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青浦,距离上海市区30 公里,是上海周边的几个工业地区之一。青浦过去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到处都是农田,由河流和湖泊连接。青浦历史悠久,以运河文化和传统闻名。

现代,青浦与其他地区竞争,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产业和居民入驻。这样的结果就是将形成另一个工业,住宅,商业地产和产业化农业设施的聚集地。该区迫切地需要全新的设计理念,创造宜居的未来城市的成功模式。

设计理念
方案中的每个元素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致力于创造出一个生态可持续的系统。湿地公园由植物,水和陆地组成,在给予这些元素充分的空间之后,一条高4 米的体验之路蜿蜒其中,带给游客和当地居民不一般的体验。

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为动物和鸟类的定居、繁衍提供自然栖息地。游客可以搭乘公车和船只经由一条不会打扰其内部的道路进入湿地公园。设计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交通便利,融合了可持续, 水,生态的独一无二的宁静的城市中心。

带给青浦的利益
湿地公园将给当地居民带来简单而有效的影响。公园的自然风景和河流能够帮助居民原理日常生活的尘嚣。残疾人和老年人也能进行享受其间的植物和野趣,这里的自然更能激发起人们对于污染和可持续性的的关注。

湿地公园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回归了当地的自然生物,能与人们互动,同时吸引人们。相比传统公园模式,湿地公园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简单而经济的建造和维护。

湿地公园保留了淀浦河的历史生命线,人们能够徜徉于这个安静的环境中看过往的船只。浮动的露天剧场提供了水上演出的舞台,老旧的船只已演变为餐厅和酒吧,为淀浦河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青浦湿地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庇所,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强调青浦的竞争优势,使该地区成为吸引居民和用户的理想场所。特别是其经济的可持续城市景观设计,将成为青浦,乃至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

设计细部
交通:自然优先
公交线路把地块与外部城市相连,并有水运及游船停靠港口。设计沿用水渠环绕地块周围,限制出入口数量,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立体交通路线贯穿园内,仅行人可进入场地,并且行人也只能逗留于体验之路,活动空间和平台。

立体交通
在不同的高度都能感受到湿地公园的原始美。尊重自然是我们的目标,保证植物优先的青浦新湿地体验原则,使人然与自然保持一定的距。园内的道路由本地的木材和竹子做成。

竖向设计
设计将平坦的地块砌高以在中部形成低洼,汇集湿地和周围山丘以保护中心地带免受洪水侵害。新的起伏地形使自然生物及植物种类更多元化,也避免了外来土地的使用。

水系统
雨季时雨水由四周汇聚于低洼处,蓄水成渠;暴雨后汇聚的雨水经过净化沿地势流入淀浦河;旱季时引入城市中水,通过湿地净化后可自然地涵养植被。湿地能够保证水质洁净,确保水系统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条件。城市的污染导致洁净水现在越来越有限,这一点尤为重要。

生态原则
植物:乡土植物,抗逆性强、有一定净化能力、综合利用价值、景观效益、维护成本低。
动物:能吸引稀有或当地的动物迁徙到此。
微生物:能分解有机质,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有助于净化水质及过滤环境污染物。

转载:自然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