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浦东规划建设6座通沟污泥站 浦东新区有752条段污染河道列入了整治计划,通过综合整治基本实现“拆违、清障、截污、面洁、岸绿、疏浚、水达标”的要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2  浏览次数:115
核心提示: 浦东规划建设6座通沟污泥站 浦东新区有752条段污染河道列入了整治计划,通过综合整治基本实现“拆违、清障、截污、面洁、岸绿、疏浚、水达标”的要求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浦东规划建设6座通沟污泥站

( 2017年5月8日 )

来源:浦东新区


 

  多年来,黑臭河道治理一直沿用截污、清淤、换水“老三样”,不仅耗资巨大而且造成“治反复、反复治”的窘境。那么河道何以变臭?如何“治疗”亚健康的河道才能“终身有效”?

  近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隧道股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水业国际大讲堂”在浦东举行,与会多位专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有效方法,认为需要找准污染“病因”,对症下药,其中,雨水管道中的污泥对河道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目前,浦东已计划建设6座通沟污泥站回收利用管道内的污泥。

  河道黑臭除了与污染物排放有关,也与河底污泥积累有关。“由于雨水管是排入河中的,下雨时,地面上的泥沙、灰层等随着降雨流到雨水管,时间一长就会沉积下来,形成通沟污泥。”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副总工黄瑾介绍,如果管道不疏通清除沉积物,在雨天时,雨水管道大量的水流动,就会将这些沉积物冲入河道,增加了河道的底部沉积,“这也是河道底泥增加的一个原因。”

  据了解,为减少雨水管道内的污泥排入河中,需要对管道进行清淤作业,目前,上海每年清除的管道内污泥大约有30万立方米。而通过建造通沟污泥站,不仅能有效处理这些看似无用的污泥,还能变废为宝。

  黄瑾告诉记者,通过建设通沟污泥站,这些污泥中大约70%的物质能被回收利用。固体物中直径在0.2-10毫米的无机砂砾,经过相关工艺处理后,可用于市政路基材料等低档建材,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填埋量。

  黄瑾透露,浦东新区规划了6座通沟污泥站,服务整个浦东新区排水管道系统养护疏通清捞的通沟污泥,其中两座将在近期开始建设。通沟污泥经收集后,运至附近通沟污泥处理站,固体产物中能回用的作为市政路基材料等,剩余不能回用的再送至填埋场填埋。

  据了解,浦东新区有752条段污染河道列入了整治计划,通过综合整治基本实现“拆违、清障、截污、面洁、岸绿、疏浚、水达标”的要求。河道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住建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中提出了“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的思路。

  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总工唐建国表示,包括通沟污泥的处理在内,整个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等各阶段通力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目前,《上海市河道设计导则》正在加紧编制中,《导则》以河道的除涝安全、通航安全、多样生态、景观优美、智慧管控等为抓手,提出了现代城市河道管理理念。未来,上海将从河道规划、建设及管理角度出发,建立滨河地区建设治理平台,多规合一,综合实策,创新治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