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吉芳英-- 重庆大学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院长 教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6  浏览次数:610
核心提示:吉芳英-- 重庆大学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院长 教授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基本概况
姓名: 吉芳英 性别:
出生年月:   院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职称: 教授 类别: 博士生导师
专业: 环境工程,
研究: 环境工程学、水污染防治工程、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
简介:

  作为主研已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荣获2000年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主研已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荣获2000年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奖项:

  作为主研已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荣获2000年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主研已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荣获2000年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有: 
  1、城市污水蚯蚓养殖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2、组合式间歇曝气系统(PIAS)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3、一次无回流间歇曝气系统(NBIAS)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4、重庆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理论及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性技术的开发与成果推广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主持的课题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污水生物反硝化同时除磷机理及其处理系统研究” 
  2、重庆市科委和建设部项目“单池生物系统活性污泥外循环高效除磷试验研究” 
  3、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简易高效活性污泥复合系统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二负责人) 
  4、企业委托“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作为主研人员参加的项目: 
  1=建设部科技司“间歇曝气系统及其逸出气体净化工艺与装置研究” 
  2、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立式活塞流厌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装置研究” 
  3、重庆市建委“城市污水复合生物除磷技术研究”



吉芳英,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光谱学会理事、重庆市生态学会理事、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1] 
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方向的研究。[2] 
 
中文名
吉芳英
别    名
吉方英[1]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4
职    业
教授
毕业院校
西南大学、重庆大学[2] 
专业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
行政职务
副院长[1] 
 

教育及进修经历

2009年 德国 德国尤里希研究中心 短期合作研究
1999年-2004年 重庆 重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学位
1985年-1988年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 环境化学专业 理学硕士学位
1981年-1985年 重庆 西南师范学院 化学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1]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方向的研究。[1] 

科学研究项目

  1. 污水生物反硝化同时除磷机理及其处理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50278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25万,2002-2005.
  2. 城市污水氮磷营养盐污染控制新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CSTC2008AB7133),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负责人,30万,2008-2010.
  3. 基于健康水系统的N、P污染物的水循环及生物耦合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ZX07307-001-01-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50万,2012-2015.
  4. 城市污水低碳源损耗除砂强化处理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ZX07315-001-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250万,2013-2016.
  5. 城市污水厂减量/浓缩新技术与设备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ZX07315-002-02-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127.8万,2009-2011.
  6. 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CSTC,2005AB7030)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负责人,负责人,30万,2005-2008.
  7. 微污染原水多功能絮凝及协同光催化氧化处理关键技术(项目批准号:708071),教育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负责人,40万,2009-2012.
  8. 改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可生化性的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过程及污水处理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2007061100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负责人,6万,2007-2010.
  9. 三峡库区污染物-水-沉积物相互作用关系(项目批准号:2007DFA90660-2),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35万,2007-2010.
  10. 小城镇用水量、排水量变化规律和变化系数研究(2003BA808A15-2-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负责人,25万,2003-2005.[1] 

主要成果

学术论文代表

吉芳英老师论文详见Scopus检索结果[3]  ,以下为部分代表。
(1)城市污水厂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技术研究[2] 
  1. Yan P, Ji F, Wang J, et al. Pilot-scale test of an advanced, integ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ith sludge reduction, inorganic solids separation, phosphorus recovery, and enhanced nutrient removal (SIP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42: 483-489.
  2. Yan P, Ji F, Wang J, et al. Evaluation of sludge reduction and carbon source recovery from excess sludge by the advanced Sludge reduction, Inorganic solids separation, Phosphorus recovery, and Enhanced nutrient Removal (SIPER)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50: 344-351.
  3. Yan P, Ji F, Fan J, et al. Grit separation module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grit removal efficiency from activated sludge[J].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49(1): 121-129.
  4. 吉芳英, 晏鹏. 山地城市排水管网特细颗粒物特性及变化规律[J].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3): 322-327.
  5. 吉芳英, 晏鹏, 宗述安, 等. 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能及影响因素[J].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3): 428-432.
  6. 吉芳英, 晏鹏, 范剑平, 等. 工作压力对污泥淤砂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41(10): 1526-1529.
  7. 晏鹏,毛建红,曾荣辉,周冰洁,吉芳英. 剩余污泥碳源化特性及利用途径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23): 27-31.
  8. 晏鹏, 吉芳英, 王静, 等. 排口比对污泥淤砂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 (09): 3596-3600.
  9. 晏鹏, 吉芳英, 王静, 等. 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4): 884-888.
  10. 王静,吉芳英, 林于廉, 等.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去除营养物特性[J]. 中国给水排水,2014,(17):41-44.
(2)光催化协同特性水处理材料的制备及协同机理研究[2] 
  1. Chen Q, Ji F, Liu T,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of bifunctional Co–TiO2 catalyst on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Fenton-photo hybrid proces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29: 57-65.
  2. Chen Q, Ji F, Guo Q, et al. Degradation of Phenol by Vis/Co-TiO2/KHSO5 Hybrid Co/SR–Photoprocess at Neutral pH[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3, 52(35): 12540-12549.
  3. Chen Q,Ji F, Guo Q, et al. Comb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Fenton-like reaction and photocatalysis using Co–TiO2nanocatalyst for activation of KHSO5 with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t ambient conditio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6(12): 2440-2450.
  4. 陈晴空, 吉芳英, 郭倩, 等. 兼具光催化和类 Fenton 活性的 Co-TiO2 催化机理研究[J]. 功能材料, 2013, 44(24): 3616-3621.
  5. 陈晴空,吉芳英, 关伟, 晏鹏, 刘亭役, 徐璇. Co2+离子掺杂对TiO2结构与光催化活性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3, (05): 192-198.
  6. 陈晴空, 谢志刚,吉芳英, 郭倩, 刘亭役, 徐璇. Vis/Co-TiO2/KHSO5体系Fenton-光催化协同降解苯酚[J]. 环境工程学报,2014,(05):1749-1754.
(3)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泥沙淤积机制研究[2] 
  1. He L, Ji F, He X, et al. Validation of accumulation models for inorganic suspended solids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in a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49: 51-57.
  2. Li H, Fang-ying J, Wei-wei Z, et al. Deposition pattern, effect on nitrogen removal and component analysis of deposited sludge in a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4, 52(31-33): 6079-6087.
  3. Fan J, Ji F, Xu X, et al. Prediction of the effect of fine grit on the MLVSS/MLSS ratio of activated sludge[J].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5, 190: 51-56.
  4. 吉芳英,晏鹏,范剑平,宗述安. 工作压力对污泥淤砂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526-1529+1541.
  5. 吉芳英,何莉,周卫威,何小玲,来铭笙,毛伯林,杨明佳. 初沉池对污水中无机悬浮固体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4,(08):3093-3098.
  6. 吉芳英, 颜达超, 范剑平, 晏鹏. 污泥淤砂分离器再分离底流污泥[J]. 环境工程学报,2014,(07):2703-2706.
  7. 吉芳英, 范剑平, 晏鹏, 颜达超. 污泥淤砂分离器再分离溢流污泥[J]. 环境工程学报,2014,(06):2169-2173.
  8. 吉芳英, 范剑平, 晏鹏, 颜达超. 污泥淤砂分离器对分离分流污泥性质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4,(04):1318-1322.
  9. 何莉,吉芳英, 来铭笙, 徐璇, 周卫威, 毛伯林, 杨明佳. 径流污染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的DOM荧光特性影响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03):663-667.
(4)新型固体碳源的制备及其在脱氮中的应用[2] 
  1. Zhang Q,Ji F, Xu X. Effect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ly-ε-caprolactone on nitrate removal efficiency during solid-phase denitrifica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283: 604-613.
  2. Zhang Q,Ji F, Xu X. Optimization of nitrate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with a low C/N ratio using solid-phase denitrifica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 23(1): 698-708.
  3. 吉芳英, 陈思, 杨肃博, 等. 利用可生物降解固体碳源进行反硝化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019): 14-17.
  4. 吉芳英, 张千, 徐璇, 等. 2 种 BDPs 固相反硝化的脱氮效果对比[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9): 1080-1086.
  5. 张千,吉芳英, 徐璇. 响应曲面法在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 28(7): 1138-1144.
  6. 张千, 范皓翔, 张逸洲, 徐钰焱,吉芳英,等. 固体碳源生物膜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及机理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19): 27-32.
(5)低碳源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系统研究[2] 
  1. 吉芳英, 金展, 郭倩, 等. 溶解氧对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J]. 给水排水, 2014, 40(5): 129-133.
  2. Jin Z, Ji F, Xu X, et al. Microbial and metabol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denitrifying phosphorus-uptake/side stream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 for treating domestic sewage[J]. Biodegradation, 2014, 25(6): 777-786.
  3. Jin Z, Ji F, Xu X, Li Q.Study on thre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strains from a low carbon-source treatment system[J].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4, 8 (1): 373-378.
(6)三峡库区[2] 
  1. 黎司, 吉芳英, 周光明, 虞丹尼, 王图锦, 曹琳. 三峡库区水体溶解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性, 分析化学,2009, 37(9): 1328-1332.
  2. 黎司, 吉芳英, 虞丹尼, 周光明, 何强. 乐果与氧化乐果在金/银核-壳粒子上的SERS研究, 化学学报, 2010, 68(16): 1616-1622.
  3. 吉芳英, 黎司, 虞丹尼, 周光明, 何强. 氧化乐果的振动光谱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 分析化学, 2010, 38(8): 1127-1132.
  4. 吉芳英, 黎司, 周光明, 虞丹尼, 王图锦, 曹琳,.谭雪梅, 杨大成, 周小义. 重庆主城区两江溶解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1): 233-238.
  5. 何强, 黎司, 虞丹尼, 周光明,吉芳英, Geunter Subklew. 乐果的振动光谱及其在金/银核-壳复合粒子表面的SERS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12): 3249-3253.
  6. 胡学斌,吉芳英, 黎司, 周光明, 虞丹尼, 谭雪梅, 杨大成,Yu Bing. 三峡库区土壤腐殖质的振动光谱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5): 1376-1380.
  7. 吉芳英, 黎司, 虞丹尼, 周光明, 杨大成, 王图锦, 曹琳. 三峡库区消落带腐殖酸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环境化学, 2011, 30(4): 778-785.
  8. 虞丹尼, 周光明, 吉芳英, 黎司, 杨大成, 王图锦, 曹琳. 三峡水库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 化学学报,2011, 69(8): 960-966.
(7)磷回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2] 
  1. Guan W, Ji F, Chen Q, et al. Synthesis and enhanced phosphate recovery property of porous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using polyethyleneglycol as pore-generation agent[J]. Materials, 2013, 6(7): 2846-2861.
  2. Guan W, Ji F, Chen Q, et al. Preparation and phosphorus recovery performance of porous calcium–silicate–hydrate[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3, 39(2): 1385-1391.
  3. Guan W,Ji F, Chen Q, et al. Influence of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on phosphorus recovery efficiency of porous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J].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
  4. Guan W,Ji F, Cheng Y, et al. A novel synthesis method of porous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based on the calcium oxide/polyethylene glycol composites[J].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 2013: 1.
  5. Guan W, Ji F, Fang D, et al. Porosity formation and enhanced solubility of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in hydrothermal synthesis[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40(1): 1667-1674.
  6. Guan W, Ji F, Fang Z, et al. Low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porous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with enhanced reactivity SiO 2[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40(3): 4415-4420.
  7. 关伟,吉芳英, 陈晴空, 晏鹏, 张千. 水化硅酸钙的制备及磷回收性能表征[J]. 功能材料,2012,(23):3286-3290.
  8. 吉芳英, 关伟, 周卫威, 姜宁, 陈晴空, 晏鹏. 多孔水化硅酸钙的制备及其磷回收特性[J]. 环境科学研究,2013,(08):885-891.
  9. 关伟, 吉芳英, 陈晴空, 等. 水化硅酸钙的制备及磷回收性能表征[J]. 功能材料, 2013, 43(23): 3286-3290.
  10. 吉芳英, 关伟, 周卫威, 姜宁, 刘亭役, 陈宇, 程拥, 方德新. 基于白碳黑的水化硅酸钙制备及其磷回收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2014,(02):493-498.

发明专利

  1. 发明专利获权: 污水处理上升螺旋流生物反应器及所组成的处理系统ZL 03 1 17335.7,2003年, 第2发明人.
  2. 发明专利获权: 螺旋升流塔式光催化反应器ZL 2008 1 0233313.6, 第1发明人.
  3. 发明专利获权: 一种疏水性可见光响应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ZL 2008 1 0233314.0, 第1发明人.
  4. 发明专利获权: 除磷脱氮、污泥减量和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ZL 2009 1 0103802.4, 第1发明人.
  5. 发明专利获权: 活性污泥-生物膜组合循环流脱氮除磷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ZL 2010 1 0234705.3, 第1发明人.
  6. 发明专利获权: 强化低碳源城市污水低氧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ZL 2010 1 0224718.0, 第1发明人.
  7. 发明专利获权:旁路污泥减量、淤沙分离及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ZL201110159014.4, 第1发明人.
  8. 发明专利获权:一种适用于去除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淤沙的分离器ZL201110159013.X, 第1发明人.
  9. 发明专利公开: 旁路污泥减量、淤沙分离及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CN102241462A,2011年11月, 第1发明人.
  10. 发明专利公开: 一种污水处理双向潜流推流器CN102145934A, 2011年8月, 第2发明人.
  11. 发明专利公开: 一种基于电石渣钙质特征的磷回收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2351206A, 2012年2月, 第1发明人.
  12. 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高淀粉含量热塑性淀粉、聚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3194050A, 第1发明人.
  13. 发明专利公开:上流式固体碳源生物膜载体反硝化生物反应器.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3172172A, 第1发明人.
  14. 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低碳源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公开号 CN102659288A, 第1发明人.[2] 

出版物及代表著作

  1. 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 
  2. 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设备自动化》(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年.[1] 

获奖情况

  1. 200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组合式间歇曝气系统(PIAS)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排名第3
  2. 2000年度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排名第2
  3. 200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小城镇污水处理经济使用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排名第8[1] 
参考资料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