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吴明红:因梦想而高飞 吴明红团队成功地开展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利用核技术为处理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创造了环保领域的新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6  浏览次数:628
核心提示:吴明红:因梦想而高飞 吴明红团队成功地开展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利用核技术为处理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创造了环保领域的新技术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1968年3月,吴明红出生于福建省浦城县。 [20]
1985年—1989年,就读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现上海大学)。
1992年,获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1992年4月—2000年11月,任上海大学教师。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1年9月—2003年9月,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射线所所长(其间:2001年9月—2001年12月,在上海市教委党校学习)。
2003年9月—2004年5月,任上海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2004年5月—2005年10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2005年10月—2013年6月,任上海大学校长助理、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其间:2006年,入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8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9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委党校学习)。
2013年7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
2013年10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组部青年创新人才培训班学习;2015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15]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
2023年12月,任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5]

职务任免

 
播报
编辑
2023年12月,福州大学召开全校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吴明红同志任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6]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吴明红长期从事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针对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科学难题,从复合污染物的组分特征入手,在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以及有机复合污染治理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23]
  • 学术专著
截至2021年11月,吴明红出版专著2部。 [23]
  • 发明专利
截至2021年11月,吴明红获国家发明专利65项。 [23]
  • 学术论文
截至2021年11月,吴明红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论文SCI他引2.6万多次。 [23]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1年11月,吴明红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 [23]
获奖年度
项目名称
奖项
2005年度
辐照技术制备智能材料及在环境中的应用
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10]
2006年度
珠江三角洲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6]
2015年度
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4]
2018年度
石墨烯微结构调控及其表界面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6]
2018年度
工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关键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

人才培养

  • 教学理念
吴明红身兼校领导职务,却始终置身科研一线,每天的日程表排得很满,但她坚持带研究生,坚持给学生们上课。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私底下,她对待学生就像朋友一样。 [9]她备课从“不充分”,课堂留出讨论时间,让学生“产生火花”;她认为课堂是动态的,为和学生互动,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要捕捉学生朦胧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创造力。 [14]
  • 教学成果
吴明红曾获2017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21]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
2018年4月20日
《绿色·共享·安全的智慧实验室建设与精细化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 [22]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奖项
授予方
2008年
上海市巾帼创新奖
上海市妇联 [10]
2008年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工程院
2009年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科委
2012年
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
中国工程院 [3]
2015年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
2019年
第十六届上海市科技精英
上海市科协 [17]
202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7]
2022年
2022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
福布斯 [18]
/
全国模范教师
人社部、教育部
/
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全国妇联
/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上海市妇联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务院
/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科委
/
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
上海市教育工会、教育系统妇女工委
2023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会士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4]

社会兼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职务
2016年5月—2020年12月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学部委员
2020年10月—
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8]
2020年12月—
第八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学部委员
/
国家自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
/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邀常务理事
/
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分会常务理事
/
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副会长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 早年生活
老家浙江省东阳市吴宁街道的吴明红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最爱听科学家的故事,尤其敬佩居里夫人。由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化学、核物理和核化学,所以吴明红也对该专业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学阶段,吴明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命运之神和她开了个玩笑:在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错将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现为上海大学)理解成了中国科技大学的上海分校,于是一心想报考中科大的吴明红来到了上海科学技术大学。 [1-2]
  • 家庭情况
吴明红的丈夫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任博士生导师,工作同样出色和繁忙,但他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有时吴明红忙得无暇顾及,下班回家已天黑,只能留儿子在灯下独自做作业。 [14]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吴明红非常善于捕捉学术的新发展方向,并敢于做出大胆的尝试。 [9](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评)
吴明红胸怀报国之志,在科研强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追求卓越,不懈奋斗。 [12](《闽北日报》评)
吴明红不仅善于开拓新的科研方向,也积极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走出实验室,应用于产业实际,让科技造福更多人。她和团队研制的碳基工程材料应用在环境多介质复合污染治理工程领域,助力重污染企业减排,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守护绿水青山。 [11](《文汇报》评)
吴明红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致力于环保新技术研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懈奋斗。数年来,她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坚守环保教育者初心,勇攀科研高峰,潜心教书育人,担当科技报国使命,谱写出当代高校共产党员的华美篇章。吴明红以一名高等教育事业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感,殚精竭虑、恪尽职守、竭诚奉献,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强烈的报国责任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出优异的成绩。 [13](上海大学评)
吴明红:因梦想而高飞
 
2014-12-17
 

  □记者 包韩卿

  个人简历

  吴明红,生于1968年,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副校长、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射线应用研究所所长。从事辐射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环保节能材料、敏感材料及器件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承担或完成了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等多项研究项目。编著有《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书。曾3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获广东省科技一等奖。2008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立业标兵、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上海市巾帼创新奖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新中国 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等荣誉称号。

 

  吴明红的经历令人惊叹:30岁被聘为副教授、研究所所长,34岁被评为教授、博导,聘任为研究生部主任、校党办、校办主任。目前任上海大学副校长,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尽管工作繁忙,但吴明红一直关心着家乡建设,“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文化和影视名城是东阳的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就要重点发展工业,工业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污染环境。但污染其实是有办法控制的,就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前规划,做好环境规划设计和环境管理方案,做到清洁生产。这样,东阳就能继续保持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促进文化和影视名城建设。”谈起家乡建设,她情真意切。

  追求科学人生

  老家吴宁街道的吴明红少年时最爱听科学家的故事,尤其敬佩居里夫人。由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化学、核物理和核化学,所以吴明红也对该专业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中学阶段,吴明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命运之神和她开了个玩笑:在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错将上海科技大学(现为上海大学)理解成了中国科技大学的上海分校,于是一心想报考中科大的吴明红来到了上海科技大学。

  当时的上海科大并未在知名大学之列,学科建设刚起步。这巨大的反差,令吴明红情绪低落,一度有退学重考的念头。在这关键时候,系主任、班主任对她的关心和开导,使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人生的诸多困难和大小关口几乎都是可以选择放弃的,如果这次选择了放弃,那么以后你的人生之路上还会有无数次放弃呢!”吴明红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勤奋学习,成为全系成绩最好的学生,总是拿最高的奖学金。

  本科三年级时,吴明红参加了一般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参与的射线应用研究所工作,导师马教授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中方协调员,国际交流频繁,学术思想活跃。硕士毕业留校后,她又到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科学家有祖国

  1998年,吴明红赴日本原子能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的研究。4年前她26岁时,曾作为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访问学者,到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过。两次到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做访问学者,这成了吴明红科研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她原先主要从事辐照技术在新材料研制及改性中的应用,从那以后,她开始进入辐照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这一前沿研究领域。

  吴明红所在的课题组有5名成员,除了她之外都是日本学者,承担的课题是高分子敏感性水凝胶创面敷膜的研制。吴明红主动承担了课题中最艰苦也是最重要的敏感性水凝胶的合成实验及结果分析。这种合成实验一做就是几十个小时,其间还要不断观察反应状况,收集实验数据,有时一个实验就是连续几个通宵。不到3个月的时间,她便摸索出了水凝胶敏感性的各种实验参数和条件。最后项目提前完成,并申请了日本发明专利。辐射化学研究室主任吉井文男不由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赞叹说:“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吉井文男盛情邀请吴明红留在原子能研究所。可是当她获知论文上单位署名只能是日本原子能研究所,而不是上海大学时,“中国人难道是他们出钱就能雇佣的高级打工仔?”吴明红感到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毅然选择回国。她说:“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花费了大量心血建立起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机制。尽管在国内个人待遇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国家兴衰,我们责无旁贷。”

  回国后,吴明红又多次到日本原子能研究所访问,在平等的科研条件下,双方的交流、合作研究至今一直延续着。吴明红要的就是这样的合作模式。

  致力环保领域

  2000年,吴明红把目光转向辐射降解机理的研究。吴明红介绍说,从大气来说,其中有一些难降解的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或者有一些超细的悬浮颗粒物。这些有毒的物质,化学结构都很稳定,不能够降解,而有机污染物对生命的危害又是最重的。2004年,吴明红团队成功地开展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利用核技术为处理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创造了环保领域的新技术。这项创新技术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被广泛用于钢铁、冶金、造纸等行业,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

  这些年来,吴明红一直致力于辐射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环保节能材料、敏感材料及器件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承担或完成了国家863和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70多篇被SCI、EI收录。她本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获授权的有15项,其中10多项已得到应用转化。在嘉定南翔和闸北彭浦建立的2个产学研基地,均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优秀产学研基地。南翔基地的上海长葆特种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开发耐高温、耐腐蚀热收缩管及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年产值2000多万元,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及加拿大CSA认证;彭浦基地建立的上海市核新辐照厂,产品畅销海内外,年产值数千万元,已成为上海地区重要的辐射加工基地。

  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吴明红的婚姻、家庭也很幸福。吴明红的先生雷建求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现主要致力于激光系统的设计、监控和集成以及激光、光电子、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技术开发,多次荣获中科院或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参加了上海2010世博会展台总体设计制作、上海改革开放20周年成就展、国庆50周年阅兵上海彩车设计制作等多次大型政府活动。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