江华. 水葱湿地对泰达景观河道水质净化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07:6-8+115.
[23] 付春平,唐运平,邢国政,陈锡剑,李江华.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高盐再生水氮磷去除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6,04:93-96.
[24] 付春平,唐运平,陈锡剑,徐亚鹏,邢国政. 3种植物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的净化[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118-120+124.
[25] 付春平,唐运平,陈锡剑,邢国政,徐亚鹏. 再生高含盐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水质净化效果[J]. 水处理技术,2006,12:77-80.
[26] 付春平,唐运平,闫玉荣,陈锡剑,李江华. 水葱对高盐再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05:40-42.
[27] 吉志军,唐运平,张志扬,付春平,李江华,李健,陈双星. 不同基底处理下碱蓬种植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与修复效应初探[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01:138-141.
[28] 付春平,唐运平,陈锡剑,李江华. 香蒲湿地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S1:186-190.
[29] 张洪芬,唐运平,张志扬,李江华,闫平. 再生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水体净化效果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2006,07:38-40.
[30] 鞠瑾,张志扬,唐运平,付春平,张洪芬. 不同植物湿地系统对高盐再生水的除氮能力比较[J]. 中国给水排水,2006,19:56-58.
[31] 张志扬,唐运平,李江华,付春平,吉志军,李健,陈双星. 水面流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及河道洗盐动态规律—以天津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中试工程为例[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02:38-40.
[32] 付春平,唐运平,张志扬,吉志军,李健,陈双星. 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磷沉积试验[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116-118.
[33] 付春平,唐运平,张志扬,吉志军,李江华,王卫红,李健,陈双星,关代宇. 沉水植物对景观河道水体氮磷去除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S1:114-117.
专利:
发明专利:
[1] 滨海盐碱地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系统构建技术,专利号2006 1 0016137.1,第一发明人。
[2] 滨海盐碱地景观水体水力洗盐、压盐技术,专利号ZL 2007 1 0057847.3,第一发明人。
[3] 中空纤维设备的膜污染诊断与预警决策系统,专利号ZL 2010 1 0262791.7,第二发明人。
[4]一种反渗透浓水余压喷雾脱盐技术,专利号ZL 2009 1 0071167.6,第二发明人。
[5]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专利号ZL 2010 1 0262795.5,第三发明人。
实用新型专利:
[1]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专利号ZL2010 2 0504676.1,第三发明人。
社会及学术团体兼职:
1. 天津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天津市规划建设系统授衔专家(工业废水治理专家)
3. 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4. 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
5.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
7. 天津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科学会理事
8. 天津市环境保护学会副会长
9. 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分会副会长
10. 天津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